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英語新課標指出,小學英語學習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教師用問題導向思維構圖設計并應用到課堂上,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思維活躍度,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地轉化學生學習的被動性為主動性,從而構建英語高效課堂。本文通過對小學英語問題導向思維構圖如何在教學中進行實施,以及實施的相關策略等問題,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積極探索“問題導向思維構圖”教學的組織與指導策略。
關鍵詞:問題導向;思維構圖;評價方式;教學案例
一、 問題導向思維構圖在課堂中的設計
1. 問題導向思維構圖在詞匯學習中的設計。
在單詞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構圖把與主題相關的詞匯用問題串聯起來.這樣不僅有利于學生的理解,也有利于他們進行自主學習,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如在學習Traffic的主題教學內容時,教師可以出示問題如:How?學生就會發散思維,充分想象有多少方式去上學。如圖:
設計此問題導向思維構圖可以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住更多單詞。思維構圖的運用不僅能夠幫助學生系統地整理知識模塊,還能幫助學生抓住重點,表達出更多的單詞并記得單詞的分類與在句型中的運用。
2. 問題導向思維構圖在對話教學中的設計。
在教授高年段的英語時,我們會經常接觸到篇幅較長、單詞較多、意思較復雜的文段,如果按照以前一句句、一段段來教的,學生只會死記硬背,并且不能理解文段的意思,學習效果較差。如果在對話教學中設計問題導向思維構圖,教師根據文段的主題和教學內容提出問題,學生帶著問題來閱讀學習,并根據思維構圖把對話的內容表達出來。在復述的過程中,構圖中的關鍵詞、路線、圖畫等都為信息提供了很好的線索,這樣就增加了語言輸出的機會。
以人教PEP版六年級上冊How do you feel?為例的問題導向思維構圖在教學中的設計如下:
3. 問題導向思維構圖在寫作教學中的設計
英文的寫作對于學生來說是個難題,寫作要涉及句型的運用和單詞的拼寫,小學英語所學的單詞量有限,所以學生們經常提筆而不知道從何下手。如何解決學生們寫作的難題,讓學生們能像寫語文作文一樣流暢呢?筆者認為,適當運用問題導向思維構圖能讓學生們在腦海里浮現大量的句型和單詞,在寫作時層次分明,寫出美文。以寫作My Family為例。
二、 問題導向思維構圖在課堂中的有效應用
1. 分層問題導向思維教學
在課堂教學中,當使用到問題導向思維構圖時,總會發現在提出問題后,優等生很快地解決了問題并顯得無所事事了,而后進生卻只能解決部分的問題,
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們的反應有所不同,那在使用問題導向思維構圖時怎樣有效地解決這些問題,使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呢?首先,根據學生學習的能力不同給學生們設置不同的問題,對優等生可設置有思維能力的問題導向,并引導他們能提出并解決更多的問題。對中等生可設置完成教學內容的問題導向,并鼓勵他們提出拓展知識的問題。后進生則設置基礎的知識問題導向。分層問題導向思維教學使學生的學習變“被動式接受”為“主動式探求”,使教學效果及學生參與達到最佳。
2. 小組合作問題導向思維構圖教學
首先,要分好小組。在開展問題導向思維構圖時,要求人人參與,每個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在小組分工合作學習時,教給學生分工的方法,根據不同成員的能力,讓每個學生都承擔不同難度的任務,保證人人都參與到問題中來。
其次,每一次主題教學的問題出現時,要求學生們要在合作學習之前先獨立思考問題,每個學生有了初步想法后再進行探究、交流,并分享自己的想法,最后共同解決問題。教師課前把要學習的單詞、詞組、句型、語法等要點告訴組長,小組同學經過討論,把一些能解決的問題解決了,不能解決的問題向老師請教,這樣學生學習有了求知的欲望,同時也能提高小組學習的質量。
通過問題導向思維構圖教學方法的實施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解決問題能力、創新能力以及自主能力,應該在教學中積極推廣。
參考文獻:
[1]英語課程標準(北師大出版社),2011版.
[2]教學研究與管理,國際標準刊號:ISSN1002-7661.
作者簡介:
彭秋花,廣東省佛山市,佛山市順德區北滘鎮坤洲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