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銳
摘要:大學生的可雇傭性是指大學生成功就業與可持續就業的能力品質??晒蛡蛐灾挥腥谌胝n程,才有可能轉化為大學生的實際能力。結合我院大學英語課程設計,提出三個層面的課程設計方式,分別是:以可雇傭性為導向的大學英語課程設計;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英語實踐教學設計;提升學生“可雇傭性”的課程評價體系設計,最后提出其前景與意義。
關鍵詞:可雇傭性;翻轉課堂;實踐教學;大學英語
多年以來,以高考、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為指揮棒的英語教育,使得學生學習的動機和教學目的都不是針對英語語言的實際運用,而是來應付考試。學生在外語學習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多,但是能運用外語進行對外交流的人才仍然緊缺,在外語學習上存在“費時低效”的情況和“啞巴英語”的問題,大學英語課堂教學缺乏足夠的動力,故以可雇傭性為導向的大學英語課程設計是我們急需探討的問題。
一、以可雇傭性為導向的大學英語課程設計
新世紀以來,經濟全球化和高等教育國際化對英語教學產生了直接的重要影響,大學生只有具有良好的英語應用能力才能參與國際交流提升自身競爭力。隨著《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的頒布,國家需要具有國際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我國正由“本土型”國家轉變為“國際型”國家,對外語人才的需求正由行業需求轉向外語服務甚至“外語生活”的需求。國家“走出去”的戰略需要外語人才,我國對外交往和科技、文化交流需要更多熟練掌握英語、具有跨文化交際能力的高層次人才。外語作為對外交流和文化傳播的最主要媒介,是中國發展和參與國際競爭的重要軟實力,是人們適應21世紀發展所需要的關鍵能力,其中語言能力是國際公認的一項國民關鍵能力,從學情的角度分析,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濃厚,聽力、口語能力普遍較差,可以說,學生所學的英語僅能簡單“應試”,難以實際“應用”!
二、基于翻轉課堂的大學英語實踐教學設計
大學英語教學應該利用翻轉課堂、慕課、微課等現代教育模式,根據語言教學規律和學生學習需求,構建多元、多層次的課程體系,從英語能力、學業/學術英語能力,英語工作能力,跨文化交際能力等領域設計不同等級的教學目標,體現基礎性與應用性。大學英語培養目標為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提高學生用英語開展專業工作的能力,發揮英語為專業服務的功能,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從而為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及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必要的基礎。
大學英語實踐教學以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需要為主線,密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和專業特色,實施多元情境化教學,將課本內容歸類,整合,設計情境及其子情境,例如校園生活、社會交際、專業應用、職場體驗,教學內容由簡單到復雜,由通用到專業。大一是基礎英語階段,提高學生的社會生存能力;大二是行業英語階段,結合專業特點,提高學生職業生存能力。
三、提升學生“可雇傭性”的課程評價體系
大學英語課程是高等院校的一門公共必修課,學時多、影響面廣、學科特點明顯,一直受到學校和社會的高度關注,其課堂教學質量直接關系到各專業學生的培養質量。因此,新型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應科學、合理、真正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發展,應具有以下特點:
1.評價應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
學生是課堂活動的主體,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按實際恰當處理“教、學、做”的關系。采用因材施教,變個體學習為團隊合作。實施競爭機制,把“分”交到學生的首重,變教師考核全體,為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己相互考核。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搶分”。把學生置身于思考和解決問題中,鼓勵學生去操作、應用、分析和評估。教師能夠恰當處理教與學的關系,組成學生學習團隊,提前設計與布置預習,學生有完成任務的匯報方案或結果,以抽簽的隨機形式決定團隊匯報,以搶答方式回答提出的新問題。
2.評價內容多元化
大學英語教學目標不應該僅僅是學生的成績而應該包括影響學生學習發展包括智力和情感的所有因素(如學習興趣、課堂參與、團隊精神、表演才能等),體現多元化的特征。評價是一種過程評價,是對人的發展的評價,這種評價應是靈活性的、開放性的、形成性,能夠促進學生智力發展、健全人格。因此,大學英語課堂教學評價應是內容多元化的模式,還包括學情分析、課程設計、課堂教學等多方面的評價。
我校是應用型本科院校,它是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而產生的。不同于傳統高校,有著自身的發展特色,目的在于培養應用型人才,所以更要依據學院自身的特點來制定大學英語教學體系、評價體系,才能顯著提高大學英語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可雇傭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