竇憲花??
摘要:提高初中學生化學的核心素養能力,我們必須考慮到課堂教學的邏輯起點,以便更符合教材的要求,教師要提供邏輯教育,加強邏輯起點的教學。要重視初中學生化學的核心素質能力的培養,本文淺析了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邏輯教學方法。
關鍵詞:核心素養;培養;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邏輯起點
一、 前言
新的改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也因為具有較強的實用性,已成為一種束縛,成為課程改革深入發展的桎梏,因此,尋找鑰匙打開籠子是基礎教育的職責,是每一個科學工作者的責任,促進學生的科學教育,培養核心素養是終極的目標,是深化課程改革的動力,教師應積極探索學生科學的核心競爭力的發展戰略。
二、 邏輯能力培養的科學意義
歷史教育學生,但是為什么教?要結合什么樣的核心素質的培養?這些簡單的問題困擾著一些人,一些專家說,學生應該學的東西是研究問題的方法和能力,是以智慧和能力為核心性能,伴隨著學生的生活方式,這才是明確的教學目標和內容。核心能力是一個關鍵的聯合在不同的領域的必要的能力,適用于所有的情況,心理學家劃定的基本成就的核心內容包括社區參與、自主發展和文化三個領域的核心能力,結合核心競爭力指標的不同階段,所以不同的學科在學校教育過程中的一個普遍的特點和能力是邏輯起點的教育,這也是一種終身教育,對于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是重要的,邏輯教學應在中學教育提供一個起點,有其特殊的意義,科學的核心概念是一個包容能力很強的學科,尤其是科學的核心知識與技能、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包括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精神等。
三、 教材的邏輯
我們使用的教材都離不開我們對教材的理解,除了知識的學習,教師更應該理解教材的意圖,我們在平時的教學用的PPT化學教學,不難發現,如果我們的意圖和理解教材相結合,教學教材整合,就使學生更加有興趣、有深度,因為我們理解的邏輯的能力提高了。
四、 教師邏輯教法
我們觀察到,通過一些開放式教學,能夠得到一個很好的教育人的程度,加強了知識的過渡,否則是很難打破原有的教學方法,因為教師的教法設計體現了邏輯。
我們有一個很好的感覺,開放課堂的教學效果都很認可,但不能具有很好的識別結果,學生在課堂上不一定效率高,因為公開課、示范課教師的能力表明,更多的設計,更多地考慮了教法的邏輯,沒有考慮到邏輯方法。
例如,作為初學者應該學會騎自行車,自行車的結構、材料都是第一次接觸,如何感知的自行車?根據制造商描述的,必須從結構到材料編寫,但騎自行車的學習,從騎自行車直接開始為好。
化學在第一年中的教學,就要問學生一個問題:我們為什么要學習化學?化學教材可以幫助我們正確理解、利用物質,合理利用資源,促進科技的發展,但是,所有的學生都會回答:因為考試要考,雖然這是一個笑話,但它是明確的,我們可以看到作為學生的邏輯。
從邏輯上教學系統的學習,學習和了解知識的最近發展區,延伸,從而找出成功的教學,可以說是非常有效的。
“凈水”的課堂上,我更喜歡教學思路如下:
師:(出示一杯污水)你如何清洗?
學生:過濾和吸附。
老師:那么多的清洗方法各自的原理是什么?
學生:討論。
老師:如果我們有所有上述污水清洗方法,怎樣可以有一個連續的流程?
老師:現在有水廠凈化水的方法,請看污水處理廠凈化水的流程(視頻)。
老師:今天,我們在實驗室模擬了濾紙的漏斗過濾,結束合作實驗后,看誰先完成老師的濾水器,誰過濾的最干凈。這個問題有兩個方面:過濾方法是否快速、徹底。
在這節課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做出反應,就是在學生學習發展的邏輯,在團隊工作中教學的實驗研究,使學生不僅學習知識,還能學習新的技能。
2016年9月公布的21世紀中國大學生核心素質和發展中提到的核心能力的培養要加強教學和學習,應“以人為本”,以研究實際問題為基礎,借鑒教學者的經驗,使學生主動學習,有助于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五、 反思與構建
從思維過程對結果進行驗證,重新認識知識,這是激發學習興趣的過程,它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建構主義也稱為結構主義,建構主義的主體和客體是在相互作用下形成的。對客觀世界的認識知識是不容易的,要給學生傳達經驗、方法和認知,教學積極主動的建構方式,避免反射或構建新的認知結構。這是一種低效甚至無效的學習,規則和類型是有限的,學生總結解題規律,加強規律的鍛煉與質量的提高,是減輕學生學習負擔的路徑。化學思維是旋轉、折疊、結合相應的知識,在教學后,學生能夠自己想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提高學生的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類比進行一個新的角度的認識化學,同時也在復習舊知識,創造邏輯思考的條件。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總結和分析的能力,鍛煉類比推理的核心素質。
六、 演繹論證法
演繹論證是演繹推理的證據,培訓邏輯學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許多學生有“恐懼心理”,化學語言作為符號的表現有復雜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首先對教學過程的知識進行講解;其次,教授學生解決實例所需的科學、規范、簡潔的方法,邏輯嚴密的學生可以推出結論,根據嚴格的標準改進思想,使問題得到解決。
參考文獻:
[1] 王國崢.“優質課”還是“憂質課”——2011年江蘇省初中化學優質課觀摩感悟與反思 [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2(4):19-21.
[2] 歷晶,鄭長龍.如何優化課堂教學邏輯——優質課的分析與啟示[J].化學教學,2015(10):6-10.
[3] 殷志忠.初中化學課堂教學邏輯的實踐追求[J].化學教學,2016(4):30-32.
[4] 朱國定.從核心素養培養角度看初中化學課堂教學的邏輯起點[J].化學教與學,2017(1):32-33.
[5] 邵旭.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的初中化學學科教學探究[J].創新時代,2017(5):76-77.
[6] 徐燕子.基于核心素養學生證據推理能力的培養初探——以初中化學實驗教學為例[J].文理導航,2017(17):42.
作者簡介:竇憲花,甘肅省永靖縣太極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