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翻轉課堂是近幾年我國教育領域中新興起的一種教學模式,其主要是通過以學生為中心,利用課余時間將知識傳授完成,這樣,就可以在課堂上,將知識完成內化。而將該教學模式在病理學的教學中應用,一方面是將以往的教學模式無法解決的問題有效解決,另一方面則是讓學生自主學習能力進一步提升,在臨床中遇到問題時,能夠利用病理知識進行分析,結合臨床技能解決問題。由此可以看出,翻轉課堂的教學方法,不僅能夠讓學生的學習成績有效提高,同時還讓其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精神得到培養。
關鍵詞:翻轉課堂;病理學教學;討論
一、 前言
相比于傳統教學模式中的古板、無趣,翻轉課堂的教學無疑是新穎的、有趣的。該模式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在課前,通過簡短的教學視頻傳遞新的知識給學生,而在課堂上,則是開展活動,例如寫作學習、實踐練習等。
病理學是研究疾病的發生、發展規律和轉歸的一門基礎醫學課程,同時也是架起臨床醫學與基礎醫學之間橋梁的重要部分。病理學屬于理論課程,理論知識較多且瑣碎,不僅在理解上具有一定難度,同時還極為枯燥。而在傳統教學中,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過于強調理論知識,而忽略了實際應用,這樣,則致使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投入精力不夠,對于教師所傳授的知識無法全面掌握、理解、運用,進而造成教學效果不理想。傳統教學是以教師為主導,而翻轉課堂則與其相反,以學生作為主體,該模式的教學更加注重培養學生創新能力、思維邏輯能力、獨立思考能力、獨立解決問題能力等,這也就從根本上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的主導作用,進而使病理學教學效果有效提升,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得以提高。
二、 翻轉課堂教學概念、模式
所謂的翻轉課堂,主要就是指學生在家就可以將知識的學習完成,而學校的課堂,則是作為師生之間交流、溝通的場所,加深彼此的了解,在學習上、生活中,提高教育效果。
翻轉課堂的創始人是薩爾曼·可汗,其通過視頻的方式將自己所制作的輔導內容,2006年在YouTube網站上傳,利用網絡的傳播,幫助在學習上遇到困難的學生,而這一舉動,很快得到眾多網民的熱捧。通過利用視頻,讓學生在課前或者課下將知識學習完成,而在課堂上則與教師進行溝通、交流,這樣,學生在很大程度上能將學習能力提升,同時還讓整個課堂教學更加人性化。
翻轉課堂教學一直均是采用“先學后教”的教學模式,對于教學結構的重構是極為注重的,將以往的“以教導學”轉換成“以學定教”。教師利用網絡技術將課文中的知識以視頻的形式呈現,同時,要求學生在上課前對于視頻中的內容先學習。而教師則集中精力,盡全力完成課堂的內容,對學生所反饋的問題,作出針對性指導,從而使學生的個性化有效實現。
三、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醫學領域中的現狀
近幾年來,已經有部分教育學者將翻轉課堂在醫學領域中應用。有學者對研究生一年級的腎臟生理學課程、心血管課程、呼吸系統課程采用傳統教學方式和翻轉課堂兩種模式進行教育,分為兩個小組,傳統教學組和翻轉課堂組,給傳統教學組的學生準備好筆記與錄音。而翻轉課堂組則通過在課前教師制作好的視頻進行學習,將作業、小測試在課堂上完成,而后開展提問問題。并且,兩組學生同樣需要完成多選測試,運用成績和學習效果作為評價指標。經過比較顯示發現,采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的效果相比于傳統教學而言的效果更加明顯,這樣,也就證明了翻轉課堂教學具有顯著作用,不僅能夠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同時還能提高課堂效率性。
四、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病理學教學中實施的可行性、必要性
(一) 可行性
病理學是連接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的橋梁課程,具有極強的理論性,但是,同樣的,也是極為枯燥、晦澀、抽象、乏味的,并且其中的眾多知識點內容在理解上存在著一定的難度,例如:炎癥的滲出過程、肝炎肝硬化的臨床病理聯系、各類腎炎的病理變化、發病機制以及結核的病理改變與疾病轉歸等。此外,病理學的授課難度很大,不僅需要具有一定的醫學知識作為基礎,同時還容易依賴其他前序課程,如解剖學、組織胚胎學的知識掌握程度。因此,針對以上,運用翻轉課堂進行教學,讓學生根據自己已知內容,以及自己節奏進行學習,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效果。讓學生能夠深刻領悟、掌握自主學習的重要性,進而利用有效的上課時間與同學、老師進行互動、交流,從而將問題有效解決,這樣,就能證明翻轉課堂實施的可行性。
(二) 必要性
在傳統的病理學教學中,所采用的多媒體教學多是面對面進行,不僅教學內容繁多、信息量大、課件播放速度快,并且教師并不經常板書,這樣導致學生在記錄時造成一定困難,致使學生記憶、復習受到影響。同時,傳統教學方式主要是在課堂進行重要知識講解,這樣,就會導致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溝通缺乏,降低課堂效率。而翻轉課堂則主要是以學生為中心,讓其可以根據自己喜愛的方式、節奏進行學習,可以反復觀看自己喜歡的內容,或者是自身沒能理解的難點,并且不存在任何記錄等問題。而在課堂上,主要是以活動開展進行上課,小組討論形式進行問題討論、交流。采用這樣的方式,既能將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效提升,同時,還可以激發其求知欲,在一定程度上說明該模式教學具有必要性。
五、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
翻轉課堂最重要的特點就是對于學習時間的重新定義。與傳統教學只注重課堂教學不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要求教師和學生在課前、課上以及課后均需全面參與教學活動。其一,在進行上課前,教師應該要將相關傳授的知識告知學生。這可以通過制作慕課視頻,準備教學課件,發布預習問題等方式進行。讓學生自行下載資料進行學習,可以自主學習也可以進行小組討論,在學習、討論的過程中學生發現所學內容的重點與難點,并與教師進行溝通,為老師的教學重點指出方向。其二,在課堂上,教師可依據課前學生的自學情況安排教學內容。簡單的部分可以略過,而對困難的部分則應重點講解。教學模式上可以多樣化,不必拘泥于傳統的課件教學。例如,可以給出一個問題并組織學生開展小組討論;也可以給出命題讓學生根據預習的內容上臺進行講解;還可以結合案例教學,PBL等教學模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重思考,重交流,輕灌輸是教師應當把握的原則。其三,課后的復習鞏固也是翻轉課堂模式的重要一環。例如,筆者每次上完課都會通過學校的網絡教學平臺發布一些習題、思考題,要求學生課后完成,幫助他們進行復習。通過網絡教學平臺進行復習,一方面形式新穎,易于為學生接受,另一方面教師和學生可以在線交流,更有針對性。除此之外,還可以通過現代的社交工具,如QQ、微信等,與學生進行在線交流。有些學生因為種種原因不愿意當面向教師請教,但是網絡降低了交流的門檻,使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變得更容易。筆者向學生公布了自己的QQ號與微信號,也經常可以收到學生對于學習內容或者學習方法的提問,從而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效果良好。
六、 實施翻轉課堂教學過程中的難點
翻轉課堂作為一種新的教學模式有許多傳統模式無可比擬的優點,但是在實施過程中同樣也存在一些難點。結合作者實施翻轉課堂教學的實際經驗,將其總結如下。1. 課前預習的效率難以保證:不同學生的不同學習態度導致其課前預習的深度與難度不同。有些學生愿意課前自學,但有些學生只是敷衍了事。因此作者認為對于課前預習的考核仍需加強。2. 學生課上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不足:學生們習慣了傳統的教學模式,習慣了課堂上光聽不說,導致其參與教師組織的課堂互動積極性不足。不管是小組討論還是上臺講解,總有部分學生敷衍、怯場。因此作為教師需要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多予以鼓勵、幫助,盡量照顧到每一個學生,使他們能全部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3. 為使學生都能充分參與教學活動,最好的方式是進行小班教學,這樣教師才能兼顧所有的學生。但是目前由于學生人數很多,教師人數相對較少,小班教學很難全面實現,這也是翻轉課堂教學中的一個難點。
七、 結語
總而言之,要想病理學教學具有一定的作用效果,可以通過運用翻轉課堂模式開展教學,讓學生在課前借助視頻學習知識,而后在課堂上進行深入討論,解決疑點、難點,確保病理學教學的效率得以提升。但是與此同時,我們也要注意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困難,盡量解決它們,提高翻轉課堂教學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宋文慶,張瓊,俞嵐,等. 翻轉課堂教學在病理學病例討論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6.
[2] 王小莉.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J].基礎醫學教育,2016.
[3] 穆晶,張海青,車南穎.翻轉課堂在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中國醫藥導報,2016.
[4] 王曉蔚,李芳,朱萌.翻轉課堂在高職護理專業病理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
作者簡介:
孫卓,江蘇省徐州市,徐州醫科大學病理學教研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