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麗萍
摘 要:數學作為小學教學中的一門基礎性學科,對于幫助小學生掌握基本的數量關系和邏輯運算,應用數學解決生活中的常見問題有重要幫助作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題與生活實際有較為密切的聯系,是數學教學的重點,同時由于具有一定的邏輯性和思考性,也成為了數學教學的難點。因此,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走入數學的奧秘中,幫助小學生掌握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培訓學生的解題能力,便是教師徹夜思考的問題,本文將針對小學數學應用題的教學,進行深層的策略探討和分析。
關鍵詞: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
一、 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當前,小學數學在教學中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學生實際的應用題解答能力還有待提高。一方面,主要體現為學生缺乏對數學教材的靈活運用。雖然數學教材具有很好的教學功能,但是由于知識理論性偏強,學生理解學習起來有一定的困難。因此活用教材對于應用題的教學實踐來說具有相當重要的作用。如果只是學習教材上的知識,而缺乏與實際情境的有效結合,則學生很難養成獨立思考和分析的習慣。另一方面,沒有正確處理學生和老師在數學教學中的關系。為了收獲良好的應用題教學效果,老師應該扮演教學指導的角色,同時重視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但是在當前小學數學的教學實際中,部分數學老師過于依賴教材的作用,沒有認識到自身在課堂上的指引作用,也沒有尊重學生的想法和自主性。數學老師采取的教學方式過于機械,導致課堂氛圍十分沉悶,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得不到有效的提高。而小學生過于依賴老師的講解,沒有形成獨立的解題能力,缺乏發散性思維對于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能力來說是十分不利的。這些問題的存在都極大的阻礙了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改善和小學生實際解題能力的提高。
二、 應用題教學中將聽、讀、寫統一
有些教師認為,應用題就是單純的數學問題,只需要運用數學公式和計算就能夠解答問題,這種認識具有片面性。學生在解答應用題時,首先要做的就是讀題,其次才是解題,因此,應用題教學需要進行適當的聽、讀、寫綜合能力培養。對于應用題的聽力訓練,教師可以在日常教學中采用“讀”題的方式,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專注能力和想象理解能力。教師要加強學生讀題的意識,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發現學生因混淆題意而導致解題思路偏差的現象,使得原本簡單的題目變得復雜。教師在應用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一邊讀題,一邊畫出題目中的已知條件、關鍵數字和問題,理清答題思路。另外,在讀題過程中還可以將文字轉化成相關的實物圖、線段圖和幾何圖形,通過簡單的記錄,能夠抓住解題靈感,對于解答問題有很好的幫助。
三、 利用操作法和圖示法
小學生尚處于身心發育的初級階段,對于抽象數學題的理解和想象能力有限,如果在進行應用題教學時,教師不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讓學生借助合理的解題手段,往往會使學生失去解題或學習興趣,不利于數學課堂教學的開展。根據相關的教學研究表明,操作法和圖示法在小學數學應用題解題中具有較為顯著的優勢,能夠給小學生以直觀的幫助,下面就這兩種方法分別敘述。操作法解應用題,就是讓小學生通過親自動手,從而能夠直觀的掌握應用題中的信息,在理解題目內容的基礎上完成解答。例如,在學習“計算長方形面積”這部分內容時,有一道課后應用題是計算課桌的面積,教師可以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直尺、三角板等文具,動手測量一下自己課桌的長和寬,然后利用所學知識計算出課桌的面積。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帶領學生們估算學校操場或教學樓的面積:首先,測量學生正常走路時兩腳之間的跨度;其次,讓學生圍繞操場的兩個邊分別走一遍,計算一共走了多少步,從而估算出操場面積。通過操作法,一方面,提高了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在活潑歡快的氣氛中解決了應用題。
對于小學生來說,抽象思維和記憶能力都較差,對于一些條件較多、文字敘述內容較長的應用題,學生往往讀完題目就把已知條件忘記了,需要讀兩遍甚至是三遍題目,嚴重浪費了解題時間,不利于提高應用題的解答效率。在這種情況下,運用圖示法,讓小學生在讀題的過程中,將已知內容和求解內容逐一標注出來,從而幫助小學生理清各個條件之間的相互關系,清除題干中的干擾條件,降低了應用題的解題難度。
四、 加強各類題型的訓練
無論是小學數學還是高等數學,要想提高解題能力,除了具備扎實的基本功,還必須加強習題訓練。尤其是對于應用題,只有經過了較多數量的題型訓練,才能了解和掌握各類應用題的解題方法和解題技巧,對于學生今后學習更深層次的數學知識有重要幫助。需要注意的是,在應用題訓練時,教師要科學、合理的安排應用題的數量與類型,既要達到強化訓練的教學目的,又要防止學生因作業量過大出現厭學心理。較為科學的題目訓練應當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基礎類應用題訓練。基礎性的練習題,在很大程度上與教材中的應用題相類似,很多情況只是變動了數據或已知條件,只要學生對例題有了較為熟練的把握,加以適當的變通,就能較為輕松的解答出來。做這類題的目的主要是加強學生的變通能力和記憶能力,從而能夠平滑地進行更深層次的應用題教學。
第二階段,是知識延伸類應用題訓練。此類題型是在基礎類應用題的基礎上,通過變動題目條件,或者增加題目的干擾條件,訓練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辨別分析、尋找條件的能力;或是設置兩個或多個問題,讓學生分層分析、層層解答,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地進行應用題訓練。
第三階段,是改錯練習題訓練。學生將平時做錯的題目進行收集和整理,并結合自身的學習情況進行問題分析,自我檢查、自我診斷,發現錯題的原因,一方面,可以有針對性地加強薄弱知識點的學習,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注意力,防止“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參考文獻:
[1]范杰.淺談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4,(8):66.
[2]陳加怡.淺談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1,(35):170.
[3]邱愛淦.淺談小學數學應用題教學策略[J].新課程學習·中旬,2013,(12):86-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