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的理念背景之下,高中數學教學要注重因材施教與以人為本的原則,以培養高中學生的數學學習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數學思維能力為主要教學目標,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與終身學習的意識。教師應著力探討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的有效策略,使高中數學更具人性化和科學化,幫助學生提升數學知識和數學思維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實現高中數學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新課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
在新課程教學理念的背景之下,高中數學教學有必要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應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用多樣化的教學形式,一方面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充分尊重學生作為教學主體的主觀能動性,另一方面,要因材施教,有針對性地展開教學,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高中數學教師要在研究教學內容的基礎之上,充分了解高中學生的數學學習實際情況,在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創新意識和數學思維能力方面下工夫,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
一、 教學目標多元化,拓展學生視野
新課標指出,高中數學課程的教學目標是使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教學內容的基礎之上,進一步提高高中學生的數學素養,滿足學生未來發展的需要。新課標要求,高中數學教學不能僅限于傳授基本的數學知識和解決數學的技能,而是要靈活地組織學生進行多種形式的數學自主學習、探究活動,讓學生在親身實踐中體驗數學的無窮魅力。高中數學教學要培養學生的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尤其是運算求解、抽象概括、推理論證等基本能力,還要特別注重培養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獨立獲取數學知識與技能的能力、靈活多變的數學思維能力,以及運用數學知識進行自我表達和交流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打開高中學生的數學視野,讓他們逐步認識到學習數學的價值和意義。
二、 運用信息技術,改善教與學的方式
在信息技術高速發展的大環境之下,高中數學教學要想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讓學生獲得更廣闊的發展空間,高中數學教師就必須要學會利用信息技術來輔助教學,如制作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件,讓抽象、枯燥的數學理論知識形象化地呈現在學生面前,或者利用微課、翻轉課堂等形式,用學生們感興趣的教學方式方法來提高數學教學效率。同時,要在學生的學習方式上進行相應的豐富和革新,不能讓學生僅限于對數學概念、結論、解題技能的單純記憶與模仿,而是要讓學生能夠通過獨立思考、探究、實踐,得出最適合自己的一套學習方法。教師要特別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數學教學活動中來,包括思維參與和行為參與,教師可通過設置相應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去發現數學的規律和解決問題的途徑。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做到因材施教,要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實際情況,采取差異性的教學,多鼓勵、多啟發、多幫助,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學習習慣和數學思維習慣。
三、 揭示知識間的聯系,培養學生舉一反三的能力
數學世界復雜又具有條理性,高中學生在學習數學知識的過程中,要特別注意知識間的聯系,特別是數學不同分支、不同內容間千絲萬縷的聯系,數學與其他學科如物理等之間的聯系,還有數學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高中數學課程是以專題、板塊的組合形式呈現在學生們的學習過程中的,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可獨立地講解某一板塊,而是要打通各個部分間的聯系,通過類比、聯想、知識遷移和方法應用等形式,讓學生將知識點串聯起來,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不是分裂的,而是具有嚴謹的整體性,從而了解數學的本質,調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數學思維。同時,教師還要注重發展學生將數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的能力,只有將豐富的數學實例知識應用到生活中來解決實際問題,才能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價值意義。
四、 改變傳統的評價方式,不以一個標準來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
傳統的評價方式只注重學生的學習結果,特別是考試的分數,這樣的評價方式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學的。高中數學的學習評價,既要注重學生數學知識、解題技能的掌握,同時,還要注重學生思維方式、情感態度等方面的變化,要注重學習水平的高低,更要重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還要重視學生的自評、學生之間的互評等等,只有將多種評價方式結合起來,才能科學地衡量學生學習數學的效果。
1. 注重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
要改變傳統的過于關注學生學習結果和分數的評價方式,要將學生的學習過程同樣重視起來。其實,學習過程更能反映學生的發展變化,對高中學生數學學習過程的評價,能對學生參與數學活動的興趣和態度、是否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以及學生之間能否做到合作交流互相進步,以及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整體的認知發展水平等等方面做系統的、科學的考察,這樣,更有利于教師調整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
2. 以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的發展
多元化評價包括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學生之間的互評、家長評價等多種評價集合起來,同時,在評價方式上,要將書面評價與口頭評價相結合,將課內學習效果和課外實踐效果結合起來,要將結果與評價進行結合。同時,還要在評價內容上做到多元化,要將知識、技能和能力,過程、方法和態度結合起來。另外,在目標上也要實現多元化,對不同情況的學生要采用不同的評價標準,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個體差異,尊重學生們對數學的不同選擇,更要正視學生們學習數學效果的不同層次,不以唯一的標準來衡量學生們的學習狀況,尊重學生的人格,堅持以人為本,循循善誘,以多元化的評價標準激勵學生。
五、 結語
總之,高中數學對高中學生來說具有相當的挑戰性,教師要正視學生之間的差異,在新課程理念下,堅持以人為本,改良教學方式方法,做到教學目標多元化,靈活運用信息技術,還要用多元化的評價方式來客觀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激勵學生更有效地開展數學學習。
參考文獻:
[1]夏秋.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方法分析[J].求知導刊,2014,(07):109.
[2]劉萍.新課程理念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初探[J].高等函授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03):60-61.
作者簡介:馬彪,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