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校課程改革十分關鍵,關系到廣大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問題,所以尤為重要。近些年來,我國社會經濟發展,高等教育也煥發出新的光彩,但在高等教育發展的過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問題,需要逐步調整改革。高等教育課程亟待革新和完善,并且黨的十九大報告中也對畢業生就業和高校教育課程改革指明了方向。本篇文章針對當今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分析其產生的原因,于此同時對相關高校課程改革提出了部分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現狀 改革 高校 就業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9-0010-01
一、當今高校畢業生就業現狀
十九大再次強調,就業是民生之本,對于即將步入社會的畢業生來說尤為重要,如果就業成了問題,所學知識就很難發揮,這就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才的浪費,教育的浪費。同樣的,如果高校畢業生經濟上不能很好的獨立,也將給家庭帶來負擔,所以,做好廣大應往屆畢業生就業工作就顯得特別重要。
1.高校畢業生素質不高
縱觀全國來看高校畢業生逐年遞增,畢業生就業壓力大,在這種嚴峻的形勢之下,就業單位對于畢業生的要求就出現了“水漲船高”的局面。但與此同時,高校畢業生身上反映出了諸多問題,比如:一部分高校畢業生專業知識積累的不牢靠,基本專業素養比較差,技術能力有待提高,無法適應社會變化發展的需要和用人單位嚴苛的技術要求。
2.專業設置和社會需求的變化
當今社會經濟發展迅速,全國各大院校擴招的現象比較普遍,高校畢業生像洪水一樣涌向了社會,超過了社會的總需求量,再加上一些大中院校專業設置存在很多問題,專業設置跟不上時代發展的需要,課程的內容過于陳舊,缺乏學科的前沿性和國際性,內容遠遠滯后于學科的發展。很多高校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忽視教學方法的研究和方法論的傳授學習,致使課程的科學性和人文精神無法很好的融合發展。
二、影響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幾點原因
我國的高等教育在發展的過程中逐步大眾化,高校畢業生總數逐年遞增,社會需要的人才數目波動不大,進而導致就業環境發生了很大的的變化。因為畢業生就業壓力的矛盾、自我定位不準確,社會價值觀不正確的問題、高校對畢業生就業方面的指導工作欠缺等因素造成了當前大學生就業的空前困難。原因大致總結如下:
1.大學畢業生供求之間的矛盾
近年來,我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增長得很快,據統計2003年以后大學畢業生大量增加。據有關部門統計,從2005年到2007年全國高校畢業生增長了將近300萬。與此同時,社會需求量卻跟不上人才進入社會的步伐。與此同時,為了吸引高質量的人才,我國制定留學人才歸國計劃,眾多海外學子回國就業。如此多的就業人員共同尋找就業機會,事實上加劇了畢業生供求之間的矛盾。
2.畢業生自我認知與社會觀念不正確
雖然我國教育體制也進行了多次改革,但實際上并沒有給畢業生及家長的認識定位方面帶來變化。畢業生將自己定位設置過高,面對一些專業或社會上的職業總覺得和自己的身份家庭不匹配。很多畢業生都將考公務員和事業單位作為自己的唯一目標,但現實情況是這些單位招收的人數卻在逐年減少。
三、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的對策
人社部黨組書記、部長尹蔚民在剛剛召開的十九大上強調十八大這五年以來我國的就業現狀持續得到改善,我們創造了超過6500萬就業崗位,解決了以青年人為主的就業問題,所以對于高校畢業生來說十九大也給他們的就業帶來的新的機遇。
1.高校要積極調整專業設置,以適應現代化社會的需求
為了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高等院校需要積極調整專業設置,目的是要適應現代化社會快速發展的要求。高等院校需要設立專門的大學生就業管理的機構,配備專職指導教師。推廣全方位的就業指導課程體系,引導在校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設計,并加強大學生就業服務的專業化建設,提高就業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2.廣大畢業生需要調整就業心態,轉變就業觀念
廣大畢業生需要對自己有一個客觀正確的認識,明確的職業方向定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廣大畢業生需要多進行自我分析,思考人生、思考未來,將自己的自身實際和社會需求相結合,將興趣與職業相結合,明確自己的優勢和缺點。
3.加強就業政策指導
為了幫助廣大畢業生就業,政府需要出臺一系列有關政策。當前我國為了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采取了各項鼓勵畢業生就業的政策。引導畢業生積極了解和使用這些政策,促進各項政策的貫徹落實,最終達到就業的目的。
四、結束語
高校畢業生逐年遞增,社會競爭也越來越大,對此,新時代就對高校畢業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培養畢業生的高等院校來說需要多加努力,制定有助于畢業生就業的各項政策。高校要明確目標,應十九大的要求,調整專業設置,進而促進我國畢業生就業。
參考文獻
[1]張遠欣,呂維華,夏德強.注重以就業為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創新研究——以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煉油技術專業為例[J].蘭州石化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4):63-65.
[2]于洪浩,舒婷.注重以就業為導向的高校音樂專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創新[J].青春歲月,2014(14).
[3]方貴庭.關于以研究生就業為導向推進課程改革創新的
意義——以武漢大學課程改革實踐為例[J].洛陽師范學院學報,2009(1):166-169.
作者簡介:
扎西次仁(1980年10月-);藏族;西藏日喀則市定日縣人;西藏藏醫學院副教授;碩士;專業:藏語言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