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管理班級需要創新意識,因為新時期的小學生有著成人無法理解和看透的“辦事原則”。那就是只要用心圍繞學生做事、并運用情感管理學生,學生就會“一切行動聽指揮”。本文從班主任教師要有科學的班級管理理念、班主任教師在班級管理要用情感教育、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要讓班集體共同進步發展、搭建新時期的家校聯系的新橋梁等四個方面就新時期小學班級管理談了很好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 新時期;小學班級管理;意見
新時期的小學生大多具有一定的學識水平和個性特點,這就造就了學生都有一套自己的“辦事原則”和辦事方法。所以在現實生活中班主任教師要按照素質教育教學的要求,創新教學理念,遵循學生的“辦事原則”和辦事方法進行班級管理,就能夠和學生“接地氣”,把班級管理到位。下面筆者結合班主任的工作實踐談一下自己的想法。供參考。
一、 班主任教師要有科學的班級管理理念
前邊說過小學生雖小卻有自己的個性特點和認知能力,加上素質教育的人才素質觀、人才成長觀、教育規律觀、教育方法觀等的要求,所以在管理這些學生時,不要總是在考慮“怎么讓這些學生聽話?”而是樹立我們怎么做學生才能夠聽我們教師的理念,然后用此理念來引導學生服從管理,并使全體學生的學識都有所提升。這就是新時期班主任管理班級的職責所在。鑒于此:一是教師必須要有開拓的精神、開通的思想、開明的態度、開闊的眼界、開放的路子、開朗的性格、開發的干勁、開導的方法、開誠的交誼、開心的情緒,以便感染教育學生,讓學生在班主任教師新理念的統領下學有所得、學有所成。二是在班集體中,班主任對于后進生的轉化問題,班主任教師要有一種平常心來營造一種與后進生平等、和諧、友愛的氣氛,從而讓后進生體驗教師的良苦用心和同學間的友誼。對此筆者就大膽把某個后進生提升為學生干部并讓其參與班級管理,實踐證明,這種委以重任的班級管理辦法不失為轉化后進生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
二、 班主任教師在班級管理要用情感教育
新時期的小學生對情感有自己的認識。為此教師在班級管理時要做到用情感進行班級管理。一是教師要和學生用心用情。我們知道新時期的小學生都有戀父戀母的情結,也就是說孩子上學初期還是有點離不開父母,為此班主任教師要用母愛般的情懷去和學生交流,讓小學生覺得是在自己的父母身邊,不再和教師有隔閡,這樣教師的話語就會像涓涓流水不知不覺地匯進入學生的心里,此時教師可以用親情進行說教,激發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使學生在獲得道德認識的同時,充分享受參與學習、活動后的愉快和滿足,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班級管理效果。二是班主任教師只有洋溢著全身的“愛”和學生“打成”一片,學生才會體現出無私的回報。比如當有學生出現違紀違規時,班主任應該遵循“和風細雨”的講道理的原則,循循善誘地給學生說明其違紀違規的地方,然后請學生放下思想包袱,改正自己的錯誤,真正體驗教師真誠的愛。為此教師要把學生當成自己的孩子,讓學生在平常的日子里學生對教師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真誠表白自己的內心世界,教師就可有的放矢,對癥下藥,有針對性地做好個別學生的教育和轉化工作。從而可以使班集體的整體素質大大地提高。三是教師在班級管理中要教會學生如何去關心愛護別人,如何為其他同學著想,正確處理同學之間的各種關系,形成班級良好的人際關系環境,建設好的班風。
三、 班主任的班級管理要讓班集體共同進步發展
素質教育教學和新課標都要求教師要面向全體學生進行教學,所以班主任的班級管理也要據此辦理,讓班集體共同發展進步。一是遵循學生的個性特點進行班級管理。也就是說教師要認真研究學生的個性特點,教師要因勢利導找出不同的學生之間的學習方式方法,切記不能出現傳統教學的“一刀切”、“滿堂灌”,對不同的學生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有的需要嚴厲批評,有的需要和風細雨式的說服,有的需要給予體貼、關懷式的溫情,有的需要給予信心,充分創造其學習生活的有利條件。總之教師的工作要在充分了解學生年齡特點和個別差異的基礎上,確保“對癥下藥”有成效,為進行個別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礎。二是在班級管理過程中,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要因人而異采取不同的說教,并且寓教育于各類班級管理的活動之中。教師有針對性的對每一位學生在為集體服務中找到適合學生的恰當的位置。有的喜歡音樂,班主任可讓在班級活動中為同學們進行吹、拉、彈、唱,激發學生的激情;有的喜歡聯絡交際,班主任教師可讓其負責班級對外聯系,包括聯系教師、其他班級的學員,為班級出頭露面辦實事。總之,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夠在班級建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為班級增添光彩。
四、 搭建新時期的校家聯系的新橋梁
我們知道家庭是學生的第一座學校,家長是學生的第一任教師,所以家長的言談舉止,文化情趣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到第二所學校后的學習方式,為此班主任教師要做好與家庭的銜接工作,把學生在校的具體表現和學習情況定時不定時地和家長進行溝通交流,把家長看作是班級管理的一分子,同時家庭訪問,召開家長會,開展一日對外開放活動,電話聯絡等方式把學生在家的情況通過家長進行了解,然后匯總成自己的工作總結,然后結合總結推廣家長教育子女的好做法、好經驗。有可能的話邀請家長參加班級會議,并在會上和家長進行溝通,對做得比較好的學生進行表彰。在這方面,家校教育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補充,方能形成教育的合力,產生1+1>2的教育效果。所以新時期班主任搭建校家橋梁的做法會贏得家長和學生的支持,達到事半功倍效果。
總之,只要用心圍繞學生做事、并運用情感管理學生,學生就會“一切行動聽指揮”。所以新時期的班級管理工作要注重創新管理的理念,注重以學生為本和感溝通。只有這樣才能夠使教師的教育工作在學生身上產生效應,使學生自覺成為班級管理的主人。學生和教師之間有了情感的溝通,就會得到學生的信任,學生接受教育就有了情感的基礎,班級管理會上大的臺階。
作者簡介:
閆西彩,山東省臨沂市臨沂杏園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