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榮強 隋健
【摘要】隨著我國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我國教育事業也進行了改革和創新,現代化多媒體設備逐漸代替了傳統的教育工具,使教學形式更加豐富,教學資源內容更加充實。在教育改革發展的今天,如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是教育工作者越來越關注的話題。微視頻概念在我國剛剛起步,是將5分鐘以下的視頻作為教學輔助或教學內容引入到課堂當中,從而引發學生學習興趣的一種教學方法。微視頻的概念在我國是一個新興的話題,如何利用微視頻資源提高學習的主動性,使學生更加積極的學習知識并應用,在本文中我將以高中物理教學中的微視頻應用為例具體闡述。
【關鍵詞】高中物理 微視頻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9-0152-01
一、微視頻概述及其優點
(一)教學內容更加生動形象
能夠很好的避免傳統教學模式中的抽象化和死板,利用微視頻將文字、圖片、聲音融為一體,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并使生澀難懂的物理概念變得具體生動,便于學生理解,從而提高了學習的趣味性。
(二)信息量大
微視頻中的內容可以包含多種教學資源,在充分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前提下使學生獲取到更多更為豐富的知識信息內容,并促進高中物理教學過程的簡化,幫助提高教學效率。
(三)教學效果提高
通過微視頻教學可以拓展學生的思路,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中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效果,并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物理思維。
二、微視頻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一)適用性原則
將微視頻應用在物理教學中時需要結合具體的教學情況和教學目標,將微視頻作為教學的輔助工具,在教學內容的基礎上配合教學工作的展開。為了協調微視頻與課堂教學的適應性,應當不斷磨合調整,最大程度上滿足高中物理教學需求。
(二)科學性原則
在我國高中物理的教學實踐中,需要教育工作者對教學系統進行綜合性的思考,在書本內知識的基礎上對整個教學體系有一個客觀的邏輯性認識。物理學習倡導實事求是的探索精神,物理學科也是一門嚴謹科學的知識內容,因此在高中物理的教學過程中必須本著科學性的發展原則。將微視頻的引入也將遵循這一原則,還要在使用微視頻的過程中對其內容進行反復篩選和考量,保證內容的科學合理性,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三)有效性原則
在高中物理教學中微視頻的使用就是通過科學技術手段幫助提高課堂效率,實現其有效性。在遵循有效性原則時需要結合高中物理教師個人的能力水平和教學觀念的轉變,并加強對多媒體設備的掌握能力,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將微視頻應用到教學當中,引導和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三、使用微視頻時注意的問題
(一)微視頻不可沖淡學習內容
視頻資源引入課堂的確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習興趣,也為課堂教學呈現出多種多樣的教學方法,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但是要注意微視頻只是輔助教學的一種手段,是服從并服務于教學的,不能過度依賴多媒體技術手段而忽略物理知識的講解。在選用微視頻時要盡量短小精悍,既能夠在短時間內展現更多的知識,又節約課堂時間,不要過度依賴視頻形式而沖淡高中物理知識內容,不然會產生本末倒置的后果。
(二)微視頻不可代替實驗操作
課堂僅憑教師口頭敘述實驗過程或者繪制實驗經過難以在學生的腦海里建立實驗模型,但是高中物理課堂時間有限,學生無法充分體驗到實驗的操作流程。因此使用微視頻可以彌補學生在物理學習中實驗不足的現象。但是在具備實驗條件和時間的基礎上,不能夠利用微視頻來代替實驗過程。實驗是學生課堂學習后的實踐操作,如果僅憑播放微視頻達到實驗效果是遠遠不夠的,會造成學生眼高手低的行為。
(三)可以自主拍攝
現有的微視頻資源不一定適合所有的高中物理教學內容,因此一味地生搬硬套會使微視頻的教學功能大打折扣。教師和學生可以利用身邊的電子設備,如手機、相機等,進行微視頻的拍攝。物理學科來源于生活,包含了人類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留心生活,細細觀察與思考,聯系高中物理課本知識內容,拍攝屬于自己的微視頻。這樣不僅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使學生積極參與到社會實踐當中,提高學生的分析與收集能力,進而培養高素質人才。
四、結論
伴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開展,越來越多的多媒體信息技術手段應用到教學工作中來,改善了傳統教學模式中的不足,并不斷創新,推動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的進步。以生動的微視頻作為教學輔助的一種形式,可以使枯燥難懂的理論變得更加具體形象,調動多種感官,實現物理模型的建立和分析。
參考文獻:
[1]楊祥東.微視頻資源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教師,2015(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