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歷史教學中人文精神的滲透較為明顯,在歷史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培養不僅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和了解歷史知識,還有助于實現學生的人格發展,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因此,高中歷史教師需要就如何在歷史教學中滲透人文精神培養進行具體分析。本文就新時期高中歷史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策略進行了簡要探討。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人文精神
一、 引言
人文精神指的是與人有關、以人為本的人生觀念、價值觀念以及思想道德觀念等,歷史教學中不僅包含著豐富的歷史人物、歷史事件,還包含著豐富的人文精神。在歷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發展,同時有助于實現中華民族文明的繼承和發揚,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下文就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進行具體探討。
二、 充分挖掘歷史教材中的人文精神內容
高中歷史教學中要進行人文精神的培養首先要求教師能夠提前做好有關準備,幫助挖掘課本和教材內容中有關人文精神的內容,這樣才能夠幫助學生獲得更好的發展。高中歷史教材中的人文教學知識主要包括以下幾種:第一,可以從人物事跡的教學中進行人文教學資源的挖掘。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經常需要為學生講解歷史中的重要人物,包括政治發展變革中的重要人物,科技、文化以及軍事發展等方面表現突出的人物等。而在這些人物的教學中,教師不僅需要讓學生了解他們這些歷史人物做了什么事情,還需要讓學生從人物的先進事跡中發掘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例如,在春秋戰國時期百家爭鳴的歷史知識講解中,教師經常會提到的幾個代表人物,如儒家的孔子、孟子、荀子,道家的老子等。那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就告訴學生孔子、孟子等人的思想所具有的政治意義、文化意義、歷史意義等,告訴學生人性本善,指導學生將來的實際行為等等,有助于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第二,教師可以從文化藝術類資源中進行人文精神內容的挖掘。歷史教學中對藝術類知識的講解也較為具體,尤其在歷史發展重要時期的藝術發展,如文藝復興時期、啟蒙運動時期,我國的五四運動時期等等。文化藝術的發展與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人們想要體現的人文精神是分不開的,因此教師可以利用這部分內容進行人文精神內容的滲透,如增強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鼓勵學生進行思維的創新,推動學生的創造能力等等;第三,從歷史政治中進行有效資源的挖掘。如在政治教學中,尤其在雅典的民主政治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將雅典的明主政治與我國的中央集權政治進行對比,幫助增強學生的民主意識,讓學生能夠更加清晰地了解什么是政治文明和民主,幫助學生理性地看待當前政治體制和制度的問題。
三、 創新教學模式
當然,要想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進行人文精神的培養還需要教師進行必要的教學改革,能夠采用新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來幫助實現教學質量的提升以及學生在人文精神方面的培養和提高。例如,教師可以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讓學生更加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教師可以采用辯論會的形式,將學生分成兩個組,兩組就“中國是否應該積極加入世貿組織”進行辯論。在辯論的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立場進行自由辯論。這樣教學方法的好處在于:第一,學生會主動進行各方面資料的查詢,有助于學生加強對歷史事件本身的認識;第二,為了能夠在辯論中以理服人、以智取勝,學生一定會進行大量的道理和邏輯說明,這對于培養和提高學生的人文精神素養有著重要的意義,因此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讓學生充當歷史事件中的不同角色,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對統一事件進行掌握和分析。例如,在英國
資產階級革命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采用這種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充當英國政變中的幾股重要的力量,如國王、革命者、教會成員以及其他重要人員等等,然后進行教學。當然,為了能夠更好地進行人文精神的培養,教師有必要對學生進行知識的點撥和人文精神的解說,還需要采用開放的教學評價形式,對學生進行全面、人性化的教學評價,以此來深化人文精神的培養。
四、 合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技術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進行人文精神的滲透和培養可以從現代化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利用著手。多媒體信息技術能夠幫助學生更加直觀地進行歷史內容以及人物思想情感的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獲得人文精神方面素質的培養。在過去的歷史教學中,教師只能夠采用口頭表達的形式進行歷史人物、事跡、現象等的說明,要準確傳遞出歷史知識中包含的人文精神還需要學生進行充分地想象和聯想。這對于部分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而且這種培養方法取得的實際效果也有待提高。而在多媒體技術的支持下,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歷史內容中以及歷史事件中能夠傳遞出來的人文精神內涵,甚至不同的學生在視頻或者圖片的觀賞中可以產生不同的感觸,有助于實現學生的個性化發展。
五、 結語
綜上所述,高中歷史教學中人文精神的培養可以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展,教師在教學中需要充分挖掘高中歷史教材中的有關內容,以合適的教學方法和形式對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培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建嶺.高中歷史教學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途徑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5,02:127.
[2]湯紅彥.淺談新課標下高中歷史教學中人文素養的培養[J].才智,2014,17:19+21.
[3]唐振湘,鄒華斌.加強高中歷史教學中人文素質培養的必要性及途徑[J].文史博覽(理論),2012,05:85-87.
[4]楊紅玉.新課標下高中歷史教學中學生人文素養的培養[J].西部素質教育,2016,22:232.
[5]董紅啟.淺談新課改下高中歷史教學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J].科教文匯(下旬刊),2009,05:189.
作者簡介:郭學瓊 ,福建省漳州市華安一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