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數學游戲課程是將數學融入游戲的一門校本課程,充分考慮了小學階段孩子們的年齡特點,對游戲保持著高度的熱情,通過游戲激發孩子對數學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數學游戲課程作為校本課程也是課程建設的重要補充內容。
關鍵詞: 數學游戲;校本課程;適應性教學
20世紀70年代,校本課程在歐美等發達國家開始受到重視,新課改中校本課程也是我國三級課程體系中重要組成部分,它是聯系地方特色,依據學校現狀,基于學生的實際情況而開發的一門貼近學生的課程,校本課程的開發使得課程能夠多層次的滿足學生的發展需求。基于我校地理位置和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學生具有活潑好動,表現欲強等特點,開發數學與游戲相結合的數學游戲課程,讓數學知識和能力拓展貫穿于游戲之中,促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打開學生的好奇之心,讓學生在游戲之中探究、體驗、感悟、掌握數學知識、形成數學能力。
今天學校組織孩子們外出春游,為了讓孩子玩得開心盡興,也為了給孩子們的書包騰出足夠的空間裝食物,因此我只讓孩子們帶了早讀課的英語書。春游的一路上孩子們的童真、童趣盡顯無遺,一路上孩子們唱著屬于自己的校歌;在“海盜船”孩子們毫無保留的吶喊著、瘋狂著;買著自己喜歡吃的棉花糖;滿空飛舞的“竹蜻蜓”就像孩子們放飛了的心情。然而下午的行程早早的結束了,孩子們帶著意猶未盡的心情到了學校,手里拿著自己的戰利品(買的玩具),開心極了。絲毫沒有意識到下面還有一節數學課呢!
這幾天我們正在學習《千米與噸》,通過教學光盤,出示課本《了解千米》,其中查查填填是第一部分是四幅圖片:1. 馬拉松長跑比賽全程大約是( )千米。2. 轎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每小時不能超過( )千米。3. 磁懸浮列車每小時可行駛( )千米。4. 地球繞太陽每秒運行( )千米。我的游戲規則是學生猜數,我判斷是大了還是小了。看哪一組用的猜的次數最少。在這個游戲中孩子們通過體驗、感受、領悟到了解決問題的策略性,盲目的猜想結果一會大一會小不能迅速的猜出答案,其實這里也孩子們也通過自己的智慧初步領會了“二分法”秘訣。
【引發思考】
常常聽到老師抱怨:現在的孩子缺乏錐子精神,沒有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執著。也有一些學生埋怨:數學太難了,枯燥乏味,原本簡單的內容非得設計一些陷阱埋伏你,等等。出現這樣的現象,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我們的數學教學往往與孩子們的生活實際相脫節,孩子們在數學課上感受不到樂趣。波利亞曾說過:“數學就是解題,而恰恰就是這解題扼殺了許多學生的興趣。”正如愛因斯坦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改變學生對數學的片面印象,讓學生感受到數學原來可以如此有趣,我們除了提高自己的語言魅力和深入淺出的教學基本功之外,我們還可以讓我們的數學課堂變得更有樂趣。經歷了這次“春游意外”后,考慮到小學生對游戲摯愛的天性,我想將數學與游戲相融合,開發出數學游戲這樣的校本課程不失為一個好點子,關于數學游戲校本課程的開發,我想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一、 數學游戲課程開設的目的和作用
1. 激發興趣、玩轉數學
小學階段的孩子對游戲有一股與生俱來的興趣,通過巧妙地將數學融入到游戲之中,讓孩子們邊玩邊學,通過游戲活動激發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也讓孩子們感受到數學課不再枯燥,數學課也可以如果生動、有趣。
2. 帶孩子們體驗不一樣的數學
在我們的日常數學課堂里,數學的給人的印象是:嚴謹、邏輯思維、解題、數字與圖形。然而數學游戲這一校本課程將帶領同學們體會別樣的數學,它貼近孩子的生活,它可以玩、可以做、可以動。通過數學游戲不僅僅可以學到數學知識還能夠拓展學生的思維空間,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 數學游戲課程開設的方向和內容
數學游戲課程的建設從學生的年段來分可以分為:低年段、中年段和高年段。按內容標準又可分為:數與代數、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實踐和綜合應用四個領域。從年段來看,設計的數學游戲要適合學生的年齡特點,低年段應該注重有趣好玩,高年段要注重內容具有思維含量,不能僅僅關注游戲的趣味性,中年段是低高年段的紐帶,也是小學階段孩子們的成績出現兩極分化的分水嶺。因此既要考慮到孩子的心智不成熟,也要注重數學游戲背后的知識的挖掘。從內容上來看每個領域都有其獨特的一面,如:“數與代數”強調數感、運算能力和應用能力,“空間與圖形”強調空間觀念、幾何直覺和推理能力,“統計與概率”強調對數據的分析能力和決策能力,“實踐和綜合”強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綜合運用的能力。在數學游戲課程中要能夠體現出每一個領域的特色,滲透國家課程的相關要求。
三、 數學游戲課程建設的步驟和策略
1. 課程資源庫建設
要想把數學與游戲結合好,前提是找到適合的內容,例如:學習人民幣的時候,可以在班級里開設一個“小賣部”,把孩子們平時常見的食品玩具標上價格,讓孩子們用不同面值的人民幣來購買,同樣這樣的“小賣部”也可以運用在加減法的學習之中,培養學生的數感和計算能力。在教完“統計與可能性”的時候,可以設計一節數學游戲課。在袋子里放入紅、黃兩種顏色的球共四個,再組織孩子們摸球40次,根據摸球的結果猜測兩種顏色的球各有幾個。在這里學生充滿了好奇,都希望自己能猜中,調動了孩子們的積極性。依據前面所學的“球的個數多,摸到的次數多,摸到的可能性也大”進行猜想,猜測哪種情況最有可能,并進行驗證。這里既可以培養學生的逆向思維、推理以及分析數據的能力,也是知識的活學活用。
2. 課程實施的策略
數學游戲課程需要教師做好頂層設計,按照年段和內容的不同設計好有層次的、多樣的數學游戲活動,游戲活動需要適合學生的知識學習和能力拓展的需求,讓每一名學生都有能力參與進來。實施過程中強調學生的主體性,只有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進去,在游戲之中體會、感悟、領會游戲背后的數學知識,才能實現數學能力的提升。數學游戲課程作為一門校本課程,由于設計者也只是一種探究式的教學,因此,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和教學之后進行及時的反思和修正,通過不斷的嘗試和磨合,尋找最適合的內容和最佳的教學方法。
作者簡介:
徐建干,江蘇省南京市,南京市上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