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艷
摘 要:在新課標對小學生素質教育培養的要求之下,美術教學越來越突顯出重要的作用。小學生對于藝術的學習和創造都是有無限的天賦的,所以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引導其學會欣賞和觀察,挖掘學生“發現美,創造美”的能力。本文針對小學美術教學中如何培養和提高學生動手能力進行分析探討,期望能對小學美術教學能有一點貢獻。
關鍵詞:小學學生;美術教學課堂;學生動手能力;培養
一、 引言
日前,在義務教育階段,尤其在基礎教育中,越來越強調美術等藝術課程的教育,這些以前不太重視稱為“副課”的課程,如今受到教育界的廣泛關注。美術作為藝術修養的課程,能夠陶冶學生情操,放松心情,而且很有意思,所以受到學生的喜愛。同時它對于學生創造能力、想象力和素質培養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美術教學的目的并不是培養學生個個都成為藝術家,而是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欣賞能力,這是當前美術教育的重點。因此,需要不斷地創新改造小學美術教學,培養學生美術課堂動手能力。
二、 激發學生學習美術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做任何事情的時候,我們知道找到自己興趣所在,做喜歡的事,就能做到最好,而且很愉快。美術的學習有時候是枯燥乏味的,當學生對于課程或某些東西有了興趣,就會投入全部的精力來干好這個事情。所以學習和樂趣是分不開的,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如此。老師教學過程中難免會出現疏忽,板著臉,所教的內容不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欲望,學生不能提起學習的興趣,所以教師應該積極的在這方面教學中做到最好。比如在學習三原色進行色彩調試的時候,教師實現讓學生做好課前準備,然后以游戲的方式鼓勵學生自己進行調試混合,這樣很好地提高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同時學生在探索的過程中會對美術課程更加感興趣,這樣能很好地激發他們主動性,動手能力也會有所提高。比如在橡皮泥教學塑造的時候,學生就可以塑造自己喜歡的形象,用自己的想象去創造,不同的色彩使用,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夠得到很好的鍛煉。
三、 創造形成自由優美的環境氛圍
一個寬松的自由的環境是每個藝術者的追求,營造這樣的課堂學習環境,有利于學生的創造能力,培養其藝術感。美術教育是一種塑造與審美的特殊文化活動,不但有利于學生藝術素養的提高,還有利于人格的完善。因此,教師應該倡導學生沒有拘束的創造表現自己的內心世界,重視每個學生的創作,給予支持和鼓勵。學生在沒有限制的環境下,在一種自由放松的氣氛下進行學習,就能夠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對動手實踐能力的提高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同時,對學生而言,參與創作與鑒賞,會有自我實現的成功和喜悅,使學生體會和沉浸到藝術學習的氛圍中去,最后全面能力得到提升,對美術欣賞和審美都有所提高和幫助。
四、 對美術自主學習、實踐學習的培養
老師對于學生的關系就是學習,學生對于老師的關系就是教學。我們都知道許多的諺語如“實踐出真知”,偉大的鄧小平同志提出“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我們可以看出,教育理論的基本內涵就是我們在學習過程中所得到的理論方法都是服務實踐的,學習與實踐是分不開的,不然的話學的都是沒用的理論。在小學美術教育過程中,要維持好教學實踐的平衡關系,做到兩頭都抓,兩個方面都結合。在這方面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育過程中,不僅僅要掌握好老師所傳授的知識,更是要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培養各方面的能力,其有效的途徑就是投入到實踐中去。發揮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還有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學生自主學習。“師父引進門,修行看個人”,這句經典的俗語就揭示了這個道理,老師在力所能及的范圍,盡到自己的職責,傳授了知識,但是這對于學生來說是遠遠不夠的。這時候就需要學生主動的學習了,畢竟老師不能給予全部。自主學習,自己探索,找到適合自己的道路,老師需要進行一個適當的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潛能。
五、 因材施教,突顯學生個性發展
每個學生都有無限的創造能力。我們都知道,藝術來源于生活,最終藝術的創作也是反應生活的內容。在小學美術教育中,教師如果從科學的角度合理的融入生活,讓學生在生活中感知藝術,對學生的能力提升是有很大幫助的。教師應該提倡學生選擇自己熟悉和習慣的學習方式,將自己對藝術的感悟和理解表現出來,而不是去刻意模仿老師或者其他人的作品和方式,讓自我得到表現是展現個性的一個重要方式。所以要求教師充分掌握和仔細摸清每個學生的情況,對他們的性格特征,做事方式,興趣愛好學習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的了解掌握,進而在美術教學中,能有有效的實行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特顯個性化教學的特點。例如在進行實物寫生練習的時候就不應該過分規定強調學生的表現手法,而是放開來讓他們去表現自己的想法,用素描、水彩、中國畫的形式,都是很好的途徑。每個人的個性特征就會在一幅作品中表現出來,其中都是他們自身特長的最好表現。達到學校的目標,能力會有大幅度的提升。學生釋放天性,那么在教師的指導作用下,實踐動手能力將會有很大的發展。
六、 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培養學生對美術學習的興趣和積極性,注重學生自身特長特點愛好的發覺發展,努力實施一套可行的個性化教學方案,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充分展現自我,提高創新能力。此外,教師還應該注意美術教育潛在的影響能力,促進學生發展,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相信在各種方式的指導下,學生的美術學習和動手能力會有所提升,對學生全面素質能力的提高是有極大意義的。
參考文獻:
[1]馬孝建.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51).
[2]劉保蘭.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策略[J].美術教育研究,2013,(10):150.
[3]廖春鈺.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導學,2014,(24):21.
[4]王頎.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2,(3).
[5]葉海燕.手指的靈動創造美的韻味——小學美術課堂中學生動手能力培養的實踐與探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3,(6):14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