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廷政
摘要:文章結合工作實際闡述了社會保險與人力資源的關系以及社會保險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積極意義,就社會保險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現存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就如何加強社會保險管理,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提出了可行性的策略。
關鍵詞:社會保險;人力資源;現存問題;剖析論證;策略研究
社會保險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不斷健全、完善的過程中對職工實施的一項重要保障舉措,其根本目的是保障職工生活,為職工謀利益。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社會保險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關系到職工隊伍穩定和企事業長遠發展。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科學化、職業化實施程度是衡量一個企事業是否具備現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標,它的主要內容有人力資源規劃、培訓與發展、激勵、績效考核、薪酬管理、福利等方面,而社會保險屬于勞動福利范疇,它是確保企事業現代化管理模式不斷完善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探討社會保險對于人力資源的積極意義,有利于我們更加重視社會保險制度的制定、實施并同時帶動人力資源管理方法的創新與完善。筆者在此就社會保險與人力資源的關系以及社會保險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積極意義進行解析。
一、社會保險對人力資源管理的積極意義
(一)降低了企事業的人力資源管理成本
社會保險對企事業用人各個方面進行了保障和規定,分散了企事業承擔職工工傷、生育等費用,有些由企事業支付的待遇轉變為由社保基金支付,這將大大減輕企事業人力資源的負擔,使企事業的經濟效益得到更大的增長。比如我單位屬生產性事業單位,養老、醫療、失業、生育都認真按照當地相關文件繳納,職工在養老、醫療、生育等方面都享受到了社會保險所帶來的實惠。
(二)加強了員工隊伍的穩定性
社會保險是企事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一項長期支付計劃,是職工在為企事業服務期間所創造的,并在退休之后才能取得補償的報酬,如果職工在服務期限內與企事業解除勞動關系,意味著社保計劃的終止,將對自己未來社保收益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從而將會對是否離開企事業進行認真考慮,而且企事業會根據每年工資的遞增情況調整社保基數,現今國家在“十三五”規劃提綱中提到“逐步提高國有資本收益上繳公共財政比例,劃轉部分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出臺漸進式延遲退休年齡政策,發展職業年金、企事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職業年金的繳納更是對今后退休收入的保障,雖然當期的收入未見提高,但在退休后的養老金上有更多體現。有的企事業已把績效工資納入社保基數中,這將員工退休后的養老金與當前工作業績聯系起來,將人力資源管理工作逐步從管理向潛在人才的培養和儲備上轉變,進一步地提高了員工凝聚力和向心力,對企事業的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同時解除職工后顧之憂,使企事業在不增加人力資源費用的條件下,留住人才。
(三)提高了員工的積極性
社會保險是平衡企事業利益和員工利益的和諧點,堅持以人為本,考慮每一位員工的切身利益,使員工感受到企事業的關懷和溫暖,這不僅提高了企事業在員工中的形象,還會直接增強員工的自信心從而激發更大的工作熱情。員工在獲得滿意的收入后,將會更專注于本職工作,企事業的績效與員工的工作狀態和工作情況息息相關,因此企事業應該注重每一位員工的培養與鼓勵,關注員工的工作生活狀況,避免讓其產生消極心態和負面情緒,通過社會保險制度的福利作為激勵幫助員工發揮最大潛能,這不僅會極大提高工作效率,為企事業帶來最大效益,還會增加員工的企事業忠誠度,創造高效、團結的企事業文化,有利于企事業長遠發展。
二、社會保險在人力資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社會保險制度存在不足
這幾年來,經濟的飛速發展,社會的改革不斷推進,物價指數節節攀升,各種活動的成本大大增加了,社會保險繳納金額也隨之不斷上漲。由于監督和監管措施不力,管理不嚴密,工作效率或多或少的受到一定的影響,相對應的社會保障的相關利益卻不能得到相應兌現,致使有的員工切身利益不能得到應有的保障。這樣勢必在廣大的企事業員工中造成一定的影響。員工付出應有的費用,卻不能達到應有的保障,肯定對社會保險的公平性產生懷疑,甚至是不滿。另外,由于各個地方所處的保險管理部門不一樣,或多或少是出現了保險水平的差距,業主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參保的積極性。
(二)社會保險管理手段缺失無效
在今天這個市場繁榮的情況下,雖然社會高度發達,但是,社會保險管理工作沒有同步發展,管理方式和運行模式有待進一步提升,特別是有的還沿用比較落后的管理方式和工作方法,社會保險的運行模式和操作程序比較復雜,走程序,證明泛濫的舊體制弊端仍然存在;社會保險工作方式和方法比較陳舊,無論是社保基金的保值,還是社保基金的增值都得不到員工的信任。
(三)制約社會保險事業發展的因素不能排除
社保管理、運行、發展過程表現的比較遲緩,其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國家政策的制約問題,也有企事業自身社保制度的制約問題。因此,需要下大力進行這方面的改革,一是建議國家的政策要結合當地的實際,不能搞一刀切。二是積極推進符合當地社會實際的保險制度改革。三是要加強對社保工作的監督檢查,增強透明度。對落實不到位的企事業要嚴厲打擊,或者采取公開曝光的形式給予處罰,以提升社保的積極作用,確保廣大員工的切身利益。
三、加強社會保險管理,提高人力資源管理水平的策略
(一)加強人才建設,建立專業化管理人才隊伍
做好企事業社會保險管理工作首先要有一支專業化管理隊伍,目前首要任務有兩個:一個是重視人才的培養,加大人才的引進力度。在專業人才的培養和引進中,要做到挑選那些既有德又有才的專業人員,加大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工作人員的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樹立社會保險是企事業生命線的人力資源管理意識
在企事業內部加強社會保險意義及作用的宣傳,讓企事業從領導到員工每個人都認識到社會保險的重大意義,認識到社會保險就是企事業的生命線,員工的生存線,沒有社會保險的健康發展和推進,就沒有企事業的可持續發展。這樣才能讓社會保險管理在企事業內部得到積極響應和配合,全面推進社會保險事業。endprint
(三)對企事業單位的社會保險運行模式進行改革
企事業單位的社會保險運行模式必須符合企事業單位的實際,在制定或實施社會保險制度的過程中,應結合當地的現實,充分考慮個單位社會保險的實行運行情況,建立合理的社會保險管理運行機制,制定切實可行的實施方案。方案的實施前要分工明確,各負其責,以人為本,優化組合。使社會保險管理工作既合理又科學化,突出實效性,充分發揮突出社會保險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優勢和作用。
(四)規范企事業社會保險的服務程序
企事業應該按照國家相關分法律法規,在與職工簽訂勞動合同的時候,遵循公平、公正和公開的原則,實施完善的辦理手續和程序。企事業單位要明確責任和義務,及時如實的繳費。
(五)制定企事業社會保險發展規劃,總體推進企事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
社會保險工作本身就是一個相對復雜的工作,在人力資源管理工作中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因此,要開動腦筋,下大力進行社會保險管理工作的研究,以促進人力資源管理工作的落實,要想做好這一關系到民生的大事,就應該深入到基層,認真調研,深入研究,具體分析,合理規劃,只有這樣,才能使制定的各項管理制度符合當地的企事業發展實情,也才會把工作做到企事業員工的心坎上,也才能收到社會保險管理的工作實效。另外,要做到各個個體的有機結合,使社會保險體系具備完整性、關聯性等,為企事業人力資源管理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和促進作用,提升企事業人力資源管理水平,從而使社會保險的效益達到最大。
總之,企事業要適應社會的發展,就當樹立“以人為本”的理念,將企事業利益與職工的利益緊密結合,重視人力資源管理的合理設計和有效實施,在國家規定的法律條件下,制定出行之有效、科學合理的社會保險方案,保證社會保險的實施和發展,促使企事業社會保險管理為企事業人力資源管理提供有力保障和積極推進,最終實現雙贏目標。
參考文獻:
[1]王曉霞.論社會保險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J].經濟視角(中旬),2011(03).
[2]宋志繁.社會保險對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的意義探討[J].科學之友,2013(11).
[3]蔡彪.淺析社會保險對加強人力資源管理的積極意義[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08).
[4]吳宏平.淺談在新形勢下如何創新發展煤礦企事業社會保險管理工作[J].科學之友,2010(11).
[5]姜亦峰.從人力資源管理角度對發展企事業社保的思考[J].生產力研究,2008(18).
[6]李冰艷.社會保險法對人力資源管理的影響與挑戰[J].中國國情國力,2009(03).
[7]江麗君.論中小企事業社會保險在人力資源管理中的作用[J].科技信息,2012(01).
(作者單位:山西省和順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