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數學是數學教育的基礎。在當今教育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已經成為教育者必須深入研究的重要問題。小學數學教學中應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及教育者自身的教學實踐經驗,在現有教學模式及教育方法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探索,進而成功構建高效課堂,促進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提升。
關鍵詞:小學數學;高效課堂;構建策略
一、 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的意義
近年來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中小學教育教學已經進入了新一輪的教育改革,新課改要求各個學科在已有的教學成果的基礎上,根據自身教學實際情況進行教學設計及教學安排,根據實際情況進行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的選擇,進而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提升教學成果,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為了促使數學教學過程更加符合新課改的要求,取得更加顯著的教學效果,需要進行小學數學教學高效課堂的構建。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高效課堂的構建,是對傳統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的創新,通過高效課堂構建進而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使學生在這一過程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體驗成功的喜悅。因此,小學數學教學中高效課堂的構建對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等方面都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還能夠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對學生未來長遠的發展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二、 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策略
1. 優質備課充分做好課前準備工作
教師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備課是極其關鍵的一個環節。備課是教師開展教學的前提和基礎,當前為了構建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應從優質的備課著手。教師認真仔細進行備課是保障教學效果的前提,教師在備課過程中應充分安排好教學的流程,對教學重點、難點,以及如何進行教學情境的創設都應做到心中有數。目前使用的小學數學教材圖文并茂,教學的重點及難點較為分散,生活情趣極為濃厚。因此教師在備課過程中首先進行教材的深入分析,充分了解編者的意圖,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及教學實際需求來確定教學方法,做到科學合理的利用教材,同時可以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進一步的拓展,加入一些趣味性的內容以及與教學內容相關的一些好的想法。如果需要也可以根據教學需要制作一些趣味性較強的教具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認真做好每堂課的教學總結,寫好教學方案,總結運用好的教學方法,進而使每堂數學課都豐富多彩生動有趣,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中學習數學知識。構建高效課堂,教師還應在課前充分了解學生的學情,在授課之前教師應了解學生對已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做好溫故而知新,通過舊知識的鞏固,進而促進學生對新知識的理解,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教師在課前應多與學生進行溝通,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思想動態,根據了解的實際情況及時進行教學方案的調整,進而實現師生共同進步。通過教師的認真優質備課,進而提升教師教學信心及教育水平,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及學習能力。
2. 新穎的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導入部分的設計,創設能夠走進學生內心的導入,進而激發學生的共鳴及思索興趣,令課堂教學如磐石般吸引著學生的注意力。精妙的課堂導入能夠引領學生帶著濃厚的興趣投入到知識的學習與探索之中。例如,在講解圓的相關概念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較為簡單的問題,如足球為什么會是圓的?是否可以將足球設計成為長方形或正方形?進一步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探究與思考。教師進行有效的引導,將學生的思考點引入圓的特點以及相關領域的知識中。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知識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能夠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過程中,從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新課導入過程中,可以借助情景表演、情境創設以及制造懸念等方法進行教學互動。例如,進行“最小公倍數”學習時,教師可以進行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場景進行情境創設,如超市中水果蔬菜漲價的漲幅,這樣的生活情境是學生常接觸到的,進行這樣的情境創設,能夠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以及對本章節知識的學習興趣,從而大大提升授課的質量。
3. 課堂教學中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當前的教育理念提倡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將課堂教學看做師生互動的課堂活動,這樣才能夠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突出學生的主體性,使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探究過程中實現數學知識的構建及深化,進而實現知識遷移工作。例如,進行《多邊形面積》教學時,很大一部分教師直接按照教材或教案進行講解,將三角形、平行四邊形以及梯形的面積公式進行公示。這樣的教學方式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這種方式只是進行知識灌輸。因此,學生只是表面上掌握了計算方法,而沒有得到本質的提升,也沒有提升學生的素質與能力。在實際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采取這樣的方式,首先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要求學生利用教材、工具等一切能夠利用的資源,通過積極地研究討論進行交流推導,在此過程中教師發揮自身引導的職能,在學生遇到難題無法推導下去時進行適時的指導提示,從而幫助學生實現探究性學習。如,學生根據教材的指示了解了三角形面積的計算方法,但卻無法進行正方形面積計算方法的推導。鑒于此,教師可以提示學生觀察一下全等三角形與正方形之間的關系,給予學生一定的幫助。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很快就會發現兩個全等三角形能夠組成一個四邊形,從而為學生進一步探究提供一定的幫助。小學數學教師應該在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靈活使用多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進行主動的探究,進而激發學生的主體性,從而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薛明輝.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的策略探討[J].科技創新導報,2015(30).
[2]吳麗影.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研究[J].考試周刊,2016(21).
作者簡介:王惠平,教師,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西關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