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語文中習作教學占很大的比重,觀察法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對小學生的思維能力、語言能力培養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通過觀察法,提高課堂質量。本文主要分析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闡述觀察法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運用,為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觀察法;小學語文;習作教學
一、 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學生主動性差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都會有習作教學難教的困擾。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也不知道該怎么寫,教師在教學中不知該用什么方法,激發學生的興趣。根本的原因,是學生對語文習作缺少興趣,再加上教師不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習作興趣,有時甚至會引發學生厭學的心理,不利于習作教學的開展。
(二) 習作內容缺乏新意
習作內容缺乏新意。在小學習作練習中,題目比較寬泛,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基本采用流水賬的形式,導致學生的作文缺少主題,為了應付而東拼西湊,內容空洞沒有新意。教師在批改作文時,經常會發現學生的作文內容有的是借鑒范文寫的,缺少一定的真實性。
(三) 習作教學缺乏感情
在小學生的作文中,很容易看到學生缺少真實感情的流露。小學生的作文沒有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缺少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與思考。很多小學生把教師教給的修辭方法生搬硬套,過分的用華麗的辭藻來寫作文,作文需要學生用真實的語言去展現自己的情感,這樣的作文過于片面化。
二、 觀察法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應用
(一) 通過循序漸進的原則,講述觀察法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情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通過循序漸進的原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語文習作教學的質量。教師可以采用觀察法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觀察法主要有以下幾種:一是比較觀察法。通過比較觀察法,能夠提高學生的觀察力,通過對比分析不同信息的異同,拓展學生的思維。比如,教師可以選擇當下流行的“大家一起來找茬”的游戲,讓學生根據兩幅圖畫來找不同。通過這樣的訓練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調動課堂氛圍的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與記憶能力,給習作積累寫作素材。二是順序觀察法。根據一定的順序開始觀察,有步驟的進行觀察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整體認知。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制定觀察的順序,比如觀察一個人,我們會先從整體到局部,讓學生可以根據這樣的順序進行寫作。三是連續觀察法。對一個事物進行多次、反復的觀察,然后不斷完善自己的認識,給寫作提供較為真實的素材。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給學生提供觀察的環境,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比如每個班級都會有綠色植物,教師可以讓學生對植物進行觀察,看植物在不同季節中的變化,了解該植物的習性,對其進行記錄。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積累語文習作素材,讓學生在寫作中融入自己的真實感受。四是演示觀察法。利用現代技術,教師可以通過PPT、視頻播放的形式,把一些經典的片段播放,讓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增強自身的感受。比如在寫我愛我家主題的作文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電視劇《我愛我家》的片段,激發學生的情感,尋找自己家與電視劇中家的相似點和不同點,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情感。
(二) 培養學生養成觀察的習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培養學生養成觀察的習慣。讓學生在觀察的過程中,鍛煉自己的寫作能力。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觀察,提高自身的習作意識。通過觀察方法,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觀察周圍的事物。學生會對周圍的事物有自己的感受,所以在進行語文習作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具體的寫作要求,因材施教引導學生進行自主觀察,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與習慣。教師還可以通過設置觀察主題,讓學生對不同的事物進行觀察,通過一些口頭方式來表達自己觀察的過程。教師可以適時的引導學生通過書面的形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結合口語與書面語兩種方式,給學生的習作奠定基礎。每個學生存在個體差異性,所以在觀察上也會有差異,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觀察方法對其進行教育。在寫作過程中,學生可以進行創新,表達出自己獨特的視角。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培養學生的觀察習慣,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幫助學生積累素材。
(三) 通過日記的方式,鍛煉觀察能力
通過日記的方式進行觀察。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教師多會讓低年級的學生從寫日記開始,讓他們對生活進行記錄,在記錄的過程中學生會把自己的一些感受寫進去,培養學生對習作的情感,增加學生寫作的時間。長此以往,學生就會慢慢喜歡上習作。比如,教師可以每周給學生布置一篇周記,讓學生去觀察周圍所發生的事情,可以是家里的寵物、周末出游等,通過日記的形式記錄出來,教師可以不限定觀察的方式,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視角去闡述,發現周圍事物的樂趣。教師不需要限制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在批改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習作的安排,結合課文中學習過的科普文章,比如三年級下冊的《水上飛機》,觀察身邊家里的寵物的習性或者是植物的一些習性等。有的學生就會寫自己與寵物的情感以及兩個人之間的互動,而有的同學就會以身邊科技的日新月異發揮自己的想象,不限制學生的思維,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寫作能力。
三、 觀察法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的重要性
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很多工作都需要人們有較高的讀寫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習作教學是一個大的板塊,需要教師通過寫作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價值觀。運用觀察法能夠讓學生提高自身的語言文字運用能力,激發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給學生的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是一門工具性與人文性相統一的學科,能夠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語言綜合能力,會影響學生的發展。教師可以通過觀察法類提高學生的習作能力,提高教學的質量,給學生提供一個提高寫作能力的方法。
參考文獻:
[1]蘇麗.指導小學生用觀察法寫好作文[J].現代教育科學:小學教師,2013(5):162-162.
[2]馮蕾.基于量表的小學語文課堂觀察研究——以第二學段習作教學為例[D].海南師范大學,2015.
[3]周祖勇.用實物觀察法引導學生克服畏難情緒通過作文關[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4(3):93-93.
作者簡介:
黃曉華,中小學二級,江蘇省徐州市,徐州市豐縣青少年活動中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