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世輝
摘要:隨著新課改的進行,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進行教學改革和創新。教學的創新既要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式,同時也要以新的教學理念作為教學設計的依據。在設計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的語文基礎出發,找到他們興趣的切入點,創設出豐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情境中進行學習,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使他們積極主動的進行知識探究,真正實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促使課堂教學任務能夠順利完成。
關鍵詞:初中語文教學;創新教學;興趣
一、以學生為主體,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導者,對學生進行知識灌輸。在嚴肅的課堂教學氛圍中,學生的學習熱情被扼殺,他們在學習中被動的接受教師的灌輸,對學習內容不進行主動思考和分析,形成了他們的惰性思維。隨著新課改的進行,教師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引導他們積極主動的進行知識探究。學生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由于理解能力和學習能力差異,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掌握的知識也不同。在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每個學生的能力的不同進行教學,使每個學生都能夠在課堂學習中體會到成功的感受,激發他們的學習自信心。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在學生出現錯誤時要進行耐心指導,使他們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提高語文學習能力。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的語文知識不斷積累,他們的語文綜合素質也獲得了提高。
二、創設豐富的課堂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課堂情境的創設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在上課一開始就精力集中,在情境中分析和理解課文內容,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在創設情境時,教師要始終以教材內容為依據,以學生的興趣和能力為基本條件,創設出他們感興趣的情境,使課堂教學在學生的積極參與下高效進行。在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時,教師要以學生熟悉的事物進行情境創設,打消他們對新知識的畏懼感,使學生通過學習不斷取得進行,實現高效的語文素質教育。
1.用學生熟悉的事物進行情境創設,提高課堂導入的有效性
隨著素質教育的進行,教師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中灌輸式教學的方式,擺脫傳統觀念的束縛,用新課程標準的要求作為課堂設計的依據,深入挖掘課文內容,設計出學生感興趣的教學活動來。在課堂教學中,導入環節對于調動學生的興趣和主動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導入環節做的好,能使學生在上課一開始就集中精力,積極的投入到知識探究中。在進行導入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熟悉的事物進行導入情境創設,例如,教學《國寶—大熊貓》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在動物園中看到的大熊貓進行聯想,結合實際經歷來理解課文內容,能夠很好的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使教學效率大大提高。
2.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探究
在新課改的進行中,在課堂教學中要求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讓他們進行自主學習探究。在學習過程中一些學生經常只讀一讀課文,沒有深入挖掘課文的深刻含義和其中蘊含的情感。為了引導學生深入探究,教師可以創設問題情境,根據課文的主要內容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解決這些問題。通過問題的引導,讓學生有計劃、有目的地進行學習,使他們有效理解和掌握課文的重難點,促進他們語文思維的發展。問題的設計既要和課文內容緊密聯系,同時要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使他們通過思考和探究樹立解決這些問題。
3.運用多媒體進行情境創設,強化學生的情感體驗
隨著多媒體在教學中的廣泛運用,它對教學的促進作用越來越凸顯。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進行情境創設,讓學生在真實、具體的情境中分析和體會課文內容,感受文中作者的情感和表達的思想以及創作意圖,有利于促進學生對語文課文的理解和掌握。運用多媒體進行語文教學,能夠拓寬課堂教學容量,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中掌握更多的語文知識,有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他們語文思維的發展。例如,在教學《周總理,你在哪里》時,由于和作者所處時代的不同,讓學生直接進行朗讀,他們不能深刻的理解作者對周總理的思念之情。為了讓學生深入理解課文內容,教師可以播放周總理的相關視頻,通過觀看,讓學生走入課文中,體會作者的情感,和作者的思想發生共鳴。通過多媒體教學,能夠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在掌握語文知識的同時,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促使課堂教學效率不斷提高。
三、開設豐富的語文課外活動,拓展學生的學習面
要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語文綜合素質獲得提高,教師不僅需要在課堂上進行教學創新,還需要開展豐富的語文課外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只有對語文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之后,才能在探究過程中進行創新。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不僅在于拓寬學生的知識視野,更重要的在于進一步突出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加強學生的主人翁意識,激發學生濃厚的語文學習興趣,活化課堂所學知識,并促使學生創造性地開展活動,在活動中全面提高自己的聽、說、讀、寫能力,提高自己的語文綜合素質。隨著課堂教學改革的進行,教師在抓緊課堂教學的同時,要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課外活動,如征文、影評、演講、辯論、讀書活動、詩歌朗誦、學術報告、人物專訪、社會實踐等等,同時還可以創辦文學社刊物,為學生發表習作提供一方樂土。隨著活動的開展,學生學習語文的熱情空前高漲,在這些活動中學生的創新能力得到了充分地挖掘和發揮。
總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始終堅持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深入挖掘教材內容,從學生的實際出發,創設出符合他們實際的教學內容,使課堂既具有趣味性,又具有教育性。在教學中,教師要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真實的情境中體會和感受作者要表達的思想和情感,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使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獲得提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