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昌文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下,各學科的教學模式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初中語文也是其中之一。新課程標準下,更加注重“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而師生互動的受重視程度也有了明顯的提升。如若能夠在教學環節中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進行合理互動,勢必會提升教學有效性和學生的積極性,切實提升教學質量。
關鍵詞:初中語文;師生互動;有效性研究
一、 引言
一直以來,師生的互動環節都是提升課堂精彩程度的重要措施,可以讓學生更加具有學習的積極性。且新課程改革下,師生互動的重要性得到了進一步體現。然而目前的教學現狀并不樂觀,有很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筆者將從師生互動的內涵入手,針對性地探究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的師生互動模式。
二、 師生互動的內容和特點
師生互動在課堂教學環節當中其實可以理解為師生的交流過程,在課堂教學情境當中具有促進性的相互作用。
(一) 雙向性
雙向性的特征很容易理解,即師生互動是一項師生雙方共同參與的活動。因為課堂并不是教師一個人的表演場所,它是需要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來作為配合的。換而言之,就是教師的教學行為要有明確的目標,而目標就是學生。教師要在課堂上關注學生的行為和規范,并通過自己的教學來傳授給學生更多的知識,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二) 靈活性
師生的交流本身是一項多變的過程。因為學生是具有思維能力的,他們的創造力非常驚人,時常對于問題有自己的看法和觀點,這也表明了師生互動環節具有顯著的靈活性。有些時候問題不僅僅只有一個答案,作為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進行思考,并得出不同的結果,促進創造力的提升。
(三) 一致性
一致性指的是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學生的行為具有一致性。對于學生來說,教師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行為,所以當教師能夠以積極的狀態去進行教學時,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會有明顯的提高,這便是一致性的體現。
三、 如何在教學環節中促進師生的有效互動
(一) 科學的提問方式
學生在探究過程中,對學習的知識有了新的見解、新的感悟和新的體會。有的是正確的,有的是不周密的,有的甚至是錯誤的,與老師交流,不斷完善自己的想法,糾正自己不正確的想法和結論。提問方式是提升師生互動有效性的重要手段。通常情況下課堂提問是最常見的師生互動方式。因為學生的能力本身就存在著差異,教師為了能讓學生主動思考,調動他們的思維,會針對性地利用教學內容來進行提問,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交流和互動。但是很多時候教師并沒有掌握好提問的方式和時機,很多學生面對問題時也顯得束手無措。為了能切實促進互動的質量,教師也需要合理設計問題,并對提問時機進行合理把握。在問題的設計上,應該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內容,利用學生感興趣的事物來作為問題的切入點,讓學生能夠了解到語文的魅力所在。例如在學習到《醉翁亭記》時,由于本身是文言文,學生在理解起來可能會覺得相對困難。如果教師此時利用多媒體設備將當地的美景加以展示,然后向學生提問:你們是否也喜歡這種景色呢?雖然學生沒有切身體會,但是對于這些優美的事物他們是非常感興趣的,因此也會更加配合教師展開教學活動,最終的教學質量也有了明確的保障。
(二) 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
新時期的教育工作提倡“以人為本”,將學生看做是教學的主體。雖然教師們已經有意識地去進行角色轉變,但是很多時候學生的學習仍然過于被動。產生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師生之間的了解程度不足。初中學生還處在一個容易叛逆的階段,如果教師不能正確處理和學生之間的關系,那么自然會影響到教學效率。所以,師生的和諧關系是提升互動有效性的基礎。例如在學習到《桃花源記》時,這篇文言文本身講述的就是一個優美的故事。教師可以轉變一直以來的嚴肅,用一種輕松愉悅的方式來進行教學。例如可以告知學生,今天的課堂開始之前,先來給你們講一個故事。這樣一來學生便不會產生過大的負擔和心理壓力,對于教師的認同感也會隨之提升。之后教師再圍繞文章內容進行提問,學生的反映也會更好,更加積極主動地去思考問題。
(三) 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傳統的教學觀念讓師生之間的關系非常僵硬。很多時候學生缺乏必要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原因在于傳統的灌輸式教育方式非常單調、機械化。在新時期,師生互動的重要方式是學生思考,教師點評,在思維的鍛煉過程中來獲取需要的知識。例如在學習到《孔乙己》這篇文章時,這篇文章主要塑造了一個人物形象,但是其中所表達出來的深層含義也是值得思考的。魯迅先生自己也說過,他最喜歡的小說就是《孔乙己》,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去進行思考,為什么魯迅先生最喜歡這篇文章?通過孔乙己這個人想要表達的內容是什么?這篇文章本身構思的精妙可簡括為兩點:一是大題小做,小中見大,通過酒店小伙計的所見所聞,塑造小人物孔乙己,透視的卻是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表達的是深刻的主題思想。二是用喜劇的手法表現悲劇的題材,把沉重的思想感情寄寓在輕松幽默的形式里,舉重若輕,獨樹一幟。重要的不是人物遭遇,而是這種人物在他人的、多元的眼光中的、錯位的觀感。教師也可以將這些內容告知給學生,并讓他們在此基礎上進行思考,分析魯迅先生自身的想法等。這樣一來不僅學生對文章內容更加清晰,同時還能夠抓住文章主題,擴展自身的知識面,通過有效的互動來提升了自身的學習效率。
四、 結語
通過研究,可以看出師生互動模式是一項非常重要的手段,對于學生綜合能力的提升和語文素養的形成意義重大。所以作為教師,也要充分認識到該方式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的教學環節中加以運用,充分提升教學有效性,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培養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李穎偉.初中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方式及有效性探究[J].中學語文:大語文論壇旬刊,2016,02(01):83.
[2]毛會娟.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的有效性[J].讀寫算:教育導刊,2013,22(08):16.
[3]包焱林.對語文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有效性的認識與研究[J].作文教學研究,2010,01(03):121-123.
[4]張艷平.論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的師生互動的實現[J].教育科學:引文版,2016,10(11):0009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