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常態的背景下,素質教育成為了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點。小學生本身就是一個認知能力比較薄弱的階段。俗話說得好,百年種樹,十年育人;這就充分說明了教育正確方法引導性的重要性。小學數學教學內容和信息技術整合原則與模式是一個國際化教學的趨勢,本文以目的性、全員全程性、簡單性、和諧性為出發點進行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原則分析,接著從教學設計、教學過程、課外部分進行了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模式上的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教學內容;信息技術整合
一、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原則
(一) 目的性
小學數學在教學內容上和信息技術上整合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教學,從而引導學生對小學數學的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傳統的“授”與“受”的傳播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對學習的要求。并且隨著多媒體的出現,黑板板書的形式也已經滿足不了小學生對邏輯性很強的數學學習的興趣。小學生由于年齡幼小,還沒有形成一個自主學習和思維縝密的特點,想要改變這種現狀,這就需要使得小學生對小學數學有一個系統上的了解和認知。小學數學的培養目的之一是培養小學生數學的思維能力和創新能力。
(二) 全員全程性
在教學的過程中,全員全程性的原則是學生必須參加到信息技術背景下的數學教學的活動中去。杜絕一部分學生參加,另一部分學生處于游離的狀態。從教學的設計到課堂上教學過程,在到課外活動,都取得最大程度上的發揮最大作用。想要取得最大的學習效益,就必須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其中來,把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進行展開教育。
(三) 簡單性
由于小學生本身就是一個認知能力比較薄弱的階段,所以簡單性的原則是取得教學最大效果的前提。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信息技術的種類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一般的信息技術,另外一種是數學教育信息技術。其中教育信息技術又分為計算機、數學教育軟件等相關的網絡資源。
(四) 和諧性
所謂的和諧性原則就是教學內容上和數學的課程融為一體的教學方式,就是需要教師在什么樣的課程需要使用什么樣的技術,什么樣的技術是不可替代的,什么樣的技術是必不可少的,什么樣的技術可以使得課堂達到什么樣的效果。這就意味著和諧性的原則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性。這就需要教師對技術融入到數學中,數學表現在技術里,一種自然行為的融入和體現,而不是強行的、生硬的進行插入教學。
二、 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模式
(一) 教學設計
從模式上進行區分,分為教學設計部分、課堂教學部分、課外教學部分三種。在教學的設計部分,可以把教學的工作分為兩個小塊的內容。在研究的同時,教師要注意明確這部分的整體性的教學體系中的作用和地位。進而進行分析研究的他的前因后果,重點和難點是什么?在這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還應該注意學生對數學的認知結構、數學接受的能力、數學思維的能力、性格特征等,進行信息技術的選擇,對教學資源的確立。小學數學的選擇方法很多,學生也可以根據教師的講解進行網絡資源的查詢。在信息技術的背景下教學資源中,光盤和網絡資源是重要的形式,在工作的基礎上,教師進行科學的編制教學課件,從而把教學設計完美的完成。
(二) 教學過程
首先是教師進行情景設置,信息技術為小學的數學課堂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師在進行創設教學情境的同時,一定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愛好進行教學創設,這樣才能夠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并帶著欲望進行知識性的探索,把枯燥乏味、空間性、邏輯性比較強的數學變得生動有趣。讓學生在數學的學習中找到自信心,并樹立強大的價值觀。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思考,這不單是對本節課程所學知識的鞏固也是對知識點的進一步的加深及其擴展,每一次教學任務的完成,教師都需要參照網上資源和課外讀物進行擴展教學。
(三) 課外部分
俗話說得好,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這就充分地說明了課外擴展的重要性,師生之間也要不斷地進行交流,把課堂教學和課外教學融為一體。第一,對于小學數學的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的整合模式上,在實施的時候并不是無條件進行的,要滿足兩個基本型的原則,首先是硬件設施的滿足,計算機、多媒體等相關的軟件進行數學教學的滿足。其次是教師應該具備信息技術的相關知識和技能,然后在把信息技術融入到小學數學教學中去,進而傳授給學生如何利用如何探索。第二,把這種模式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數學的探究性融為一體進行情景創設。第三,在使用這種模式的同時,應該注意培養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第四,在這種模式的背景下,注意數學教學中的社會活動情況,增加學生和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合作精神。
三、 總結
隨著社會的進步,傳統的“授”與“受”的傳播教學方式已經不能滿足學生對學習的要求。進而隨著多媒體的出現,黑板板書的形式也已經無法激起小學生對邏輯性很強的數學學習的興趣。百年種樹,十年育人。只有把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整合的模式與原則相結合,這樣才能為小學生營造了一個快樂的學習環境。最后在教學中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參考文獻:
[1] 程小健,馮霞.對日本新的小學數學教學內容改革的認識[J].學科教育,2002(02).
[2] 劉忠陽,曹藝冰.以調整教學內容為切入點,加快推進素質教育的進程——關于調整小學數學教學內容的若干思考[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1999(05).
[3] 林俊,方芳.照顧學生差異的數學教學內容調整策略[J].教學與管理,2011(32).
[4] 孔德印.學培養學生對數學教學內容的興趣[J].周刊,2011(02).
[5] 劉正松,劉春.例談數學教學內容的簡化[J].教學與管理,2008(02).
[6] 張志生.小學數學教學內容要注重形象化[J].教育導刊,1999(06).
作者簡介:羅志林,四川省攀枝花市紅格鎮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