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多媒體技術的迅速發展,給小學音樂課堂的授課模式帶來了新的改革。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有效地整合課堂內容,提高學生的審美水平和學習質量,從而幫助學生全面發展。本文對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有效運用進行分析,融合重要性、原則和措施,希望可以給其他音樂教師以啟示。
關鍵詞: 小學音樂;多媒體技術;運用
一、 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應用的重要性
1. 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小學音樂教學基于小學生的生理發育和性格特點,并沒有安排過多的理論課程,也沒有深入學習線譜的計劃,大部分小學音樂課堂的授課內容還只是音樂和歌曲的鑒賞。小學音樂課本所涉及的歌曲比較簡單,歌詞通俗易懂,如果只是學習書面的音樂知識,那么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活動會顯得十分匱乏、單調和枯燥。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的基礎上加以延伸,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從而達到開闊學生視野的目的。
2.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小學生的年齡尚小,理解能力也沒有發育成熟,對于學習的自主性還不夠。在傳統的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課堂的教學模式大部分采取教師領唱,學生跟唱的形式,教師并不需要過多解釋歌曲所蘊含的情感,只需要讓學生學會歌曲的唱法即可。這種教學模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枯燥無味的心理,如果課本中的歌曲是學生已經接觸過的,那么其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興趣會大大減低。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融入多媒體互動技術,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盡快更好地融入到課堂教學活動中去,從而在不斷的練習中提升對音樂的欣賞和演唱水平。
二、 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應用的原則
1. 輔助性
雖然多媒體技術的應用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質量,但是多媒體技術并不能取代教師的教學地位。從本質上來看,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起到的是輔助功能,即作為課堂授課內容的解釋、延伸和拓展而存在。因此,在制作多媒體教學課件時,首先要充分了解課堂的授課內容和授課重點,有針對性地制定框架;其次,在選擇多媒體素材時,一定要考慮小學生的接受能力,既要簡潔又要符合音樂課程的特點。特別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小學音樂課堂不能過于依賴多媒體技術而將課堂變成了動畫課,避免學生的學習活動受到損害。
2. 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
小學音樂不同于語文、英語和數學等嚴謹性很高的科目,它更加具有靈活性和個性化的特點。小學語文的漢字書寫,小學英語的單詞拼寫和小學數學的計算公式,都是經過很長時間的驗證而明確的知識點,但是小學音樂則不其然,歌曲的理解、演唱都是可以根據學生不同的發展特點而有不同的呈現形式。因此,教師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要充分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化發展,不能限制學生的情感想象力和理解力,要能夠盡可能地調動起來學生的思維積極性,以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3. 內容適度
雖然多媒體信息技術對于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開展有很大的積極意義,但是多媒體的應用不能太密集,也不能有太多的信息量,也就是說教師的內容選擇要適度,對于與課本相關的資料要有篩選。比如在欣賞貝多芬協奏曲時,一支曲子往往有數十分鐘之長,教師可以將高潮的部分截取出來,這樣既能夠理解曲子的精華部分,也能夠節省時間。小學生的學習精力還沒有達到一個成熟的狀態,過多的學習內容很容易讓學生感到疲乏,從而降低了學習的質量。
三、 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有效運用措施
1. 運用多媒體創設課堂情境
小學音樂課堂不同于其他課程,它需要一個輕松的環境。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可以幫助教師創設課堂情境,在圖片、聲音和畫面的多重刺激下,喚起學生的審美心境,提高學生欣賞音樂的水平。融入課堂情境,在情感上和音樂產生共鳴,體會音樂中蘊含的思想,從而進一步加深對音樂的掌握和相關知識點的學習。比如在學習《讓我們蕩起雙槳》這一歌曲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向同學展示春天的景色,發芽的樹木,解凍的河水,鳴叫的小鳥,體會春意盎然,感同身受地體會作為祖國未來的接班人應該具備的昂揚精神和向上心態。
2. 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音樂的理解不是固定不變的,它沒有固定的思路,沒有標準的答案,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是極具感染力的,擁有不同人生經歷的人可能對同一段音樂的感受也會有所不同。對于小學生來說,音樂的感染力有助于其性格的形成和價值觀的確定,教師不應該限制其思維的發展。因此,在制作多媒體課件時,教師要有意識地設計一些啟發學生思維創造力和提高審美能力的環節。比如在欣賞《牧童短笛》時,有的學生感覺到了夕陽余暉下的淡然,有的學生感受了水鄉田間的富足,有的學生感受到了牧童的喜悅心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描繪出了一幅完美的中國田園風情畫,引導學生發揮想象力和激發出創造的潛能。
3. 利用多媒體提高課堂的質量
小學音樂課堂與 其他課程一樣,離不開板書的書寫,但是音樂所涉及的五線譜和其對應歌詞的書寫是非常麻煩的,會耗費非常多的時間,學生也很容易在教師書寫板書期間走神,這樣非常不利于有效課堂教學的開展。如果利用多媒體技術將課堂想要書寫的內容提前準備好,在課堂上只需放映,不僅能在很大程度上節約時間,還可以盡可能多地呈現課本知識,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比如在學習基本五線譜的繪制時,教師可以將五線譜所涉及的符號以多媒體圖片的形式展示給學生,方便學生的觀看。
4. 利用多媒體完成評價性教學
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應用并不僅僅局限在情境設計和內容展示上面,根據課堂需求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還可以利用一些多媒體軟件來幫助學生發音和糾正音調。教師可以利用各種音樂播放軟件中的K歌模式,讓學生依次上臺演唱歌曲并記錄所得的分數,對于演唱優秀的學生給予獎勵,這種教學方式打破了課堂枯燥的教學局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參考多媒體軟件所反饋的學生歌唱情況,有些多媒體軟件可以將正確的音調曲線和學生演唱的音調曲線進行對比,從而有針對性地糾正音準,保證學生學習的質量。
5. 利用多媒體進行知識拓展和實踐活動
音樂的審美和欣賞培養是一個長期不間斷的過程,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知識拓展,精心設計每一個環節出現的順序和頻次,仔細分析和解讀課本內容,是所有教師在進行多媒體教學中應該重視的環節。比如在學習欣賞歌曲《中國娃娃》,歌曲涉及三種演唱方式——齊唱、合唱和輪唱,教師可以首先講解這三種演唱方式的概念,然后舉例演唱實例,最后播放歌曲并詢問學生能否聽出來三種演唱方式各自出現在哪些片段,這就是利用多媒體進行知識拓展從而幫助教學的模式。利用多媒體軟件完成編曲,同樣是學生開展音樂實踐活動的有效途徑,學生將自己編曲的線譜輸入軟件并由軟件形成音樂片段,這樣學生不僅可以更好地利用所學的理論知識,還能在主觀上獲得成功編曲所帶的喜悅,大大提高了學習的自信心。
四、 結語
應用多媒體設備,將課本內容與多媒體技術有效地融合在一起,通過圖片、聲音和視頻的模式將授課內容展現出來,創造生動活潑的音樂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感官刺激,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中所蘊含的情感,從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金蕾.小學音樂教學中多媒體技術的有效運用[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4,(11):173-174.
[2]張秀芹.多媒體技術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有效運用[J].音樂時空,2014,(15):185.
作者簡介:
方能蘋,福建省漳州市藍田經濟開發區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