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愛德華·摩根·福斯特1910年出版的長篇小說《霍華德莊園》被英國導演詹姆斯·伊沃里于1992年改編拍攝成同名電影,一經(jīng)上映就好評如潮,并于同年和次年獲得了多個獎項和提名。本文通過對《霍華德莊園》小說與電影進行比較研究,旨在加深對兩種不同文藝形式作品的互補性和全面性的理解。
關鍵詞:霍華德莊園;小說;電影;比較
作者簡介:張嘉棋(1994-),女,漢族,黑龍江省大慶市人,哈爾濱師范大學西語學院英語語言文學專業(yè)在讀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
[中圖分類號]:J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3--01
英國導演伊沃里借助新時代的影像藝術使整部電影都充盈著典雅的英國文學氣息,不僅實現(xiàn)了《霍華德莊園》小說思想價值的最大化,更讓其同名電影成為了電影史上的一部經(jīng)典之作。
一、小說《霍華德莊園》
愛德華·摩根·福斯特是20世紀英國名聞遐邇的小說家,他于1910年出版的長篇小說《霍華德莊園》也普遍被認為是他早期最優(yōu)秀的作品。整篇小說圍繞著一座古老幽靜的莊園——霍華德莊園展開故事,淋漓盡致地描寫并揭示了當時英國上流社會的偽善和虛假。
故事發(fā)生在20世紀的英國倫敦,家境殷實、自信美麗的施萊格爾家兩姐妹瑪格麗特和海倫偶然邂逅了商界新貴威爾科克斯一家。不久之后,海倫到霍華德莊園小住并和威爾科克斯家的小兒子保羅經(jīng)歷了一段美好而又短暫的愛情后便離開了威爾科克斯家。而瑪格麗特卻慢慢地贏得了威爾科克斯太太的好感并與之建立起了和諧融洽的關系。在威爾科克斯太太彌留之際寫下遺囑要將霍華德莊園贈予瑪格麗特,不料遺囑卻被威爾科克斯先生亨利及其子女們發(fā)現(xiàn)并將它毀掉了。
但亨利轉(zhuǎn)身便向瑪格麗特表達了愛慕之情并向她求婚,而瑪格麗特也欣喜地答應了他。
海倫偶然間結(jié)識了小職員倫納德·巴斯特。巴斯特向往文學的積極心態(tài)嬴得了兩姐妹的青睞。但巴斯特的婚姻生活不幸福,在事業(yè)上也處處碰壁。由于聽取了兩姐妹另謀職業(yè)的建議,巴斯特徹底的失去了工作,繼而成為了無業(yè)游民。而海倫因?qū)Π退固貞延袕娏业呢摼胃卸蠛嗬麕退业揭环菪鹿ぷ?,亨利勉強答應,但無意間亨利卻發(fā)現(xiàn)巴斯特的妻子是他過去的情人,所以斷然決然拒絕了海倫的要求。在感情上和生活上受到雙重折磨的巴斯特和海倫一起度過了美好的春宵一夜后,第二天海倫不辭而別去了德國。而婚后的瑪格麗特心心念念地想讓兩家關系相互和睦融洽起來,她打算接海倫來霍華德莊園度假,卻發(fā)現(xiàn)她已懷上了巴斯特的孩子,這時瑪格麗特便向亨利要求讓海倫在莊園住上一夜,卻被拒絕。
而當威爾科克斯家的大兒子查爾斯得知海倫孩子的父親竟是巴斯特時,認為這是對威爾科克斯家的羞辱,便與恰巧前來莊園渴望探望海倫的巴斯特發(fā)生爭執(zhí),卻不料失手將其打死,他自己也因此進了監(jiān)獄。
第二年的夏天,瑪格麗特成為了霍華德莊園真正的女主人,并與亨利、海倫和她的兒子一起生活在莊園里,從而實現(xiàn)了威爾科克斯太太的遺囑,他們兩家間的壁壘也從此消失。
二、電影《霍華德莊園》對小說的升華
2.1更易理解的主題設定
小說《霍華德莊園》雖然是通過跌宕起伏的愛情為情節(jié)主線來表達核心主題,但是其背后蘊涵的人文思想理念和人文價值理念卻極其深厚。原著表面上看似在講述瑪格麗特、海倫等人之間錯綜復雜的感情糾葛故事,但實際上在這屢見不鮮的世俗主題背后,蘊涵著作者福斯特對當時英國上流社會充斥著偽善面目的批評、對現(xiàn)代工業(yè)革命甚至對人文價值理念的思慮。導演伊沃里在拍攝《霍華德莊園》電影時,為了避免小說繁雜的主題因過于晦澀難懂而導致觀影人群無法理解整部電影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便將小說的主題思想精簡化,這樣一來,電影觀眾就更容易理解其主題設定。與此同時,導演伊沃里運用成熟的現(xiàn)代科技和視聽技術使得這部電影在更易被現(xiàn)代觀眾所接受的同時,既拉近了電影觀眾與故事所表達的主題內(nèi)涵的時空距離,也極大地滿足了觀影大眾的審美情趣。
2.2更貼近生活的人物形象
原著《霍華德莊園》中的女主人公瑪格麗特是一位衣食無憂,自命不凡,非常注重精神追求的高級知識分子,她接受過良好的教育并熱衷于文學探討。這樣的瑪格麗特給讀者留下了一種清高冷傲、高不可攀的印象。而電影《霍華德莊園》雖然延續(xù)了小說中的人物關系,但是卻對瑪格麗特的人物形象做了更加貼近生活的處理,讓她的文學個性不再那么突顯。
例如,在電影中就主要彰顯了瑪格麗特閃光的人格魅力,她聰慧伶俐、知書達理而又蕙質(zhì)蘭心,盡顯現(xiàn)代女性的知性魅力。電影《霍華德莊園》對原著中瑪格麗特人物形象的個性化改編也讓她成為了同名電影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這部電影上映后隨即成為最賣座影片之一的原因就是導演伊沃里獨具慧眼,選擇的眾多演員都符合原著中人物的氣質(zhì),這樣演員演繹起角色來也更加得心應手。在電影中,導演伊沃里還使用了成熟的現(xiàn)代科技視聽技術,包括后現(xiàn)代的象征手法、長短鏡頭相結(jié)合、背景音樂變化等。導演伊沃里對原著進行了大量的改編和革新,使得具有古典高雅氣質(zhì)的小說與成熟的現(xiàn)代影視技術完美地結(jié)合在一起。
三、結(jié)語
小說和電影是兩種截然不同的藝術表現(xiàn)形式,小說這種文字藝術可以讓讀者在書海里遨游,感受經(jīng)典的閱讀魅力;而電影這種影像藝術則可以讓觀眾以更加直接放松的觀影心態(tài)重新領略文學的魅力所在。
參考文獻:
[1]E. M.福斯特.霍華德莊園[M].蘇福忠譯.上海:人民文學出版社,2000.
[2]魏惠強. 電影《霍華德莊園》與小說的比較研究[J].電影文學,2016.
[3]文蓉. 論《霍華德莊園》中的圓形人物和扁平人物[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
[4]周娟娟. 小說寫作手法中的電影化體現(xiàn)—以E. M.福斯特和歐內(nèi)斯特·海明威的作品為例[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