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慕課”的概念和對ESP的理解,向大家推薦了“慕課”背景下以內容為依托的大學英語ESP教學模式,為大學英語教學做了鋪墊。
【關鍵詞】“慕課” ESP 大學英語教學
一、“慕課”的概念
“慕課”是規模洪大的網絡開放性課程,英文全稱是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簡稱MOOC。“慕課”是全新的網絡在線課程,主要來源于視頻課程和網絡遠程教育。其實“慕課”早在2008年的美國就已經興起,在線課程從此衍生。“慕課”的特點是沖破了傳統老師講課的形式,學生可以在線觀看網絡課程,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簡單地說,“慕課”具有開放性、在線性。學生通過“慕課”不管可以學習專業知識,還可以了解自然、人文科學等,學生學習具有自由性,可以任意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傳統課程的優勢在于可以與老師進行互動,而“慕課”的互動性相對較長,因此系統就做出了調整,每隔一段時間可以做一個課題研究,進而實現互動性。
二、“慕課”背景下以內容為依托的大學英語ESP教學模式分析
1.大學英語ESP教學面臨的問題。大學英語是大學課程中最基礎的課程,也是相對來說規模較大的。因為有必要的四六級考試,所以英語的學習對大學生來說很重要。應試教育下的英語學習對學生來說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學習興趣不高。如果不是英語專業的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能力要求也就沒有那么高。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對英語水平的要求不斷提高,進而出現了ESP教學。
大學英語ESP教學針對英語學習的共性,向學生提供英語交流和英語學習技能。ESP教學帶給學生便利的同時,也出現了問題。教師知識結構問題是ESP教學中的一大重要問題。一些大學英語老師基本上都擁有專業碩士或是博士學位,但是對于大學英語教學來說她們的學歷結構只適合基礎英語。教師知識結構結構單一,對ESP背景沒有做深入研究,所以,要想開展獨立的適合社會需求和學生需要的ESP就很困難。
2.ESP教學中遇到的機遇與挑戰。英語在當今社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高考英語改革,在我看來是對英語課程的重視。英語以后也會逐漸成為社會中必需的主要語言,這就要求大學生在進入社會社會之前,必須熟練掌握英語學術語言以及簡單的基本對話交流。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慕課”的開設給他們帶來了豐富的開放的在線教育資源,但是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全英的教學對他們的壓力和挑戰也是極大的。
三、ESP教學研究設計
為了更好的驗證ESP的實效性,運用教學實驗實踐、問卷調查、訪談等方式進行研究。
1.研究問題。ESP教學對英語教學是否有影響?如果有影響,是如何影響的?ESP教學是否對學生的英語水平有所提高?如果有提高,是在哪些方面有提高的?
2.研究對象。本次研究將面對一所高校的非英語專業學生和英語專業學生,選擇一樣的學生數量,讓他們作用“慕課”進行英語學習,通過不同專業的對比可以看出大學英語教學ESP模式的影響。
3.研究方法。研究過程中通過定性定量的研究方法,可以制作問卷調查,用數據來分析研究ESP模式下的英語教學對學習者的影響,包括學習目的,學習方法,學習者的綜合英語水平。還有研究學習者的英語學習環境,以課堂教學為基礎和以ESP模式下的教學相對比,進行分析討論。
4.研究過程。這個研究分析進行了一個學期,首先對非英語專業學生和英語專業學生進行了英語水平測試,測試試卷為全國英語四級考試試卷。然后,兩組學生做了調查問卷,對兩個小組學生的教師教學效果以及課堂情況做了調查,但并無較大差異。在實驗過程中,關注學生在“慕課”學習的成果,以及自己的學習興趣有無提高。隨時注意兩組學生在“慕課”學習中的變化。在一個學期結束后,兩組學生參加第二次的問卷調查,并且做與學期開始時相同的四級試卷。最后,研究人員對兩次的調查問卷和試卷成績進行分析。最終得出初步的研究結果。
5.研究成果。
(1)提高了學習積極性。一個學期的學習已經結束,兩個專業的學生對學習都有了興趣,而且也能自主學習。但非英語專業更勝一籌,比英語專業的學生在英語學習上有更大的學習動力。而且在“慕課”結束前后,兩次的調查問卷和試卷對比都有明顯的差距。
(2)更改了學習方法。以前的學習更為被動,經過在ESP教學模式的學習下,變成了自主學習。在教師課堂上,學生被強行給予知識。在ESP教學上,學生主動學習,更改了學習方法。
參考文獻:
[1]王守宏,劉金玲,付文平.“慕課”背景下以內容為依托的大學英語ESP教育模式研究[J].教學實踐與教師專業發展,2015: 98-101.
作者簡介:王丹,女,吉林長春人,吉林工商學院外國語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語言文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