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一直以來,初中道德法治課程便始終致力于學生思想覺悟的提升,并為學生健全人格的塑造提供了巨大動力,因而作為初中政治教師,應務必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以吸引學生興趣與注意力,并切實提升學生對初中道德法治課程的學習自覺性與自主性,才能夠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通過具體分析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助推道德法治課程建設策略,從而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關鍵詞:核心素養;道德法治;初中政治
在初中道德法治課程的教學過程,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是其最重要也最基本的目標與內容。眾所周知,不同學科的核心素養既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又有著明顯的區別,而初中道德法治課程的核心素養便在于促使學生人生價值觀的正確養成。
此外,由于初中政治對學生的人生規劃亦能起到一定的導向作用,因而初中政治的核心素養,實則有著明顯的特殊性、自立性、階段性和可實踐性的特點,對此,作為初中政治教師,應務必重視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并同時注重以下幾方面內容:
一、 打造有趣生動的課堂,強化學生公共參與意識
傳統的初中政治教學過程,老師始終占據著主導地位,加之所采用的教學方式仍是以“灌輸”為主,因而即便讓學生自主探究,學生也很難將自己的真實想法大膽地提出,致使整個課堂氛圍顯得較為嚴肅,而學生于學習過程中也始終處于被動地位,這不僅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可能滋生厭煩情緒。
正所謂“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作為初中政治教師,唯有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方有利于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激發。與此同時,為滿足更多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還應盡可能結合多種教學方式,強化學生公共參與意識,提升學生核心素養。
例如,當進行與“合作”的相關知識教學時,教師便可組織學生合唱《團結如同鋼鐵般有力量》,隨后再引進課堂教學重點,如此將更有利于學生學習主觀能動性的激發。再如,當講授“誠信”的相關內容時,教師可引進與誠信相關的趣味小故事,一來可讓初中道德法治課程變得更加生動,二來能促進學生優秀品質塑造與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夠更好地發展學生的核心素養,助推道德法治課程建設。
二、 使用多媒體設備,培養學生理性精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于各行各業的應用都極大促進了該行業的發展,因而初中道德法治課程也應重視多媒體技術的引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提升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理性精神。
如當進行“十里長街送總理”的相關內容教學時,教師便可充分發揮多媒體技術的優勢,繼而通過播放周總理錄像的形式來激發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再如,當學習“長江”的相關內容時,教師亦可結合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長江、黃河的相關畫面,借此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學生理性精神,有效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
三、 營造良好的品德課程氛圍,增強學生政治認同
眾所周知,初中政治既是一門以促進學生思想修養、幫助學生樹立正確人生價值觀為目標的重要學科,亦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因而作為初中政治教師,其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應務必注重教學與實際生活之間的聯系,并將政治相關學問積極融入到學生日常的衣食住行,讓其感受到政治知識于實際生活的重要性,從而切實發揮初中政治教育的德育功能。
此外,為切實提升初中思想道德法治課程的教學效果,初中政治教師還可結合學生的學習實際,有計劃地開展特色教學,讓學生能對整個教學有一個設身處地式的切身感受,繼而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激勵自我,增強學生政治認同,直至人生價值觀的正確養成。
四、 注重相互溝通交流,提升學生法治意識
初中思想政治是一門與實際生活關聯密切的學科,因而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尤為注重與現實生活的關聯,切忌教學脫離實際。
與此同時,作為初中思想政治教師,還要善于挖掘時下熱點,如針對此前的美國大選、英國脫歐等重磅新聞,教師均可將之引進實際的教學過程,以切實提升學生將知識與實際相聯系的能力,從而促進學生知識運用能力的發展。
有效的初中政治教育離不開教師與學生的積極交流,唯有師生之間的充分交流,方可達到傳授知識與答疑解惑的目的。
對此,作為初中政治教師,應務必鼓勵學生勇于發表自設見解,且無論其對錯均應給予充分的肯定。而作為學生,自然希望得到老師的贊揚與肯定,因此,教師應始終致力于良好政治學習氛圍的營造,并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到初中道德法治課程內容的交流討論中來,從而有效提升學生法治意識,全面增強學生的核心素養。
總之,新課程改革雖提出了許多的新標準,但其核心無非是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需扮演好學生學習引導者的角色,在教學形式上不斷創新,如此方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進而確保初中政治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瓊.淺談農村初中思想政治教學中道德法制教育的重要性[J].科學咨詢,2013(16):108-108.
[2]黎燕妮.初中政治新教材《道德與法治》改革之我見[J].學周刊,2017(1):81-82.
作者簡介:謝友波,江蘇省泗陽致遠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