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主題班會是班主任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一種有效形式,有組織有計劃地開展班會活動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任務。中職院校班主任開展主題班會具有自身的特點和方向,本文主要探討中職院校班主任在主題班會的設計與實施的過程中如何實現主導作用,如何進行角色定位。
關鍵詞:中職院校;主題班會;角色定位
所謂主題班會就是圍繞一個專題或針對一個問題,由班委會在班主任的指導下,有目的、有組織地進行的班集體成員的自我教育活動。中職院校與一般院校不同之處在主題班會這個活動上主要體現在:1. 對象的參與積極性不高。2. 教育的內容與目標不同。3. 班委的組織能力偏弱。4. 觀眾的理解能力較差。5. 學生對學習的信心不強。針對以上特點,作為中職院校的班主任在主題活動中如何正確定位自己,班主任在主題班會中又應該扮演什么角色呢?
一、 班主任擔任制片人角色
制片人一般指電影公司的老板或資方代理人。負責統籌指揮影片的籌備和投產,有權改動劇本情節,決定導演和主要演員的人選等。班主任就是主題班會的制片人。中職院校面對的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較為浮躁,但是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管理過程當中就要悉心留意班級里面的學生的特點,主要從性格外向、善于表達、組織能力較強、踏實肯干這幾個方面落手。班主任心里面要時刻裝著“劇本”。在日常管理當中就要對演員“對號入座”。
主題班會所灌輸的教育理念貫穿于整個職業教育的教育階段,每一個階段學生成長都有對應階段的心理與品格問題,那么班主任必須要有敏銳的觀察力,同時班主任還需要在平時具備較好的理論素養和素材積累。收集和累積大量素材是班主任開好主題班會首先必須具備的能力,也是開好主題班會不可馬虎的準備階段。主題確定之后,要著手素材的創作與編輯,而且這些素材是要長期積累的。
二、 班主任擔任編劇角色
有一個好的劇本才能拍出一部好的影片。班主任就是主題班會的總編劇。中職院校的學生每個學期都有自己的學習任務,每一個階段班主任對于班級建設要有自己的設計思路。班主任一定要“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在生活中去捕捉對學生開展教育的良機,利用好各種教育良機并以此確立班會的主題。主題要有針對性,針對中職院校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如何正確的引導是重中之重。主題要小,以小見大、由點及面,用來反映比較豐富的內涵。選擇貼近學生、貼近他們所關心的話題,這樣才能引起學生共鳴,引導學生成長。
對于班主任來說,把主題班會的零散的設想和構思以書面文字的規范形式書寫出來,就是把自己的豐富的學識變成嚴謹的知識的過程。把劇本變成一個規范的方案以后,班主任就可以和班級班委進行交流與分享。“劇本”內容主要包括:主題名稱、活動背景、活動目標、準備工作、活動過程。在組織實施的準備過程中,班主任主要完成這樣幾個工作,首先是合理安排時間。因為一堂主題班會課只有45分鐘,因此,每一個階段必須要有一個具體的時間規劃。其次,班主任要考慮好角色分工,確定主持人是由學生還是老師擔當。再次,做好多媒體課件的設計,角色演出服裝道具、參加人員的聯系等,做好協調方案設計。
三、 班主任擔任導演角色
導演是影片藝術創作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把電影文學劇本搬上銀幕的總負責人。班主任就是主題班會的導演,它不僅僅是主題班會的指導者還是調控者。中職院校的學生的參與積極性較差,班主任的最重要的任務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班級干部是班級管理的核心,主題班會更加是提升班委班子成員能力的有利時機,即培養班委的管理能力。但是主題班會不是班委的主題班會,班主任可以放手培養班干部去組織,但一定別忘了自己的主導作用和示范作用。一個好的主題班會,讓每個學生都能在班集體中最大限度地發展自我展示自我,在集體的大舞臺上,成為一個出色的“演員”。
當主題班會的演出序幕拉開時,班主任這個導演職責就開始充分體現出來。在主題班會進行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意想不到的突發情況,例如主持人忘記主持流程、話劇小品忘記臺詞、道具使用不當等。中職院校的學生的處置突發事件的能力畢竟欠缺,這些不經意的突發事件非常考驗班主任臨場應變能力和危機管理能力。班主任在主題班會的準備階段就要做好思想準備,做好多套應急處置方案,對班主任的“導演”功力是極大考驗。
四、 班主任擔任觀眾角色
當主題班會的演出序幕拉開時,班主任此刻是觀眾。班主任用清醒的頭腦客觀地去評判班會的得與失,從始至終做一個思考者。在主題班會的活動中,班主任的情感投入也是決定班會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如果在主題班會活動的進行過程中,班主任始終作為一個旁觀者,而不是以一個參與者的身份投入的話,那么很難打動學生。老師流露真情會進一步打動學生,營造更好的氛圍。班主任在主題班會的最后一定要進行總結和提升,如果沒有這個環節,學生的注意力就會游離在主題班會的主題之外,主題很難突出。恰到好處的總結有助于學生獲得主題班會的清晰印象。這樣可使在一年級時進行的教育為二年級奠定基礎,二年級對學生的教育重心便可逐步由德育為中心的成人教育過渡到以專業課學習為中心的立志教育,三年級繼續進行成才教育,四年級在實習之前梳理學生的就業觀,即完成了職業教育四年的德育教育。堅持鞏固班會效果的穩定性、持續性原則是對學生完整、有效地進行德育的保證。
五、 總結
班主任在主題班會的設計與實施的過程中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環節:1. 在主題的選擇和確定的過程中起主導作用。2. 在班會的動態實施過程中起主導作用。3. 在重要環節上要適時介入起引導作用。班主任在把主題班會組織權交給學生的前后,不能只聽,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想法、觀點,了解班會課的設計方案,充分估計該方案的可操作性和實效性,并給予適度的指導。班主任要有這樣的底氣和信心:摒棄一切繁文縟節和形式主義,只要主題班會的目標明確,有鮮明的主題、有教育效果,形式新穎獨特,學生參與度高,就一定是優秀的主題班會。
參考文獻:
[1]司美華.淺談中職院校利用主題班會促進班級管理的重要性[J].赤子,2016,(17):196.
[2]遲希新.有效主題班會八講[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4.
作者簡介:
孫峰,江蘇省常州市常州交通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