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蘭妹
【摘要】閱讀教學作為小學高年級的教學核心,小學生在高年級階段所接觸的詞匯量與句型增多,致使在文本理解上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習慣性逐一解析文本材料的詞句,卻忽視了對學生的思維訓練與語言應用的教學,因此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不強,閱讀教學效果不佳。將思維導圖引入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能夠借助聯想與圖像幫助學生思考,掌握教學重點,營造寬松愉悅的教學環境,發揮學生的主動性與創造性,從而提高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質量。
【關鍵詞】思維導圖 小學英語 閱讀教學 應用
英語不僅僅是一種交流工具,更是一種思維模式,隨著英語教學模式的不斷探索,使得教師們認識到英語閱讀的教學不僅要教會學生詞匯、句型、語法,更要幫助學生腦海中形成英語思維模式。
一、思維導圖概述
最早提出思維導圖概念的是20世紀60年代著名的英國教育學家托尼巴贊。他提出用圖表的形式將知識闡述與組織起來,使思維與知識呈現出圖像化的表征。思維導圖又稱為心智圖,是一種圖形思維工具,以此來實現放射性思維的表達。通過利用圖文形式,架構出相互隸屬的層級圖從而表達出各級主題的內在聯系,它在分類與層級信息組織的基礎上,利用知識的內在聯系性拓展中心主題,用圖形標識或關鍵詞進行分支,繼而將放射狀思維結果與過程變為可視化的工具。托尼巴贊指出作為大腦思維語言之一的圖像,人類對圖像的加工能力超過文字1000倍,因此可以用圖示法將人類的思維過程記錄下來,發揮大腦的聯想能力,將顏色、空間結合起來,充分挖掘人類的語言能力以及能力、精神、創造性、社交等各方面的潛能。思維導圖是充分借助學生的思維、閱讀以及以及規律,全面調動左腦的文字、順序、邏輯、數字、文字以及右腦的空間、圖像、想象、整體思維、顏色,最大程度的開發人的創造性與創新思維,提升大腦活躍度,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在小學高年級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策略
1.在英語閱讀前利用思維導圖,激活學生思維。英語閱讀教學前要讓學生進行通篇閱讀,但如果僅僅是帶著問題閱讀,很容易忽視文本材料各關鍵詞的內在關聯性,加大閱讀難度,因此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的教學模式,讓學生圍繞知識脈絡展開分支理解,從而正確理解文本材料的中心思想,學會用英語思維去表達與理解。例如廣州版小學英語教材中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What Are We Going to Do for Our Holiday?”中,這篇文本主要是圍繞假期活動所展開介紹的。教師可以畫出一幅思維導圖,設置問題,引導學生思考。例如What Holiday?When?What do?...將文本材料中所給的主體脈絡勾畫出來,然后讓學生進行填空,這樣可以從面到點再到面的解決學生的閱讀障礙問題,培養英語閱讀思維。再例如廣州版小學英語六年級上冊中第五單元“Circus in the Park”中的“More readding and writting”,其中講解了“Festival Holidays”,教師可以將思維導圖制作呈PPT,讓學生按照思維導圖的思路將有關節日的信息連貫起來,也可以對前文所學內容進行鞏固與復習。
教師讓學生分別說出各種節日的Date和Activitics. 比如教師引導學生:Last week,there was a Christmas Day.Today I will show you a mind mapping and then tell me the orther festivals.學生便根據思維導圖的思路回答:Mothers Day is the second Sunday in May, we have to send flowers to the mother, take the initiative to help the mother to share the housework, tell her I love her. 通過主樹圖將之前零散學過的知識點進行恢復,并將前后文的閱讀資源給予整合與融匯貫通,有效加深了學生對各類節日特點、日期、活動以及與節日有關的詞匯與句子的記憶,在腦海中構建出一個有關節日知識的系統架構,從而提高閱讀效率與質量。
2.在閱讀中運用思維導圖,促進交流表達。經過教師的示范,學生也可以自己圍繞文本材料內容制作思維導圖,然后在閱讀中進行小組討論,分享閱讀經驗,提高閱讀效率。例如在廣州版小學英語教材中五年級下冊第10單元“What Are the Biggeset Animals in the Word?”,在此之前已經學過關于動物的很多文章,因此教師就可以以Animals為討論主題,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作思維導圖,將以前所學知識進行整理。比如學生將Animals分為品種和特點,第一個分支為Animal species(Elephant、lion、monkey、Birds、rabbit、tiger、deer etc.),第二個分支為Animal characteristics(Running the fastest、Heaviest、Vegetarian、Legs longest etc.)有些學生思維敏捷,發散性思維好,還可以聯想出更多的分支,擴充主題內容,最大可能的激發創造性思維,掌握知識之間的內在關聯性。
3.在閱讀后運用思維導圖,提高語言的應用能力。根據上文中所羅列的思維導圖學習模式,讓學生梳理了所有的節日類型,回顧了有關節日的所有知識點。教師可以繼續利用思維導圖,給學生布置一篇課后習作,題目為My favorite holiday。在原來的Date、Activitics中加入Feel、Why關鍵詞,引導學生圍繞My favorite holiday去寫作,豐富寫作內容,訓練學生靈活應用所學知識與思維導圖,培養創造性思維能力。再例如根據以往所學知識,以One day in school為題寫一篇習作,教師可以羅列出思維導圖的線索,幫助學生思考寫作思路。例如(1)subject(Maths、Art、Language、English、physical education、Moral lesson etc.)(2)buildings(library、playground、Canteen、restaurant、Teaching building etc.)(3)do after school(play basketball、Painting、watch movie、Do homework etc.)(4)do in classroom(Lectures、Do exercises、reading、Singing、cosplay、play games etc.)教師通過思維導圖,一點一點的將文本材料內容進行深度挖掘,讓學生用總分總的結構去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摒棄了傳統的死記硬背、通篇理解的學習方式,順著思維脈絡將知識點串聯起來,構建出一套完善的知識體系。通過subject、buildings、do after school與do in classroom四個方面,讓學生全面介紹在學校的一天,不斷充實寫作內容,還可以加入自己的興趣愛好與課外生活,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三、結束語
教學實踐表明,思維導圖英語閱讀教學中應用優勢愈加凸顯,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將枯燥零散的知識點串聯化、色彩化與可視化,制作成讓學生容易理解并具有高組織性的圖,促使學生學會應用英語思維,激發創造性思維,調動學習的興趣與主動性,從而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效率。
參考文獻:
[1]費珊琳.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譯林牛津版《英語》五年級(上)Unit 4 Hobbies為例[J].英語教師,2017,17 (07):120-123+127.
[2]景嫣.以“圖”為媒:從模仿到創作——例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高年段寫作訓練中的應用[J].南京曉莊學院學報,2016,32(02):42-46.
[3]殷迪.淺談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語篇教學中的作用——以譯林版小學英語高年級語篇教學為例[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08):78-7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