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樂
摘 要:在推進新課程的過程中,教學方式的改變,已經成為地理老師的共識,但教學是否有效益,教學知識是否落實,學生的地理能力是否得到提高,這些都是值得教師們注意和重視。高中新課程課堂教學是地理教學的基本途徑,也是鍛煉學生思維、提高學生能力和形成正確地理觀念的主要渠道。新課程強調“建設有效課堂”,其實質就是減少直到消除無效的教學時間,最大程度發揮課堂教學功能與作用,減輕學生學習的程度,提高課堂教學單位時間內的效率,達成育人目標。因此,新課程下的高中地理教學,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素質,深化教學改革,出路在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關鍵詞:新課改;高中地理;課堂教學;有效性
高中階段學生學習的內容明顯增多,這對高中生和高中教師而言是巨大的挑戰,在有限的時間內,完成龐大數量知識的教與學,使得教師不斷對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行創新和完善。在高中的課堂當中,地理屬于文科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高考中分值較高一門課程,這不僅是為了我國人才選拔,更是為了豐富學生的文化知識而開設的一門課程,課程開展的優良對我國素質教育開展成效起到至關重要的影響。高中地理課程與理科課程存在很大的差異性,關于記憶的知識較多,這對高中生而言學習的壓力較大,如若對這門課程感興趣,則能在學習的過程中多一份耐心,反之,則學習的效果不佳。因此,對這一門課程教學策略進行探究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創設和諧的課堂氛圍
課堂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情感交流的重要場所,也是知識傳遞的基地。而課堂氛圍的好與壞關鍵取決于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心態。由于學生年齡相對較小,心理不成熟等原因,他們在課堂上難免會犯一些錯誤,關鍵是教師如何對待犯了錯誤的學生。例如,有的教師為了保證課堂的安靜、教學的順利進行,往往用強硬的手段迫使學生遵守紀律、認真聽課等等,雖然這種強迫的、威脅的手段從表面上看達到了教師預期的效果,但實際上是學生被迫的服從教師,往往會使學生產生抵觸的情緒,甚至是懼怕的心理,對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展產生巨大的阻礙。相反,如果教師與學生能夠處于一種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的課堂氛圍中,學生就會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因此,在師生平等的前提下,在民主和諧的氛圍中,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最大限度的發揮學生的潛能。
二、科學確定教學目標
有效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教師對教學目標的理解與把握越好,并在課堂教學中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就能最大限度地減少隨意性、盲目性、模糊性,提高教學的方向性、針對性、有效性。現代教學則把學生看成是能動的主體,在教學目標應定位在對一個完整的人的發展上,定位上趨于全面性:既重視必需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傳授,也重視學生自我發展的能力的培養;既發展學生強健的體魄,又培養其高尚完善的人格;既提高學生全面素質,又努力發展其個性。
完整的三維教學目標制定過程中,首先要根據新課程的高中教學的必修模塊和選修模塊,整體把握,統籌安排,制定出學年、學期總目標和單元教學目標,并把它們分解到每一課中,形成科學合理的"目標群"。還應該注意各模每節課的課堂教學目標的內部結構和排列順序,講究知識、能力、情感態度三者之間的和諧性與整合性,明確對各目標的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價的具體要求,使之具有層次性、遞進性、明確性、可操作性、可測量性。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既掌握了知識與技能,還學會了方法,增加了體驗,同時還培養了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任務分層化。教學設計要以學生發展為本,對不同學習水平的學生提出不同要求,對知識、情感、學法、思維訓練、實踐技能提出相應目標。通過一節課的教學讓不同的學生都有所發展,在不同的學習領域都有所提高。
三、積極利用信息技術
借助多媒體技術組織高中地理課堂,能夠讓地理知識以多種形式展現出來,也能促進學生學習專注度的提高。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以利用圖片、視頻、音頻、動畫組織教學,讓語言無法清晰描述的內容合理展示在課堂中。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借助信息技術去解決教學重難點問題,提高教學效率。
比如在講解《宇宙中的地球》這一節時,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給學生展示宇宙中地球的圖片,讓學生了解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促進學生對“宇宙”這樣飄渺的詞產生具體認知。又如在講解《地球的運動》時,教師可以利用模擬動畫的播放,促進學生理解地球的公轉與自轉,分清容易混淆的地理概念。鼓勵學生在課下利用網絡平臺解決個人地理學習問題,同樣可以優化教學效果。
四、豐富地理課程教學的內容
高中地理教材中必修內容和選修內容較多,這樣使得學生對學習的內容具有一定的選擇性,這主要是由于教師要充分的利用學生的時間,為學生選出高考中重點的考試內容,進而節省學生學習的時間,夯實學生對重點知識記憶。這樣的狀況在很多高中普遍存在,為了滿足新教育提出的要求,教師豐富教學內容。一方面,教師可以將必修教材非重點和選修的內容展示給學生,以此來豐富學生的地理認知,為提升學生地理綜合素質教育創造條件。為了不影響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可以針對一些非考試重點制定特殊知識講堂,可以利用休息時間展示給學生。例如,充分的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視頻和文字敘述的形式播放給學生,或者利用當下較使用率較高的微課資源,學生可以自主下載喜歡的知識,實現隨時隨地的播放和學習。另一方面,還可以增設學生實踐的教學環節。例如,在學習人口變化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參與地方人口普查的工作當中,對采集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進而總結出人口變化帶來的影響。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也讓學生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當中。
結語
總之,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新時期的高中地理教師應當積極的投身到課堂教學改革中去,積極的革新自己的教學方法,努力找到高效的課堂教學方法,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升堂.微探新課改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下旬,2017(7):45-45.
[2]吳迪.新課改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新課程·中學,2017(6).
[3]劉華.淺析新課標下如何提高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11(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