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水平的不斷加深,社會對經濟型人才的需要也越來越大。而我們中等職業學校財會專業的教學目標就是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財務操作人員,使學生學到相關的技能;而傳統的財會專業教學模式是以教授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為主,重視對相關數字的運算記憶,而忽視了學生的實際操作,缺乏實踐機會,使得較為實用性的專業技能轉變為理論性的知識,學生對于知識理論記憶非常熟悉,但一旦應用到實際的生活中卻不能很好的操作。這就導致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發展與現代社會相適應的教學方法,促進人才的轉變,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項目教學法就是在此基礎上提出的。本文對項目教學法在財會專業的實際運用,以提高財會專業技能的效率做簡要分析,下面來談一談自己的認識。
關鍵詞:財務會計;項目教學法;職業中專
項目教學法就是指將教材中的內容打亂原有的順序,按照其內容的相關程度轉變為若干個小的項目,通過教師和學生的相互溝通以及學生的實際運用,學生對整個項目進行實踐探索的過程中,學習到書本上沒有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將書本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
一、 項目教學法的特點和地位
財會專業是一門理論性與操作性相結合的專業課程,財會專業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相關的基本理論。我們都知道單純的理論課程是非常枯燥的,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財會專業的理論知識也是非常深奧難懂的,學生單靠教師的講解,難以對相關的抽象性理論知識有一個深刻的了解;同時,即使對相關的理論知識有一個深度的了解,但也會限制學生專業能力的發展,過度強化學生的理論知識,導致學生專業知識與生活實際操作相脫節,無法正常完成工作的需要。而項目教學法可以有效地將理論知識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將課堂的教學融入到實際的操作中,在操作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學習到課本上的知識,引導學生對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有一個深入的了解,并運用到實際的操作中,項目教學法的好處: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目的有針對性地對課本知識展開深度認識,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學生也能通過對知識地探索和研究,加深對實際操作能力的運用情況。項目教學法的目標在于通過學生在項目的實際運用過程中,來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這種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方法對比,將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學生,重視理論更重視實際操作,對知識的靈活運用性加深,學生在認真思考動手實踐的過程中,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和思維創新能力,項目教學法將專業理論學習、科學研究和實踐操作三者有機聯系在一起,可以說是一種財會專業較為合適的教學方法之一。
二、 項目教學法在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
項目教學法在財會教學中的實際運用是不斷發展變化的,每一個教學方法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因此,在項目教學法的實際運用過程中也存在著很多需要注意的問題。第一,教師對相關問題的設計和項目的選擇要符合新課標的要求。教師應充分調查社會的需要方向,結合學生的整體認知水平和實際操作能力設計相關問題,明確教學目標中的重難點,在涉及相關項目時應注重問題的靈活性和創新性,使得學生在對項目進行分析時,能從多方面深入思考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第二,樹立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正確處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關系。項目教學法是以學生實際操作為主的教學方法,這一教學方法強調的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將課堂還給學生,以一個引導者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實際操作中,了解每位學生的項目安排和實施進度,當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出現問題時及時給予指導,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心,使學生敢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第三,學校要建立健全對教師的管理和監督評價模式。這是在對自己的教學方法進行反思和不斷修正的同時,學校也要完善其制度,加強對教師的監督引導,定期對相關教師進行教學培訓,鼓勵教師之間良性競爭,并相互學習,建立有效的獎勵機制,激發教師之間的教學積極性;同時,采用教師聽課、學生評價相結合的評價制度,來保證教師認真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
三、 項目教學法在財會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中職財會專業的主要課程包括基礎會計、財務會計、財務管理等專業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一些具體的案例,對相關的項目進行設計,我們一般對一個項目的分類教學過程分為三個環節,第一步是對相關的目標進行理解,引導學生對即將要學習的相關技能有一個初步的認識,第一步主要以教師講解為主,通過實物模型直觀演示或者運用多媒體教學,使學生對即將接觸的知識有一個簡要的認識。第二步是模仿定向階段,對于一個項目的進行,雖說要經過學生多次的練習才能達到,在這時需要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教師對該項目進行一系列的描述,并進行相關的演示,對每一個環節需要注意的地方進行簡單介紹,學生根據教師的行為動作進行模仿記憶。第三步是不斷練習、完善成熟階段。根據心理學中認知技能發展的三個步驟來看,學生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聯結自動化階段,在第二階段中,學生的實際操作主要通過對教師的模仿,學生對一系列的動作還不熟悉,難以發現在實際操作過程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因此,在這一環節主要通過學生反復的練習,以記賬憑證為例,學生通過多次訓練,能夠準確地選擇記賬憑證,并在憑證上簡要的反映會計分錄,同時也能夠提高學生完成的準確性和效率,教師要注意對于練習的過程不是枯燥無味的,教師要合理設計不同的練習方法,創設有趣的教學情景,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對知識的認識,培養適合社會的操作性技能人才。
四、 小結
總而言之,項目教學法在財會專業教學方面是非常有成效的,尤其是對專業技能和實用性較強的專業,項目教學法能夠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指導,打破學科和教材設計的界限,能夠使學生充分發揮課堂主動性,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范俊銘.論我國會計理論教育模式創新[J].甘肅社會科學,2004(02).
[2]程有娥.淺談項目教學法在高職課程教學中的應用[J].吉林工程技術師范學院學報,2006(08).
[3]賀平.項目教學法的實踐探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2).
作者簡介:王菊芹,江蘇省宿遷市,淮海技師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