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幾年來,思政課在取得重大成績的同時,也存在不少的問題。教師素質良莠不齊,教學方法單一,教學內容脫離時代。思政課是高等教育的靈魂,改進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手段,提高教學效果,已迫在眉睫。SPOC是MOOC的后創新時代,既集合了MOOC的教學理念,又融合了小班教學和微課程教學形式,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在思政課中,引入SPOC教學模式,對其進行積極探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SPOC;思想政治教育;教學
一、 SPOC的內涵、適用范圍與基本流程
(一) 內涵
SPOC的英文全稱是Small Private Online Course,即小規模限制性在線課程。此概念最早是由加州大學伯克分校的阿曼德福克斯教授提出的,也是最早由他使用的。SPOC可以說是MOOC的后創新時代,其中,Small是相對于MOOC中的Massive而言,Private是相對于Open而言的。與MOOC相比,SPOC不僅集合了MOOC的教學理念,又融合了小班教學和微課程教學形式,形成了獨特的SPOC教學模式。其中,Small 是指學生的規模,一般控制在幾十人到幾百人之間,而Massive則是大規模的、無限制的,Private是指學生的申請限制,只有符合條件的才可有條件限制,而Open則是無條件的任何人都可以選擇MOOC課程。
(二) 適用范圍
SPOC的適用范圍主要針對兩類人群。其中一類是圍墻內的大學生,而另一類則是在校的學生。相比較而言,結合了實體的教學和在線教學的混合教學,在大學的課堂中,為翻轉課堂的教學實現了可能。
(三) 基本流程
首先,老師將視頻布置給學生,學生在線觀看。其中,視頻資料中會設置若干問題,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解答問題,每個視頻的時間控制在10分鐘左右;其次,在課堂當中,老師組織同學之間師生之間進行討論交流,處理視頻當中的問題,在這個過程當中了解學生哪些方面已經掌握,哪些方面還不扎實,根據具體的情況在教學當中把握教學內容與教學進度。
總體來說,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掌握情況與自己的偏好,自由地控制學習進度和節奏評分系統,這一模式無論與現行的教學模式還是MOOC模式,相比較而言,都有其獨特的特點。
二、 當前思政課存在的問題
思政課可以說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靈魂,任課教師不僅需要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塑造靈魂,培養學生擁有正確的價值觀和堅定的理想信念。2014年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沈壯海教授調研并撰寫的《中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發展報告》表明,思想政治教育課的作用得到充分的肯定。數據顯示,85.0%的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在其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過程中發揮了積極作用,11.1%的大學生認為作用比較小,僅有3.9%的學生認為沒有作用。同時,調查發現部分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信息與“自己的現實生活關系不大”和“內容難以讓人信服”由此可見,當前思政課在取得較大成績的同時,也存在許多的問題。
首先,教師素質良莠不齊,師生互動徒有其表。當前思政課教師大部分能擔當重任,但也存在一部分老師素質較差,沒有責任心,重任難以擔當,表現在其中一部分老師對馬克思主義的重點難點認識不清,理解不深不透,理論上不能說服學生,對待馬克思主義的信仰也不堅定。同時,老師缺乏責任心,不能根據形勢的變化及時調整教學信息,更新教學課件,使得理論內容與現實生活中的事件相脫節,不能做到理論聯系實際,師生溝通也是僅限于課堂提問,流于形式,達不到預期效果。
其次,教學方法單一?,F在的思政課中,“一言堂”、“滿堂灌”的現象還普遍存在。教師認為只要把知識傳授給學生就可以了,忽視學生的實際應用,導致知識教育與信仰教育相脫節,單一的教學方式,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激發不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只是照本宣科,關注教學計劃和教學進度,對于學生的實際需求關注較少。雖然教師也會采用課堂討論和多媒體等教學方式,但是個性化和多元的教學模式并沒有形成,其教學效果必然大打折扣。
最后,教學內容脫離時代內容。教學內容時效性差,學生們學習缺乏熱情和興趣。雖然近幾年教學內容有所補充,但是依然沒有跟上時代的步伐,教學內容設置得枯燥無味,說教性內容居多,激發不出學生的學習興趣,消極情緒表露于外?,F實思政課中存在諸多問題,積極引進新的教學方式,優化教學手段和提高教學效果已迫在眉睫。
三、 SPOC的優勢展望
SPOC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既融合了MOOC的教學理念,也融合了小班教學和微課程的教學形式,具有其獨特的特點和優勢。
首先,重新定義了教師的角色,創新教學模式。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理念中,教師就是課堂的主宰,是傳授知識的主角。但在SPOC的教學模式中,教師的作用被重新賦予,在課前,教師根據所授內容的需要,在線上尋找整理視頻,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扮演的是學習資源整理者和管理者的角色。同時,老師的知識面在這個過程當中也得以延伸,不再局限于課本。根據學生的需求尋找整合線上線下的資源,豐富了教學素材。在課堂上,老師組織學生之間、師生之間進行討論,共同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可以判斷哪些方面學生掌握了,哪些還不夠扎實,由此教師自由地設置教學內容和控制教學進度。在這個過程中老師扮演的是指導者和促進者的角色。SPOC創新了教學模式,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激發了教師的熱情,活躍了課堂氛圍。
其次,提高了課堂完成效率和教學效果。在現行的教學模式中,由于課堂人數眾多,老師不可能一一了解,只能通過提問中等學生得出模糊的結果,這樣并不能反映每個人的學習掌握情況。SPOC是小規模教學,在視頻中會設置若干的問題,在觀看視頻的同時由學生一一解答,在這個過程當中學生可以反復觀看,直至掌握。把認識新知識、接受新觀點看做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讓學生可以把原有的知識與現學的知識相聯系,構建知識框架,掌握得更加牢固,大大提高教學效果,在課堂上,由于學生在課前把視頻都看過一遍,回答設置問題,對所授知識有所了解,老師也會根據SPOC所提供的數據分析進行有重點的講解,提高了課堂完成率。做到事半功倍。
再次,創新互動方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現行的教學模式中,師生互動方式單一,課堂紀律性較差,學生的注意力和積極性也不夠高,SPOC的教育模式可以有效彌補其不足。SPOC是小規模限制性的在線教學,人數較少,紀律容易控制,每個視頻短小而精煉,可以讓學生的注意力相對集中,中間設置若干小問題,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解答,在解答完一個后進行下一個,猶如游戲通關一般,可以讓學生在其中獲得成就感,漸漸產生興趣,同時,師生可以在論壇上進行互動,參與互動可以獲得積分,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增添學習樂趣,彌補課堂互動的不足,創新了師生之間的互動方式。
最后,創新評價方式。在現行的教學模式中,評判一個學生掌握的情況,多以閉卷考試書面成績為主,這是一種階段性的評價,忽視對學生實踐方面的考查。在SPOC中嵌入了測試模式,在觀看視頻的同時,回答問題,若不正確,則要反復觀看,直至掌握,這是一種針對性的測試,能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而不是記憶力。在主觀題當中,老師會根據喜好、專業程度對學習者進行打分。在作業提交之后,同學之間可以進行互評,這樣同學之間可以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國際權威慕課教學網站Coursera統計表明,在激勵作用下,學生互批、自批作業也是提高學習能力的一種有效方法。
總體來講,SPOC的教學模式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具有服務小規模人群,針對性強,老師角色轉換,學習效果提高的優勢。SPOC的課程設置因材施教,更具針對性,可以讓老師減少重復性的工作,增加創造性的工作。SPOC根據學生學習情況提供數據統計與分析,能讓老師更直觀地了解教學效果。SPOC可以說是一個老師搭臺學生唱戲的平臺,真正實現教學相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沈壯海,段立國.2014年度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分析——基于全國30所高校的調查[J].思想政治論教育導刊,2015(08):98-103.
[2] 賀斌,曹陽.SPOC:基于MOOC教學的流程創新[J].中國電化教育,2015(03):23-24.
[3] 李梁.“慕課”背景下思政課教學改革的問題邏輯視角[J].中國高等教育.2014(02):85-93.
作者簡介:
郝樹英,遼寧省沈陽市,遼寧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