摘 要:在課堂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是較為有效的教學手段。創設問題情境教學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又能培養學生的物理分析能力,開拓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學實踐證明,問題情境的創設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夠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反思”的能力。本文就營造高效物理課堂,試圖通過問題情境創設的角度尋求高中物理教學突破口,以期能改善高中物理教學現狀。
關鍵詞:創設問題情境;學習興趣;物理教學
一、 發現問題的創設途徑
1. 導入實驗,創設趣味性問題情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過實驗導入,創設概念沖突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情境創設形式豐富,內容新穎,更易于引起學生的共鳴和探究的欲望。例如,用擺球法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教師將一擺球用細線懸掛起來,并拉到一定的高度,使出發點與一學生的眼睛靠近,然后釋放擺球。實驗結果出乎意料,學生眼睛安然無恙。教師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剛才為什么擺球再也擺不到原來的高度”這個問題上,水到渠成的引出機械能守恒的條件。再比如“千人震”實驗,幾位做實驗的同學手拉手成一串,和電池、鎮流器、開關、導線連成實驗電路。閉合開關,經過一段時間再與電源斷開,學生會有明顯的被電擊的感覺。此實驗有驚無險,在學生為電路明明斷電了,為什么會有“威力”存在而疑惑不解時,教師順利進入“自感現象”的教學。以實驗創設問題情境,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的主動探究,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對解決物理問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聯系生活,創設實際生活的問題情境
高中物理是一門邏輯性縝密、抽象性較強的學科,長期教學實踐發現,很多學生會出現對物理知識點不夠理解的情況,從而使學生的學習效率難以得到有效提升。物理與現實生活緊密聯系,教師通過采用來自實際情境生成的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化抽象為具體,化復雜為簡單。例如:講授圓周運動一課,通過PPT舉例過山車、花樣滑冰、水流星等現象,加深學生對圓周運動概念的認識。再比如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提問學生油罐車為什么要拖一條尾巴的鐵鏈呢?(防止靜電);建筑工人在建筑房屋時,采用什么方法使得建筑物的墻體豎直而不傾倒呢?(依靠重錘線筑墻);這樣以身邊的實例設置物理問題,形象直觀,能觸動學生的感知,不僅有利于學生體驗到生活中的物理無處不在,而且培養了學生善于觀察與思考的能力。
3. 應用教學資源,創設現代化的問題情境
有效的物理教學離不開教學資源的支撐,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借助錄像帶、掛圖、幻燈片、音樂、動畫、試聽光盤等模擬再現一些課堂上無法實現的實驗物理過程。有利于創設形象生動的物理情景,開闊學生的視野。給學生想象、思考的空間,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講授“超重與失重”專題時,播放宇航員太空授課,展示了為同學們隔空翻跟斗、小球圓周運動、太空里如何喝水以及宇航員在太空的日常生活等錄像,加深了學生對“超重”“失重”抽象概念的理解。再比如,探究平拋運動規律時,用多媒體模擬演示小球在水平方向與豎直方向運動,慢動作拍攝。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思考,得出平拋運動豎直方向自由落體運動和水平方向勻速直線運動的規律,讓學生有親臨其境的感覺,加深對物理概念的認識。
二、 創設問題情境的意義
1. 創設問題情境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
在課堂教學中,通過創設問題情境,設置驅動性問題,層層遞進,并設計妥當的對話話題,促進學生不斷地尋找新的知識點,使得學生在思維碰撞中建構知識體。整個教學活動以問題為主線展開進行,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的自學能力,問題導引,學生會對問題情境產生一種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內驅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能。讓學生在自主、探究、合作的學習過程中體會學習物理的快樂,充分發揮創設情境的有效性,營造高效物理課堂的氛圍。
2. 創設問題情境促進學生善于思考,有利于激發學生創造性思維
問題是發現的基石,創新的源泉,是推動學生認知的主要動力。問題如果設計的恰當好處,能激活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增強學生的探究意識,引導學生將客觀抽象的物理知識融于自己的認知結構中,促進學生進一步思考和探究問題。教師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提供發散思維的機會,善于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去認識、去發現、去思考問題。鼓勵學生對問題提出盡可能多的解決方法,逐步養成學生多方向、多角度分析和解決問題的好習慣,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觸類旁通,活化所學的知識。
總之,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是一門綜合的課堂藝術。問題情境創設的方式多種多樣,應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課堂是動態的,教師要有計劃、有意識地將物理問題寓于學生熟悉的情境中,通過巧妙設置問題,準確把握提問時機,留給學生思考的空間,最后實施合理的有效評價,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物理學習水平和提升課堂教學效益。當然,為了讓創設問題情境教學的模式能真正發揮其教學的優越性,筆者認為問題情境教學必須把握好以下幾點:
1. 根據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了解學生的實際發展水平以尋找潛在的發展水平來創設難度適宜的問題情境。
2. 構建層次化問題情境,遵循循序漸進的教學原則,恰當控制學生的動機水平,以期學生獲得更大的學習效益。
3. 新課程要求教師應該是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合作者。充分發揮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作用,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
參考文獻:
[1]董兆樹.高中物理探究教學中創設問題情境的原則與方法[J].新教育.2010,(8):30.
[2]唐飛.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情境創設[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1.04:139-141.
[3]孫小飛.運用情境教學,激活物理教學[J].理論與實踐,2015.03.
[4]王達浩.淺談高中物理教學中如何創設有效問題情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2.09(10).
作者簡介:
方曉琳,福建省漳州市漳州第八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