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先裕
【摘要】針對初中生注意力不集中對課堂沒興趣等問題,本文提出探討并給出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時間、并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等教學手段,以達到凝聚學生注意力的目的。利用小組合作充實課堂教學,以教學的趣味性和精心設計的課堂活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充分地參與課堂。
【關鍵詞】課堂學生學習 注意力 小組合作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9-0022-01
近日,在一個公眾號看到一篇文章,叫《比教師“表演”更可怕的,是學生的“假裝學習”》,大概意思就是現在的學生都是在假裝學習,按部就班,沒有真正投入到學習中去,對學生的學習危害非常得大。我不禁想起了這一年來做班主任時,我班上的一些情況跟它談的不謀而合,究竟現在課堂上的大部分的學生是否真的在學習?這個問題很急迫,也很嚴重,到底哪里出問題了。以下便是我個人的經驗看法,沒有經過科學驗證,只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現在學生的現狀。
根據我個人多年教書經驗所得,現在的學生,當然不是全部,有很大一部分,課堂上都不是在學習,而是在表演,假裝學習給老師看,讓自己好心里好過。這個過程里面,學生對課堂的專注并不高,對知識的接收只能從老師的片言只語里面得到,然后整理成記憶,如果老師提出問題,則只需要通過復述前面記憶過的內容,就可以簡單的回答了,但如果進一步深究原理的話,就無言以對了。如果當時教師對簡單的回答加以表揚鼓勵,那么就無形中助長了表演學習這一種的風氣。長此以往,對學生只能是有害無益,怎么能堪任國家棟梁的大任呢?當然,也有一些學生是非常優秀的,并不屬于這一類別,但只占少數,我們是從整體的角度去討論這個問題的。
二、如何解決這一局面。
剛才討論的現象,可能是學生問題,也可能是老師問題,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急切的解決它。既然我們教師是第一線,直接面對學生,也直接影響課堂的效率、質量還有學生的注意力等等。那么我覺得首先由我們一線教師開始做起,所以,我們應該把焦點放在課堂上,如何提高學生的注意力、專注度。這個問題的答案我一直很苦惱,直到我們學校課改,進行了小組合作學習,我才從其中悟出了一點頭緒。 我認為,我們老師應該在課堂的某些環節發起一些小活動,目的就是把學生的注意力調動起來,重新回到老師或者黑板上,讓學生的學習不再假裝起來。例如:如果在上課的時候,你覺得學生的注意開始分散了,你可以舉起兩根手指(就是一個勝利的手勢),然后問同學們:同學們看這里,請問這是幾根手指?問題的設置就是讓大家的思維回到課堂,回到老師的身上。還有,如果你想培養學生課堂善于傾聽的習慣,那么,你得設置你的問題。首先,從提問開始,你可以這樣問:第二組組長左邊的那位同學起來回答問題,或者是第二組身高最高的那位同學起來回答問題,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就是要提高他們的傾聽,總之要從提問的開始就要讓大家的耳朵豎起來,看看誰那么“幸運”。然后就是被提問的同學起來回答問題,那么當他正在回答問題之時,如何讓其他同學會靜下來傾聽呢?可以就是點名其他同學來點評,或者是復述一次剛才同學回答的內容,這個就看老師想要怎樣的效果。當然,這個環節開始的時候,學生們可能不會很配合,因為不習慣,怎么突然就要評價這個評價那個,很煩的,一段時間吧,就會慢慢好起來的。這樣做的目的就是讓我們老師的每一個活動都有一個目的,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期待。比如剛才讓學生們評價一下回答問題同學的觀點,就是這個目的,因為你一時分神了,又碰巧讓你評價的時候,就會很尷尬了,相信初中生對這個還是很在意的。以上只是舉兩個例子來說明我們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可以從一些小活動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把分散的注意力再次集中起來,注意力集中了,才是學習的開始,不然一切都是空談。在一些環節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特點,或者根據當時的情形,和學生進行一些互動,最終的目的就是凝聚注意力,讓學生重新回到課堂,回歸學習。這是培養學生技能的一種技巧,久而久之就是一種習慣,習慣一旦養成,就是一種性格,良好的性格對學生的影響是終生的。
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專注度,避免學生的假裝學習,是我們一線老師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只有學生的注意力真正放在學習上,學生的學習才是有效的,有效的學習學生才會喜歡,喜歡了才會主動去學習,才不會產生厭學的情緒,這是一個良性循環。所以,個人認為在課堂中應該不斷用一些小活動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必須的,或者是精心設計一些問題,讓它變得有意思而不枯燥,也讓我們的初中學習變得有吸引力起來。
參考文獻:
[1]賀建國.提高學生注意力,科學合理安排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J].時代教育,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