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營偉??
摘要:商業社會的發展需要讓高校相繼開設更多樣化的專業,視覺傳達設計就是其中一門較為關鍵的專業,其能為社會提供更多優質的創造性人才。而高校相對傳統的教育方式對這種創意性強的專業而言有著一定局限性。將“工作室制”引入到視覺傳達設計教學中,是對傳統教學方式進行突破。本文就對工作室制在專業教學中的意義進行分析,進而詳細地闡述“工作室制”導入視覺傳達設計教育中的方式。
關鍵詞:工作室制;視覺傳達設計;導入方式;大學藝術
“工作室制”是將工作室作為教學的主要場所,是一種理論與技能培訓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學生在這種教育形式中能夠進行技能與藝術上的統一,將導師作為這種教學形式中的主導,將專業設計技能實踐當做核心,進而構成一個穩定的學習團隊。由導師指導學生完成相關項目的設計任務,以此形成一種更加有效的結合式教學模式。
一、 “工作室制”導入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育中的意義
就我國高校普遍性的情況來看,藝術類相關專業的部分學生自律性不夠高,同時還具備很強的個性以及自我意識,并且在思想上比較自由。所以在對這些學生進行管理與進行教學時存在一定的困難。而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是一門十分依賴實踐操作經驗積累的課程,在這個專業中有標志設計、海報設計、字體設計、廣告設計以及攝影等相關的課程,同時還有很多專業軟件相關的使用。這些課程都需要增強實踐經驗,這樣才能夠在操作中積累操作技能與知識。而高校這些專業在教學的時候普遍存在輕實踐重理論的現象,這樣就讓管理與教學存在一定的問題。
針對這些存在的問題,就可以將“工作室制”導入到專業的教育方式中,依靠學校與企業存在的有利資源,在校園內建設相關專業的工作室,讓導師指導學生一起參與到整個實踐操作過程中。進而把專業基礎知識、專業能力以及師生互動有效地融合在企業,把傳統式的封閉式教學方式轉換成為開放式的立體教學,讓學生在實踐中進行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習。同時也讓教師在有效的實踐中進行教學,在此基礎上才能夠真正地將理論與實踐結合在一起,促使學生全面性的發展,同時為商業社會提供各方面素質都比較高的優秀設計人才。
二、 “工作室制”在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育中的導入方式
(一) 專業導師向“雙師型”發展
導師作為工作室相關實踐活動的實施者與領導者,其需要負責整個工作室設計項目的運轉,同時也要具備“雙師”專業素質。這里的雙師具體是指導師不僅要有很好的專業理論水平,并且還要具有堅實的實踐指導教學能力,同時需要對該專業在市場中的發展動態情況進行及時地了解。當前部分大學的視覺傳達設計專業教師在理論方面的知識較為豐富,但是實踐設計的經驗較為缺失,這樣就極不利于對學生進行實踐教學。同時商業設計正隨著社會的發展而快速地更新,教師就需要對自身知識結構進行更新,這樣才能夠讓專業教學更加貼合時代發展與社會需要。因此,工作室的導師在選用與培訓方面就十分重要。只有教師自己深入地了解視覺傳達設計市場發展規律,并且具有十分清楚的行業知識,這樣才能夠為工作室提供更加有效的實踐指導方式。除此之外還可以特意聘用校外的一些導師,讓學生能夠在“工作室制”的教學方式中了解更多有關專業和行業的知識。
(二) 建設適應性強的課程體系
課程體系能夠將教學改革以及培養目標進行直接性的反饋,要進行工作室制的教學模式改革,就需要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相關的課程進行一定的改變。在實際建設過程中,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其一是對工作室制的教學大綱進行靈活性制定,在教學目標確定的基礎上依據項目設計實際與學生真實技能水平進行制定。其二則是要突破傳統性的學科體系結構,要注重視覺傳達設計的綜合性,使其和其他視覺傳達相關的學科專業知識融合。例如傳播學、營銷學以及消費心理等相關的專業,必須要讓學生對商業知識和設計能力兩方面都進行把握。其三則是課程內容和結構要市場化與時代化,在對專業課程進行增加設計與刪減的時候,需要和國內外相關行業的發展趨勢保持一致。課程體系在進行改革的時候還需要注重其中的評價方式,在工作室制下的評價方式也要進行重點的突破,使其更加的多樣化與綜合化。這樣才能夠對學生技能掌握情況進行真實的反饋,也能夠讓學生對自己有更加清楚與客觀的認知,以此有利于其更好地學習與實踐設計。
(三) 建設開放靈活的教學環境
高校的視覺傳達設計工作室制教學形式要建設在開放與靈活的教學環境中,這樣才能夠將這種教學方式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這種教學環境中能夠對學生實踐能力水平進行有效地培養,并且鼓勵各個專業的工作室更加有效地發展,從而建設出屬于自己專業特色的工作室以及教學形式。其中的環境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是建設與健全將校企合作當作基礎的實踐構建,這是工作室建設、校企資源共享以及實際項目設計的組織保障。其中包含場地建設以及軟硬件的購買與管理等等方面,比如在設計中需要使用到的AI、PS等相關軟件,還有則是操作性能更加好的計算機。這些都有助于設計工作室更加的規范與有效,同時也讓工作室制的教學方式在實施時更為有效。其二則是建設規范且開放的工作室教學管理制度,其中包含教學實施方式、學生學分制度以及師生的績效等相關方面的制度。通過制度對學生的言行進行規范,使其能夠在規范的制度下以及靈活開放的工作室環境中更加有效的學習,同時也讓工作室制教學方式能夠順利實施。
三、 結束語
隨著商業社會的發展以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逐漸提高,高校作為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其承擔著向社會提供優質人才的責任。將工作室制的教育方式導入到大學的視覺傳達設計教育中,教師通過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理論知識與專業技能素養,同時也讓學生在實踐的環境中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在設計實踐中不斷地積累經驗,使其能夠成為符合社會各方面要求的專業人才,進而提升高校教師的教育水平與質量。
參考文獻:
[1]董蕾.獨立院校視覺傳達設計工作室制教學模式研究[J].現代裝飾:理論,2016,(3):293-294.
[2]范亭秀.探究視覺傳達藝術設計專業導師工作室制的教學模式[J].速讀旬刊,2015,(12).
作者簡介:
索理,李營偉,江西省景德鎮市,景德鎮陶瓷大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