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梅??
摘要:伴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也促進了我國中職學校的發展。在中職電子電工教學中,教師結合社會的發展需求及學生的學習需求,不斷地創新中職電子電工教學方法,全面的提高了中職電子電工教學的質量,實現了學生的長遠發展。而行為導向法在中職學校電子電工教學中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該種教學方法非常科學和有效,能夠提高電子電工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的市場競爭力,實現對學生的高效教學。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主要針對行為導向法在中職電子電工教學中的運用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關鍵詞:行為導向教學法;中職電子電工教學;運用
一、 前言
所謂的行為導向主要就是指,在中職電子電工教學中,教師與學生共同確定行為導向任務,利用行為導向任務對學生進行引導,促使學生能夠主動學習,充分地調動學生的腦、心、手,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學習上不斷的進步。因此,在中職電子電工教學中,教師應該將行為導向教學法有效地應用其中,進而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下面進行詳細的分析。
二、 行為導向教學法在中職電子電工教學中應用的優勢
教師應用行為導向法開展電子電工教學工作,能夠將教學中的難點知識簡單化,降低中職電子電工教學的難度,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在實際的教學中,學生學習效率不高的原因在于電子電工專業中的很多知識點難度非常大,學生無法充分地理解,影響到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學生的長遠學習及長遠發展非常不利。而降低教學難度勢必會增強學生學習的信心,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 行為導向教學法在中職電子電工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 將行為導向法應用于電子測試中
在中職學校電子電工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行為導向教學法進行電子測試教學。而測試能力也是電子電工專業學生必須要具備的能力。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測試照明交流220V相電壓及動力380V線電壓。教師在為學生下達測試任務之后,需要利用行為導向的方式進行驅動。在測試前,教師對學生提出要求,要求學生按照規范的操作步驟進行,并且要求學生在測試中總結自身存在著的問題。然后教師要求學生開始進行測試訓練,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及調動腦、心、手進行測試,并且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指導,使學生能夠快速地完成測試任務,進而提高學生的測試能力,實現最佳的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學習上不斷的進步。
(二) 將行為導向法應用于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中
行為導向的核心理念就是利用任務的方式調動腦、心、手實現三者的統一,充分地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高質量地完成任務。而在中職學校電子電工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行為導向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例如,在進行電子零件識別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一個制作電子音樂門鈴的任務,充分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而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學生既動手,又動腦,一方面對已經學習到的知識進行了有效的鞏固,另外一方面學生需要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才能夠完成音樂門鈴的制作任務,進而充分地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教學和科學培養下實現自身的良好發展。
(三) 將行為導向法應用于電子電工理論教學中
在中職學校電子電工教學中,主要分為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兩大模塊。而學生學好電子電工理論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只有全面地掌握理論知識,才能夠更好地進行實踐操作,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因此,教師可以將行為導向法應用于中職電子電工的理論教學中。在進行完一個單元的教學之后,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整個單元的理論知識進行理解和記憶,教師可以采取小組比賽的方式,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比賽。而學生為了獲得比賽的勝利,會非常努力地理解和記憶相應的理論知識,學生的理解和記憶的過程就是對學生行為導向的過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率,促進學生學習上不斷的進步。
四、 中職學校電子電工教學中應用行為導向法應注意的問題
(一) 對教學任務進行合理的分解
在應用行為導向法的過程中,主要是布置任務、完成任務的過程。其中涉及到很多的任務,教師要注意避免任務設置的過大,如果任務較大,教師應該對其進行合理的分解,這樣才能夠保證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例如,電子小制作屬于較大的任務,可以將其分解成基本放大器、功率放大器等小任務。此外,教師還應該為學生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像實物準備、示范指導等等,這樣才能夠提高行為導向法的應用效果,促進中職學校電子電工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和高質量的完成,進一步提高電子電工教學的質量。
(二) 分層次給學生下達行為指導
所謂分層次給學生下達行為指導主要就是指,學生的學習能力不同,理解能力也不同,如果教師為學生下達的行為指導任務難度過大,將會影響到部分學生學習的信心。如果教師為學生下達的行為指導任務難度過小,將會造成很多學生做無用功,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水平,對學生下達不同難度的行為指導任務,使學生能夠完成符合自身學習水平的行為指導任務,進而才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確保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促進學生學習上不斷的進步。
五、 結論
在中職學校電子電工教學中應用行為導向法具有較為顯著的優勢,能夠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創造力,使學生在電子電工課堂上學習更多的知識,掌握更多的電子電工技能,提高學生的市場競爭,為學生的長遠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此外,在日后的中職學校電子電工教學中,教師還應該不斷地對電子電工教學方法進行有效地改進和創新,以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和發展需求,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蘇詠梅,王振宇.電工電子專業課實施行為導向教學的實踐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0,(05).
[2]龍熙.行為導向教學法在電工實驗課程中的應用[J].遼寧高職學報,2009,(07).
[3]史平,秦旭芳,張研.高等職業教育的有效模式:行為導向教學法[J].遼寧教育研究,2008,(05).
[4]施建國.淺談“行為導向型”教學法在電工專業課中的應用[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6,(25).
作者簡介:
吳梅,講師,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宿豫中等專業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