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教育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中學體育課程的改革已是課程發展過程中的必然結果,它的改革不是改革專家或者教育政策決定的,而是任何事物發展的必然結果。本文就目前中學體育課程改革現狀進行了闡述,分析了現行中學體育課程體系中的缺失,簡要闡述了作者認為目前中學體育課程內容選擇的幾項基本原則,最后提出了目前中學體育課程改課中應注意的幾項問題。
關鍵詞:中學體育;課程;改革
一、 中學體育課程改革現狀
中國的體育課程改革已經持續很長時間了。到目前為止,對體育課程改革的評價有不同的看法。從方法論的角度來看,首先,體育課程改革還在進行中,變化趨勢和不同指標的不同都有好壞,不能片面地評價其好壞。二是體育課程改革中提出的目標、觀點和概念,不能淺嘗輒止,而是要全面了解其科學性和合理性。第三,對體育課程改革和發展價值的評估取決于是否適應社會教育文化的發展和需求。第四,體育課程改革是一種規劃,一種設計,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
二、 現行中學體育課程體系的缺失
1. 中學體育教育工作者對中學體育課程體系的認知度較低。課程改革多年來,由于中學體育教育工作者未能及時更新知識體系,導致其理論水平停滯,未能真正消化“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思想本質。體育課程改革受傳統體育教學思想的嚴重影響,進度相對緩慢。因此,這些因素直接影響了對體育課程體系和創新能力的充分認識。
2. 中學體育教育工作者對中學體育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缺乏全面的認識。首先,中學階段是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最重要時期;第二,面對巨大的壓力和學習負擔,體育對于高中生的生活是不可或缺的。
3. 體育課程的教材、教學內容及教學組織形式都存在很大問題:片面性、局限性、可重復性。中學體育教材內容有很多重復內容,高中和初中有很多相重復。整個教學不系統,連續性不強。一些內容被嚴重忽視。它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目前體育教育僅僅是作為一種技術教學,而忽視了學生健身和健康的需要,導致體育教學缺乏對學生的教學意識和終身體育意識。
4. 評估學生運動表現和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標準落后。中學體育課程評估制度建設落后,作者覺得應該是“考試型教育”的必然結果,各種升學考試并沒有體育考試項目,或所謂的體育考試制度不完善,體育自然成為了附屬教育,科學的評價體系更是無稽之談。
三、 中學體育課程內容選擇的基本原則
根據本人對體育課程的理解,日常學生對體育課程的需求,同時咨詢體育教育專家,得出了以下四點選擇體育教育課程的原則:
一,興趣性。體育課程的主題是學生,體育課程內容的選擇應充分考慮到學生的身心發展特征,同時考慮到學生的興趣需求。畢竟,“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的體育興趣也決定了學生對體育活動的關注,并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體育行為方向,成為體育學習決策的主導力量。因此,選擇與學生一致的身心發展,激發學生對體育課程內容的興趣是體育成功的最關鍵所在。
二,健身性。中共中央國務院在相關文件明確指出:“健康是祖國青年和人民服務的基本前提,中華民族是學校教育活力的強大體現,建立健康的第一指導思想,有力加強學校體育運動……”這是指導我們選擇體育課程內容的重要指導思想。這也是為什么課程標準將運動和健康課程定義為主要的體育鍛煉手段的原因。作為改善中小學生健康的主要目的,我們應該好好審視一下,從這個角度來看,目前的體育課程是否滿足這一要求。
三,基礎性。其本質就是以完成“教育使命”為前提,以“生命在于運動,體育課程指引運動方向”為基礎,用理論指導實踐。滿足學生的興趣和需要為基礎的“目標”作為確定課程內容的依據,要求學生掌握必要的身體健康知識和運動技能的常識,了解科學練習和娛樂方法的實際應用,培養他們鍛煉和保持良好健康的習慣,為自我鍛煉和持續學習奠定基礎。
四,綜合性。其實質是完成“教育使命”的先決條件,以“素質教育”為依托,滿足智力和非智力教育的需要,以“知識與行動”為基礎的“目標”相互統一,讓學生可以在德智體美勞方面全面發展,以培養“全面質量新人才”為服務宗旨。如果以此為依據的話,體育課程內容的選擇不能只是以“強身健體”為唯一依據,必須要有“全面發展”的觀念,要特別注意發展健康的體格和心智,并根據個人情況和專業知識進行因材施教,有利于個性發展、適應能力、生活能力、獨立意識的全面發展,有利于競爭精神和個人價值的整體提升。
四、 目前體育課程改課中值得關注的問題
1. 加強體育理論改革研究,學校體育科研力量薄弱,缺少全職科研人員,鼓勵一線體育教師利用業余時間學習,注意培養“學者”體育教師。
2. 體育理論改革不能只停留在學術報告或文章等形式,而是要及時推動和有效地服務于體育教學。
3. 體育改革實踐中,應防止片面性及盲目性失明,要辯證地看待體育課程的改革,不能是絕對的,不能盲目開展體育教育改革,應該從觀察,發展,變化,動態中掌握改革的方向,動態地進行體育改革,不能死搬硬套。
4. 正確地看待國外的先進體育教學理論。體育教育改革應以實際情況為依托,首先進行小規模實驗,在成功實踐的基礎上積極推動和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新體育教育之路。
總而言之,中學體育教育改革涉及各個方面,因為領導高度重視教育界的熱心支持,也因為大多數一線體育教師積極探索,我們相信體育改革在沿著既定的方向發展的同時,將融入具有我國特色的教育方式,走出一條適合我國教育發展現狀的創新之路。
參考文獻:
[1]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與教學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2]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R].2010.
[3]劉亮等.學校體育課程體系構建的目標及內容選擇[J].教學與管理,2008(5).
作者簡介:
韓芳,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寧夏師范學院體育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