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的課堂教育長期處于平面化教學模式中,即教師通過書面形式、文字形式或語言形式向學生灌輸語文知識,學生的知識來源非常單一,教師的靜態化教學很難引起小學生們的學習興趣,無法實現學生積極性的有效調動。語文作為一門語言類知識是學生們每天都在使用的,它既是中國人交流及溝通的主要工具,也記載和傳承著中國文化與藝術。戲劇作為一種藝術形式充分利用了語言、音樂和表演等多種表達方式向我們傳遞情感,將生活中的一些事件生動地展現在人們面前。教育戲劇是基于戲劇藝術發展而來的一種教育形式,用非常直觀的戲劇表演向學生們傳遞知識,以達到調動學生積極性并提高教學效率的目標。本文主要對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展開探究。
關鍵詞:教育戲劇;小學語文;實踐
語文是小學教育的基礎,語文知識的學習不但關系到中國語言與文化的繼承和發展,更關系到小學生們能否在學習中更加有效地理解每一位教師所講解的知識。很多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上存在興趣不足和學習效果不佳的現象,教師們為了改變這種狀況展開了多種嘗試,教育戲劇的應用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又一次創新嘗試。
一、 教育戲劇概念簡析
教育戲劇是通過戲劇方式輔助教學活動順利開展的一種手段,戲劇是多種元素綜合形成的藝術形式,戲劇表演在現實生活的基礎上進行了藝術加工和創作,使得內容更加飽滿,更富有藝術表現力和想象力。戲劇發源于西方,同樣也是西方國家率先將戲劇引入教育活動中,而教育戲劇也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獲得了廣泛好評,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及學習效果都得到了極大提升。由于戲劇是一種外來藝術形式,中國人對戲劇的了解較少,教育戲劇在中國的推廣和應用速度緩慢,近年來隨著戲劇的蓬勃發展及教育研究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教育者嘗試在教育活動中推廣和應用教育戲劇。
二、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小學階段是學生們學習能力養成的關鍵階段,語文教育并不僅僅是在向學生們傳遞知識,更是在幫助學生們掌握溝通及學習的工具,為學生學習更多知識奠定基礎。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很多語文教師急于求成,完全未考慮小學生的接受能力及學習動向,向學生們強行灌輸各種語文知識。學生們剛剛開始學習這些知識時感覺到非常新奇,學習動力十足,學習效果也非常不錯。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后,很多學生會逐漸感覺厭倦,學習效率明顯下降。這就是因為很多教師并沒有在語文教學中投入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情感,對小學生的實際特點研究不夠深入,教學過程缺乏創新,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及學習興趣都未能得到有效培養和激發。另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形式比較單一,大部分教師都未能夠采取更多創新型的教學方式,語文課堂幾十年如一日地采用非常傳統的說教模式,這也是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長期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
三、 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
教育戲劇在中國發展時間較短,應用方式及應用方法仍在摸索之中。近年來,戲劇藝術與中國傳統藝術進行了有效融合,戲劇藝術呈現本土化趨勢,很多教育專家開始嘗試將教育戲劇應用于課堂教學中,并進行了一系列的理論研究。上海等地的小學專門編排了適用于小學語文教學的校園戲劇,在演出過程中及教學過程中獲得了教師和學生們的一致好評,很多學生非常迫切地希望看到更多教育戲劇。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雖然處于剛剛起步階段,但是我們可以看到將教育戲劇應用于小學語文教學有著極強的可行性和非常廣闊的發展空間。
四、 教育戲劇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實踐策略
1. 確定實踐初衷
語文是一門涵蓋范圍比較廣的綜合性學科,它不但教授學生們溝通交流的語言方式,也幫助學生認知中國文化和人文精神。而教育戲劇同樣也是一項綜合性藝術,其中包含的內容豐富多彩,幾乎涵蓋了人類藝術形式的每一個方面。教師在使用教學戲劇開展教學活動前首先要明確自己的教學目標和實踐初衷,使得教育戲劇中的內容能夠完全覆蓋語文教學的各個方面,并有所側重地選取最為貼合的切入點,為語文課堂教學活動的開展打好基礎,也使得學生能夠保持對教育戲劇的興趣,并能夠正確理解和認識教育戲劇中涵蓋的語文知識。
2. 準確把握教育戲劇中的主要元素
教育戲劇中藝術元素非常豐富,很多元素適用于小學語文教育,也有很多元素并不適用于小學語文教育,教師要在應用過程中積極轉變教學思路,從教育戲劇中選取最為適合的元素,并準確把握教育戲劇中的主要元素,利用這些元素幫助學生們更好地學習語文知識。學生們通過教育戲劇中的元素不但能夠獲取語文知識,更能夠拓寬研究,提升自身的人文素養,為語文能力提升及知識沉淀提供有效助力。
3. 根據課本有效設計教育戲劇
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教學內容和課文都是教育專家經過精挑細選后選取的最適合小學生學習的文章,這些內容不但具有很強的知識性,同樣也具有很強的可讀性和趣味性。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本內容設計教育戲劇,使得學生們在觀看教育戲劇的同時也可以深入理解課本內容,將原本枯燥的文字形式用戲劇方式直觀地展現在每一個學生面前,這是非常適合小學生學習特點及接受能力的,觀看教育戲劇的過程也是重新理解語文知識的過程。
4. 鼓勵更多學生參與到教育戲劇中
教師可以帶領所有學生共同完成教育戲劇的編排工作,使得更多的學生可以參與到教育戲劇中。教育戲劇的編排過程既可以加深學生對語文知識的理解和認識,更能夠有效調動學生們的積極性,使學生們在不知不覺中逐漸加深對語文學習的感情。因此教師要積極鼓勵和引導小學生對教學戲劇的參與,不斷加強學生們的參與程度,并使其成為學生們發自內心的一種自發性行為。
五、 總結
教育戲劇的應用極大拓寬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的教學方式,有助于提升小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和學習興趣,教師應該對這種教育方式展開深入研究并積極嘗試應用。
參考文獻:
[1]李小敏,甘維,馬磊.將教育戲劇引入小學語文教學的意義及可行性分析[J].教育現代化,2016,06:154-156.
[2]賈飛雪.戲劇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四川戲劇,2016,09:152-155.
[3]馬良玉.論戲劇表演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J].赤子(上中旬),2015,14:322.
作者簡介:唐雙紅,江蘇省常州市翠竹新村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