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讓學生自主探究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以及科學的思維方式,從而促進小學教育工作的不斷發展。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讓學生自主探究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改革創新,這種現代化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小學科學的實驗教學效率。因此,本文對學生自主探究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引導做出了相關內容的探討。
關鍵詞:學生自主探究;小學科學實驗教學;引導
一、 前言
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的主旨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在此形勢下,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模式也逐漸趨向現代化,提倡讓學生自主探究,提高活動參與能力,掌握探究技能,體會到科學的樂趣,從而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讓學生自主探究可以增強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從而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水平,進一步推動小學教育的創新與優化,以此來促進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二、 學生自主探究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 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因為小學生的好奇心比較重,對一些事物的探究欲望強烈,而且還有著不服輸的精神。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小學生的這些心理特點,巧妙地設計一些在實驗中需要探究的障礙問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從而有效地將學生引導到科學實驗中。例如,在進行測量授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充分認識測量工具、測量方法的時候,讓學生自己動手測量來得出正確答案,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有效地提高教學效果,擴寬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的創造力,有助于老師更好地完善教學計劃,增強教學內容的生動性、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提高教師的教育技術能力
在小學科學實驗課上讓學生自主探究,可以提高教師的教育技術,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擴大了教師的知識面,掌握正確授課的技巧,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素養,促進了小學科學的課堂教學。
(三) 促進學生個性發展
眾所周知,傳統教學模式更傾向于教師傳授知識,學生被動接受,這種傳統教學方式較為死板,教學模式也較為單一,不利于學生的個性發展。因此,在小學科學實驗中讓學生自主探討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對學生的引導,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因材施教,讓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意識,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以及小學科學實驗的個性化教學。
三、 學生自主探究在小學科學實驗中的引導措施
(一) 提高教師素質
隨著新思想、新技術的出現,對小學教師的綜合素質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為了適應時代發展潮流,在具體的教育管理實踐中,小學教師應該不斷豐富知識涵養、更新學生自主探究輔助教學觀念,加強對學生科學實驗相關知識學習的專業指導,重視小學生的全面發展。除此之外,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專業化師資隊伍建設,增強教師的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從而為小學生全面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二) 拓展課堂的創新思維視野
小學階段是一個人成長發展的重要階段,可以很大程度上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因此,在小學科學實驗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努力拓展學生的創新視野,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自主探究來激發自己的潛能,拓展學生的思路,挖掘學生的創新潛能。比如,在進行相關的科學實驗教學時,對于一些實驗教師通過多媒體電腦給學生們播放相關的光盤,先讓學生思考,找出其中的不妥之處,然后再動手自己操作,通過自己的方法來改正這些錯誤,完成實驗。通過這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這種方式使學生從灌輸式被動學習轉變到主動積極靈活學習,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自主探究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三) 抓住科學教學中的重點
作為老師,始終要把學生的教育問題放在第一位,讓學生的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有所收獲,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需要抓住教學中的重點,以學生為主,將學生的注意力轉移到教學中的重點上,提高課堂的學習效果。又因為科學與生活緊密相連,因此,可以選擇一些貼近生活的科學實驗讓學生思考。例如,可以讓學生思考如何清除油煙,防止鐵器生銹等,著眼于生活可以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并且可以讓學生動手實踐,增強他們的動手能力。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科學實驗教學中學生自主探究為教育事業做出了極大的貢獻。因此,教師也應當充分改進自己的教學方式,順應時代的發展潮流,讓學生自主探究,挖掘學生的探究潛能,努力營造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接受、善于交流的課堂氛圍,從而增進師生間的情感溝通,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從而促進中國教育事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孔丹.小學科學教學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途徑[J].寧夏教育,2015,(1):67-68.
[2]方玉財.小學科學課程中學生探究意識的培養[J].現代教育教學探索學術交流會論文集,2016,(07):34-35.
[3]谷玉艷.論小學科學探究性學習中的創新能力培養[J].吉林教育,2016,(2):126-127.
[4]課程教材研究所.小學數學教學與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89-91.
作者簡介:
李婷,江蘇省宿遷市蘇州外國語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