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磊
摘 要:在小學數學課上課堂提問是非常重要的教學活動,也是數學教師經常使用的一種手段,教師經過精心設計提問的問題,可以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求知欲被激發起來,并在情感層面與學生建立共鳴,這些效果都能讓教學效率以及質量得到顯著提升。但若是課堂提問并不科學,對學生的影響就將是負面的,無論是學習積極性還是思維能力,都會因此受到沖擊。因此本文對小學數學課上科學進行課堂問題的策略展開研究,希望對數學教育的進步起到促進作用。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
前言
所謂學起于思,可以說思考對于學習活動來說是至關重要的部分,而問題則是激發思維運動的主要動力,也是思考活動的開端。小學數學課上課堂提問是非常關鍵的一種手段,也是最常見的教學活動之一,數學教師使用課堂提問調動學生思考的頻率是非常高的,同樣也是師生間交流的一種方式,有效的提問可以讓教學過程變得具有智慧性,在教學中也能實現師生之間的精神交流。
一、小學數學課堂積極應用提問教學策略的作用
教師在小學數學課上積極對學生進行科學提問,結合學生的實際思維水平,選擇最合適的教學形式,這樣可以讓教學氛圍得到活躍,同時也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爆發出更強的自主性,師生間的交流更加密切而和諧,教師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充分的分析和思考,最終解決問題,這也是對學生能力的鍛煉。
二、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主要問題
(一)課堂提問質量低
現如今在小學數學課上教師進行提問的次數非常多,但其實多數問題都是“對不對?”“是不是?”“明白了嗎?”“記住了嗎?”這樣價值非常低的問題。很多數學教師并未結合教學目標對問題進行設計,提問也非常隨意[1]。很多時候教師只是以一種簡單的思維對學生進行提問,學生還是處于被動的狀態,這種提問非但不會鍛煉學生的思維以及自主性,反而會將大量的時間浪費。
(二)學生缺少思考時間
很多時候教師為了讓課堂氛圍更加活躍,提問時是不分主次的,這就導致在課堂上教師的提問是隨意而快節奏的,學生需要在極短的時間內完成回答。多數情況下是應付性的回答,并沒有獨立思考的過程[2]。此外一些教師也是忽視了要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問題一出馬上要求學生做出回答,這樣學生就沒有時間醞釀自己的思維,并未經歷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三)過于重視標準答案
很多時候教師在數學課提問的時候會要求學生嚴格以自己的思路做出回答,只能接受自己預先設計好的答案,這就是所謂標準答案。其實這等同于封閉了學生的思維,教師在課堂上與學生開展交流[3]。對學生給出的答案進行衡量,所用的標準非常單一,就是在頭腦中早已經形成的標準答案,對于一些與標準答案不符但其實也合理的答案也是拒之門外的,甚至很多教師為了得到標準答案在讓很多學生輪流回答一個問題,就是為了等待標準答案出現,這樣的提問過于僵化,同時也將大量時間浪費掉了。
(四)缺乏科學的教學評價
在以往的小學數學課上,教師對學生回答的評價方式非常單一,“對”和“錯”是即時評價的方式。若是一個學生并未回答出正確的答案,教師會馬上對下一個學生進行提問,指導正確答案出現。這種評價方式簡單而直接,但卻是單調的,也是不合理的,學生最需要得到的評價是教師對自己的回答做出中肯的評析與補充,這種單一的評價方式讓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打擊。
三、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教學有效策略
(一)精心設計問題
教師在提問是要精心設計每一個問題,不要為追求數量降低提問的質量,也要避免提問過于隨意,要賦予問題思維價值。問題的難度應該是適中,可以將學生思維調動起來,但是也不要超過學生的智力極限。教師需要結合具體內容,以學生智力為依據設計問題,對教材也要認真鉆研,問題要具備導向性以及示范性。例如在“長方形周長計算”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問“哪位同學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將長方形周長計算出來呢?”“這些方法中你最認可哪種呢?”問題之間環環相扣的,并且不斷發散學生的思維,要學生思維得到擴展,可以配合木棒操作讓學生獲得親身體驗,加強對知識的理解。
(二)留給學生充足的思考時間
教師在提問后一定要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對問題進行思考,思考的過程也是知識鞏固的過程,同時也能產生新的思維,通常教師可以在提問后給予學生四到六秒的思考時間,若是問題比較具有開放性,可以留給學生十秒的時間進行思考。例如在“直線、射線”教學中,教師可以播放一些圖片,如手電筒發出的光、海平面等,讓學生思考每個圖片的特點,其實最終是為了引出直線和射線相關的知識,由于圖片比較直觀,給學生留下四到六秒時間是比較適宜的。
(三)設置問題梯度
教師要在設計問題時運用梯度原則,要考慮到學生思維以及學習能力是存在差距的,結合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難度不同的問題,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能得到思維上的鍛煉。例如“小數加減法”教學中,對于數學基礎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讓學生從整數加減法的規律中推導小數加減法的運算方式,而一些學生數學基礎差,教師可以提問更加具體一些的問題,“小數加減法在生活中有哪些運用?”這樣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科學及時評價
教師對學生回答的評價首先一定要是及時的,要尊重學生每一次回答和提問,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從多個角度開展,帶給學生真正的指導,不要用“對”“不對”這樣應付性的方式。
結論
總之,近年來小學數學課上不斷引入了新課改的理念和方法,課堂效率以及質量正在提升,在課堂提問方面也正處于進步的階段,現階段的一些問題得到解決,可以促進教學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楊蓮芳.讓提問成為有效教學的橋梁——關于小學數學課堂提問的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11):182.
[2]婁麗.搭建高效課堂橋梁——小學數學課堂提問技巧的分析與思考[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12):2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