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清雅??
摘要:本文的重點是研究如何將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充分應用。通過對自然拼讀法的簡要概述,為讀者了解自然拼讀法提供參考資料。而后通過深入分析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普及所遇到的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適合的解決方案,從而推動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得到有效推廣。
關鍵詞:自然拼讀;小學英語;教學應用
當前,英語作為世界通用的語言被各個國家所學習,隨著我國逐步融入世界,英語作為與外界溝通的語言顯得尤為重要,而我國學生對于英語的學習也已經從小學階段就開始打基礎。但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存在著很多的不規范,以語法和單詞為核心的教學內容占據了小學英語的主要部分,在教育改革的背景下,突出英語作為工具性的教學方式值得被提倡,而被國外廣泛采用的自然拼讀法能夠提高小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
一、 自然拼讀法的概述
所謂的自然拼讀法,是一種將英語發音與英語字母相互結合的拼讀方法,在掌握這種拼讀方法之后能夠在見到英語單詞時正確讀出它的發音,或者在聽到某些英語發音之后能夠正確拼寫出這些英語單詞。這種方式的拼讀方法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英語發音能力,為學生學習英語打下重要的基礎。根據當前的科學鑒定,在英語單詞中80%可以通過自然拼讀法拼寫或讀出來,這讓學生們在背誦英語單詞或英語發音苦惱下得到有效解脫的,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能力。小學生受年齡的限制及身體狀況的自身發育影響,具象化思維較為活躍,且逐步向抽象化思維過渡,自然拼讀法通過具體的英語單詞或讀音訓練學生的聽、說、讀的能力,符合學生當前具象化思維較為活躍的現狀,較為適應學生的學習和成長。
二、 自然拼讀法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所存在的問題
(一) 學生缺乏必要的音素意識
所謂的音素意識,是指學生具有將英語單詞的讀音區分為不同音素的能力。簡單說來,就是小學生缺乏識讀英語中48個音標的能力,也無法完全將這英語中48個音標的讀音區分開來,而利用這48個音標對單詞讀音進行拆分這對于小學生來說更是難上加難。對于缺乏音素意識的小學生來說,在學習英語單詞的過程中,容易單純地去記憶單詞讀音,甚至用中文去標注英語單詞的讀音。例如,在使用外研社新標準英語一年級上冊一書教學時教授“boy”和“girl”這兩個單詞時,學生會在單詞之后標注“波兒”和“夠兒”這樣的詞匯來記住讀音,而不是通過單詞后面的音標來掌握讀音。即使英語教師在跟讀過程中糾正學生的發音,或者采用自然拼讀法拆分單詞的讀音,依然無法避免學生讀音不準的狀況,也無法短時間內培養起學生的音素意識。
(二) 學生對于音形對應關系和規律記憶困難
自然拼讀法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生在掌握方法之后能夠通過其直接拼讀單詞,在單詞與讀音之間建立一種對應關系,然而當前小學生在學習部分字母和字母組合的讀音之后依舊無法在遇到新單詞時準確應用所學去拼讀單詞。例如,在學習一年級英語上冊的“cat”之后,學生對于“a”的讀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在學習一年級下冊的“hat”時卻將其中字母“a”的讀音讀成了[eI]。這種對于音標掌握不牢,嚴重依賴老師帶動學生讀音標的狀況,難以使得學生準確掌握自然拼讀法的規律。這一方面是由于字母與音標在個數上不相對稱,使得學生難以完全掌握音形之間的對應關系和規律;另一方面則是學生缺乏對于這些對應關系和規律的長時間記憶,沒有形成一種基本的技能。
(三) 學生缺乏對語意的理解
在經過一段時間對于自然拼讀法的學習之后,學生能夠掌握一定的拼讀能力,簡單的詞匯可以通過對單詞音標的識別而讀出來,但在現實的教學活動中發現雖然學生能夠通過學習自然拼讀法之后對單詞進行拼讀記憶,卻不能夠對單詞的準確意義進行表達,忽略了最為重要的基礎。例如,在對一年級英語上冊的教學中,學生對“kite”能夠依據音標準確地讀出它的讀音[kaIt],但在問及詞匯的含義時卻鮮有學生能夠回答。這種現象凸顯了對于自然拼讀法的教學中存在著很多的問題,尤其是過多注重學生是否能夠準確地讀出音標,或者依據音標拼寫出單詞,而忽略了將單詞的含義與拼讀法教學相結合,讓學生知道了單詞卻不知道單詞的含義。而學生在面對英文文章時,也是只能夠準確讀出其中的單詞,卻缺乏對于單詞含義及句意的整體理解。
三、 提高自然拼讀法在英語教學中應用的方法
(一) 積極培養學生的音素意識
在我國這么一個非英語母語的國家,要培養學生的音素意識最為重要的就是能夠增加學生接觸英語的機會,讓學生多方面地接觸到英語,從而能夠提高學生的英語輸入量,為培養學生的音素意識打下基礎。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進行課堂英語小游戲、教授唱兒歌或者英語童謠的方式提高學生在英語環境之中跟讀的能力。而在課后教師需要與學生家長溝通,通過共同觀看英語動畫片,聽英文歌曲等方式為學生在課后能夠充分接觸到英語提供機會。
(二) 提高學生對于音形的理解和記憶
在對音形的對應關系和規律進行學習的過程中,由26個字母對應48個音標增大了學生對于音形理解和記憶的難度,因此可以考慮從簡單的教學開始讓學生能夠先接受簡單的音標。教師可以先將26個字母常用的音標讓學生對應學習,在學生完全掌握之后,再將剩余的音標與26個字母對應起來,這樣讓學生能夠分階段掌握這48個音標,從而避免了一開始學習過多音標所帶來的難度,影響學生掌握這些自然拼讀法。
(三) 增強學生對于語意的理解能力
自然拼讀法最終的目的是要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而僅僅將單詞的音形相互結合的教學模式,只會讓學生能夠讀出單詞讀音或拼寫出單詞,卻離學生學習單詞進而理解單詞的目的相去甚遠。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需要注重音、形、義三者相互結合,既能夠讓學生了解單詞的讀音和拼寫,也能夠讓學生了解單詞的含義,從而在于都理解時能夠有助于學生對于文章整篇的理解,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在這方面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的模式進行教學,將單詞通過一個情景展現出來,讓學生依據單詞讀出讀音,根據讀音拼寫單詞,而將單詞的含義通過情景表現出來,這樣就能夠做到教學的音、形、義三者的結合了。
作者簡介:許清雅,福建省泉州市,晉江市東石鎮山前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