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銀輝
摘 要: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方式主要以教師為主,忽視了學生的思想感受,并不適合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雖然新課程標準實行了多年,但是部分教師在教學方式及教學觀念上依然存在傳統的思想,導致教學效果不明顯。基于此,論文對新課程改革下小學語文教學方式的轉變進行了分析,希望對相關人員提供幫助。
關鍵詞:新課改;小學語文;教學方式;轉變分析
引言
語文課程改革的關鍵環節是語文課程實施,其切入點是語文課堂教學。但是,目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學方式還沒有完全符合新課程標準,部分語文教師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限制了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積極改進自身的教學方式,從而提升小學語文的課堂教學效果。
一、傳統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方式存在的弊端
(一)忽視了學生的個體差異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大多數教師都是按照自己的教學經驗以教材為中心開展教學,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忽視了學生的個人感受,而且沒有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只是單純的憑借教師個人的興趣和感覺來進行教學,表面上教師的講授很賣力,實際上學生學到的東西特別少。久而久之,學生在課堂上只是掌握了一些基礎性的知識,沒有形成真正的語文思維。
(二)忽視了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大多數教師為了應試教育的需要,將語文課程的講授理解為標準答案的講解,并且針對考試的重點,制定了一套應對考試的答題思路,讓學生接受這樣的應試思維,使學生只是掌握書本的基礎知識,沒有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久而久之,學生對于學習只是為了考試取得好成績而受到表揚,對于學習語文課程的動力產生誤區,并且失去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三)忽視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上,課堂氣氛十分死板,只是以教師的課堂講授為中心,學生被動接受知識,使語文學習成了學生的一種負擔。實際上,語文是一項基礎性學科,它與很多學科都有關聯,如果一味地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學生會失去對語文學習的動力,使學生體會不到學習的樂趣,抑制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其后果是不堪設想的。
二、小學語文教學方式在新課程改革下的轉變
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應該樹立終身教育的思想,不斷學習最新的教育理論,不斷進行反思,時刻進行總結與批評,汲取他人優秀的教學理念,不斷改進教學模式,與時俱進,使學生真正體會到學習語文課程的快樂。
(一)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
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首先,教師作為教育過程中的主要部分,必須從課堂的主導者轉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發揮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地位,從而突出學生的個性發展;其次,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使其在教學過程中不只是傳授給學生死板的知識,而是鼓勵學生提出不同的建議;最后,教師要不斷改進其教學方式,給學生創造輕松活潑的課堂氛圍,使學生在課堂氛圍中得到啟發,體會到語文學習的樂趣所在。總之,在新課程改革下,教師必須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對教學內容進行革新,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開放自由的學習空間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教師應該在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給學生留出足夠的自由空間,讓學生自由地展示自己,尊重學生提出的不同意見以及學生的創造性,賦予學生喜歡和不喜歡的選擇權利。雖然在師生交流中,學生可能會提出一些不完善的觀念,但這都屬于教師激發學生創新思維的源泉,因此教師要通過各種途徑來鼓勵學生進行更深層次地思考,并且對學生能夠參與課堂的主動性進行肯定,從而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來提高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體驗中感受到語文學習的快樂。
(三)注重情感的投入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只是關注基礎知識的講授,忽略了在教學過程中情感的投入,以及小學生的求知欲與好奇心的培養,以至于課堂氣氛死氣沉沉,學生在課堂上只是簡單的、機械的記憶。因此,在新課改下,教師要轉變課堂教學方式,以學生為主題,并將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考慮到教學內容中,通過有趣的教學方式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要增加教師與學生的交流溝通,真正了解學生的心態,對學生進行不斷地鼓勵,從而使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四)進行語文實踐活動
語文課程標準中指出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不僅要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運用、交流能力和與他人溝通協作能力,還要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語文實踐活動主要包括對語文基礎知識的靈活運用,使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有較大程度的提高。首先,教師可以給予學生足夠的空間,使學生自主設計實踐活動的內容和形式,從而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其次,教師可以開展課后語文實踐活動,學生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深化實踐,將其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檢驗和理解,從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使學生在教學過程中體會到語文學習的無限樂趣。
三、結語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標準的不斷推廣,教師要堅持以學生為本,鼓勵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從而發揮出學生的內在潛質,并且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積極改進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與學習積極性,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周輝.淺析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5(15):145.
[2]卜紅斌.淺談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學語文教學[J].學周刊,2015(35):142.
[3]鄒靜珊.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探析[J].學周刊,2017(22):59-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