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體育教學理論的改革,體育課堂在不斷創新,在生本教育理論中給予學習者充分的愛、尊重和信任,這將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及更強的專注力,使學生帶著更濃的學習興趣去學習,學習效率大大提高。
關鍵詞:生本教育;體育教學;教學理念
一、 問題的提出
現在的體育教學理論在不斷的改革深化中,對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提出了挑戰,傳統體育教學中,存在是以教師為中心還是以學生為中心的兩種對立觀點,也是我們俗稱的是老師看緊的“抓牢式”還是“放羊式”。一個是抓,一個是放,用兩個生動的動詞道出了對體育教學中師生關系的矛盾與無奈。就像我們手中有一把沙子,攥得越緊沙子漏得越多,而放開手我們會驚奇地發現手掌中的沙子遠比我們心中想象的多。在體育課堂教學中,試著引入“放手”這種教學方法,這不但是對體育課堂教學的新嘗試,而且也可以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在體育教學領域引入“放手”這種教學方法,并且對之加以改進,使之更加科學合理,一旦這種嘗試成功了,這不僅可以促進學生體質健康的全面發展,對生本教學也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生本教育更加具體地說是為學生最佳學習而設計的,以學生為本的教育體系、方式和理念。 生本教育的宗旨我們可以概括成三方面——一切以學生為主體出發、對學生給予高度的重視、全面依靠學生。而生本教育本身更是一種真正意義上專門為學生而設計的教育。相信這種教育方式能夠發展人的無限可能性、充分發揮人的潛能、激發學習的天性。
二、 生本體育教學理念解讀
1. 生本教育闡述及實施的迫切性
生本教育,顧名思義就是以學生的發展為本體的教育。它反映教育的終端所在,并深入刻畫教育的目的、本源、過程的本質特征,充分體現教育的本質內涵。在很多實際教學案例中,教育的這個本質,并沒有被教師(教育者)透徹地領會和理解,致使出現師生主體錯位,喧賓奪主的師本教育現象充斥,從而出現各種各樣的教育問題。同樣,體育教育這方面的問題更多。那就讓我們走進生本教育理論。
2. 生本教育的方法論及基本觀點
生本教育的基本內容包括很多內容,它主要是由生本教育價值觀、倫理觀、行為觀和課程觀等一些內容組成。其中,一切為了學生是生本教育的價值觀;對學生給予高度的重視是生本教育的倫理觀;而行為觀的主要內容是——全面依靠學生;“小立課程,大做功夫”則是課程觀的內容;在生本教育中,在方法上側重于對學生感悟能力的培養;在評價觀上,則是以是否有利于學生的主動發展為衡量標準;在管理觀上,則是以學生為學習主體;在教師觀上,理論上認為,教師只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在無形之中發揮其引導作用;在德育觀上,普遍認為智慧和人格建樹的取得是學生通過內在努力實現的。
三、 在體育課上生本體育教學理念探索的實施
建立體育課的生本教育模式,從以下部分實施:課的準備部分、課的開始部分、課的基本部分、課的結束部分。
1. 準備部分
要在體育教學中貫徹好生本教育,必須抓好體育課的每個環節。教師先要對學生情況、教學內容進行深入了解,課前對場地、器材等的布置要合理恰當。在一系列工作準備就緒后,緊接著就開始“說課”這個環節。而且,之前所做的準備工作也要融入到課堂教學模式當中去,并且要在確保課堂流程進行順暢的同時還要密切關注與學生生理心理變化曲線的關聯性。另外體育課的生本教育模式靈活多變、形式多樣,我們可以在立足于生本教育理念的前提條件下,根據不同內容來制定不同的教學形式。
2. 開始部分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體育課的開始是關鍵,剛開始上課學生情緒沒有完全進入狀態,教師語言富有激情、風趣,應具有號召力和感染力。在熱身的準備活動上應多下點工夫,我們可以在形式上使其更加多樣化,舉個具體的例子——我們可以試著從最平常的跑步下手,將其改成趣味性賽跑這種游戲的形式。這種形式不僅讓學生進行了熱身運動,還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同時也把整個課堂氛圍給調動了起來,從而使學生的身體和心理達到一定的興奮,為課的學習作好準備。
3. 基本教學部分
對于學生經常接觸的教材,我們同樣也應該多下一番工夫,應對教材內容進行進一步細分,使教材實踐活動可以更加的簡易化,從而使學生在這種簡單的學習之中就可以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我們以排球上手發球的學習為例,起初,老師可以布置一道這樣的作業——讓學生去學習并試著實踐排球上手發球的動作要求,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進行發球實踐嘗試,在這個嘗試過程中,老師不必以嚴格的發球規范性動作來要求學生。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們勢必會經歷發中的竊喜和沒發中的失落這兩種情緒落差。緊接著老師可以讓發中次數最多并且動作看起來相對規范的同學來進行發球表演,然后老師再親自發球示范一下。在發球示范的過程中,老師要注意要點講解。接下來就是學生們的主角戲了。學生們可以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模仿練習。友誼聯賽結束后,老師在對表現優秀的一組進行表揚的同時,也要及時糾正學生們在比賽過程中一些不規范甚至是錯誤的動作,為了可以更加形象直觀地指出學生們的錯誤,老師可以借助錄制的視頻。在老師對發球動作要領的再次講解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更好地對自己的動作進行一番反思,再進行針對性的練習,并在練習的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不斷提升,實現超越自我,不斷提升。
4. 放松部分
放松部分與下節課的開始部分緊密相連,而且,在放松部分這一環節中,學生們不僅可以將自己的身心進行一定程度的放松,還可以為下節課準備一番,更可以借此機會完成老師布置的課后作業。
四、 結束語
總之,在生本理念條件下,體育教學中,老師僅僅是課堂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才是課堂學習真正的主人。一切從學生出發,盡最大努力地去對學生的主體意識、創新能力和實踐等能力進行一番培養,使每個學生可以在原有基礎上進行更高層次的拔高,不僅使學生們學有所得,更是可以領悟到體育學習所具有的獨一無二的樂趣,從而使學生可以全面發展。為此,教師要在充分領會生本教育理念的前提下,大膽實踐,潛心研究并不斷創新。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生本理念會在教學實踐里不斷創新完善,發揮它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楊麗娟.素質教育背景下的高中體育教學探析[J].學周刊,2011,30.
[2]高紅.高中體育教學中生本理念的運用[J].新課程學習(上),2013,04.
作者簡介:
張立新,北京市首都師范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