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ISEC項目是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聯合國外知名高校進行研發并面向國內本科院校開展的國際合作項目,ISEC教學以明辨性思維、自主學習激勵、過程性考核和課堂互動為基本理念,在近年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公司金融課程的教學手段和考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學生是認可的,但作為一門知識點涵蓋較多、實踐應用性極強的課程,要突出應對各經濟利益主體在金融活動中出現的各種問題和現象,培養適應現代企業制度的新型人才,教學的實用性和操作性就顯得尤為重要。受到ISEC項目的啟發,將某些特色應用于普通本科《公司金融》課程教學中,以此促進人才培養,是教學方法方面的一次改革。
【關鍵詞】公司金融 ISEC項目 課程改革
一、公司金融目前授課現狀
一方面,作為一門應用、實踐性極強的學科,公司金融課程邊界較寬,課程涵蓋的知識點較多,與資本市場聯系緊密,單純的依靠講授式的教學方法不僅沒有使學生理解晦澀難懂的知識點,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造成學生重知識、輕能力的現象,遠離了課程設置之初的培養目標。
另一方面,教學基本過程上還是以教師為主導,學生始終處于被動接受的狀態,單純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缺乏師生之間必要的課程互動,教師無法及時準確的了解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和實際掌握程度,學生對所學的課程知識印象并不不深刻,興趣不大,因此自主學習能力不強。
另外,考核評價方式單一。公司金融課程評價大多采用期末閉卷考試和平時成績相結核的方式,期末試卷主要是考查學生對書本上知識點的掌握程度,平時考核主要包括作業和課堂表現。但在短短120分鐘的試卷中是不能反映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真實能力的。有些學生只是考前復習,甚至死記硬背,最終也能考出較高的分數,這樣的考核方式導致了部分學生學習上的投機取巧,也有悖于本課程教學目標的要求。
二、公司金融課程改革內容
首先,改革現有的教學觀念。公司金融授課的目的不僅是幫助學生熟練掌握本課程的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是要幫助學生了解現代公司金融管理的理念。在傳統教學方式下,比較注重教學生掌握專業知識,這樣很容易造成學生死記硬背知識點和計算方法,許多學生僅僅為應付考試而學習,沒有達到教學的初衷。因此,在ISEC項目教學方法的啟發下,對公司金融課程提出教學觀念的改革,即更注重讓學生形成包括貨幣時間價值觀念,風險價值觀念以及股利分配觀念等在內的理財觀念,逐漸意識到公司金融管理的重要性,從而在分析宏觀經濟形勢、社會熱點話題及專業理財決策中能充分利用所學知識,變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為主動學習。
其次,改革教學方法。避免教師課堂上一言堂,滿堂灌的教學方式。為加強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入ISEC中Seminar討論課和案例啟發教學方式。Seminar討論課是學生結合教材內容,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論題,組成報告組。小組人數以3~4人為宜。各組同學借助期刊、雜志、網絡、圖書等方式收集資料,準備匯報課件,做好匯報展示準備工作,通過展示匯報,各組同學相互交流并展開討論。案例啟發教學方式是根據教學對象、教學大綱的要求,仿效公司金融工作的方法,把教學內容編列成案例形式進行教學的方法。借鑒經濟社會中經典案例作為教學內容,以直觀的方式提供給學生,通過啟發學生分析原因,自主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它是從實際工作出發又服務于實際,實現學以致用的有效方法。在教學中通過啟發學生思考,活躍學生思維,展開研究討論,開闊學生視野,最終達到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標。根據公司金融這門課程的特點,結合社會經濟現象,選取大量的專業經典案例,使學生在學到專業知識的同時,實現運用知識進行獨立思考,力求多角度分析并解決問題的教學目的。
最后,變一次性的期末考試為過程性、多元化考核。例如總論、兩個基本觀點等章節是學習公司金融的基礎,其掌握與否會直接影響到后續章節的教學效果,因此,這部分內容可以通過試卷形式考查學生對這些基本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對于財務預測、財務報表分析等章節,注重的是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財務分析的能力,因此,可以通過分析某上市公司財務能力并提交分析報告的形式進行考核;再如關于籌資方式與渠道章節的內容主要是系統性地介紹籌資方式以及各種籌資方式的特點和優勢、劣勢,知識點繁雜,且容易混淆,這部分教學的關鍵不僅僅是讓學生了解基本理論知識,更要引導學生通過分析宏觀籌資環境和企業實際需要,選用恰當的籌資方式及途徑,因此,可要求學生撰寫小論文,考查其應用所學知識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三、公司金融課程改革取得的效果
第一,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所提升。學生在準備報告的過程中,必須首先自學教材,充分理解書中內容,對于較難理解的部分通過學生間相互啟發和討論,或是向教師請教使自己充分理解和掌握。對于內涵和外延的知識點需要通過多種途徑查找資料來加以了解,有時為了課堂展示更具有說服力,還需填充各種經典案例。學生通過自己查找和搜集資料,組織討論學會了學習的方法;通過整理和利用資料,使自己掌握的知識更加系統化、邏輯化;通過設計展示過程和案例呈現,拓寬了自己的知識面,對知識的理解也更加透徹,從而更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第二,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學生論題的選擇以公司金融教材為基礎,但也可以不拘泥于教材內容,可以是課程內容的深化與拓展。報告展示可以通過PPT,也可通過視頻、動畫等多種形式,豐富展示內容,拓展教學信息量,提高展示效果,更好的實現理論教學和實際應用的完美結合。
第三,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ISEC項目下的報告式教學法注重對學生合作學習、互相協作的訓練,具有較好的整合效應。無論是課前資料準備、PPT制作,還是課堂上的匯報展示,小組同學必須不斷進行相互討論和交流,通過他人的啟發和影響,分析并解決問題,最終完成此環節的考核任務。
第四,培養學生明辨性思維習慣,提高其科學研究能力。ISEC項目教學方法是以研究問題為教學出發點,以學生為主的師生共同討論為學習方法,開展互動式課堂教育教學。其目的在于培養學生主動思考、不斷質疑、深入研究的學習精神,在培養主動思考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同時,也為學生進一步展開專業科學研究提供橋梁,通過做報告和參與討論不僅有助于加強學生筆頭和口頭的表達能力,不斷創新的科學研究能力也會有所提升。
傳授學生的目的不僅是掌握理論知識,更要重點教養學生的應用技能,隨著企業對專業人才的知識結構、能力和素質要求的綜合需求,特別是對實際操作能力的不斷提高,理論和實踐綜合型教學模式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入開展,ISEC項目教學方法更多的借鑒和運用必將會對提升我國綜合教育水平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作者簡介:方芳(1980-),女,漢族,遼寧沈陽人,任職于沈陽工學院,研究方向:金融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