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改的教育背景下,初中數學教學更加關注學生科學學習觀的建立,主動提問是學生科學學習觀體系的重要內容,通過此種能力的培養與發展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自主探索能力,進而實現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目標。基于此,本文以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必要性分析為主要出發點,重點探討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以期為相關數學教育者提供一定的經驗借鑒,更好地發展學生數學學科的核心素養,為教育改革進程的深化做出貢獻。
關鍵詞:初中數學;主動提問能力;培養途徑
一、 前言
數學作為初中三大主科之一,對學生應用探索能力的培養、數學思維模式的構建具有積極的推動與促進作用。提問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通常來說都是由教師對學生進行提問,雖然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數學教學質量,但是無法從根本上實現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深化發展。對此,筆者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為主要研究對象,就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途徑進行簡要分析與著重探討。
二、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必要性
在素質教育理念的指導之下,初中數學教學已經取得初步成效,數學教學質量、學生數學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但是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就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能力的培養現狀來說,很多學生不具備主動提問的能力,習慣于在課堂學習活動開展過程中等待教師提出問題,同時,部分教師更是沒有對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給予高度關注和廣泛重視,一定程度上導致初中數學教學方案存在偏頗。長此以往,學生自我認知不足、教師教學方案不合理都將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學生數學能力的深層次發展。因此,在實際的教學環節中,若想扭轉這一局面,則需要通過教學方案的科學制定和精準落實來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更好地強化學生獨立思考意識。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是踐行新課改理念的重要舉措,更是學生全面發展的客觀需要,學生在教師講解的基礎上獨立思考、主動提問,可以加深對數學知識點的理解。通過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使得教師可以對學生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有所了解,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初中數學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均具有不容忽視的極高作用。
三、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有效途徑
(一) 課前有效預習,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習慣
學生在初中數學知識點講解之前要進行有效的預習,將自己在預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帶入到課堂學習活動中,與教師就自己不懂、不明白的地方開展討論,有利于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良好習慣。同時,教師要加強對學生的引導啟發,在前一堂課的講解過程中要針對下節課所講解的內容提出相應的引導性問題,啟發學生帶著問題開展預習活動。例如,在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條件》這一課的預習過程中,學生可以將此前所學習的三角形、全等等方面的知識來帶入到教材預習,鼓勵學生發現證明全等三角形所需要必備的條件,在課堂上向教師提問,進而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加深對三角形相關知識的理解。
(二) 創新教學方式,激發學生主動提問興趣
教師要創新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方式,構建以引導、啟發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教學方式的轉變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實現學生由“要我學”到“我要學”的順利轉變,進一步激發學生主動提問的興趣,從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例如,在北師大版八年級數學《勾股定理的應用》這一課的講解過程中,教師可以在傳統理論講解的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來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熱情,借助小組成員之間的互動交流來營造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使得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投入其中,并且生成問題、解決問題和總結問題,最后教師需要對學生的總結成果進行評價。
(三) 變革作業形式,引導學生發現數學問題
教師要不斷變革初中數學作業形式,將學生從傳統題海模式的束縛中解放出來,讓學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將所學習到的數學知識應用在實際生活中,在探索、應用、實踐環節中善于發現問題,并且敢于在課堂中與老師就自己所發現的問題進行交流討論,從而鞏固學生的數學學習成果。例如,在北師大版七年級數學《生活中的立體圖形》這一節內容的作業安排時,學生在進行習題解答的同時,還可以結合生活中實際的立體圖形來對其進行觀察,通過實踐學生必然會發現自身學習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將此種問題帶入到課堂學習中,向老師提問并且獲得解答。此外,考試是檢驗學生數學知識學習效果的重要方式,通過考試可以準確發現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此為依據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答疑解惑,極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初中數學知識點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
(四) 開展高效復習,培養學生主動提問意識
教師在課堂講解的基礎上,要加強對學生復習知識的鞏固,開展高效復習模式,通過復習活動的進行與開展對數學知識產生全新的認識,并就其中存在的理解問題向教師進行提問,進而培養學生主動提問意識。對此,教師要尊重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從初中學生身心發展的現實情況、思維能力特點為出發點制定有針對性的復習方案,幫助學生取得良好的復習效果。同時,教師要堅持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則,針對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開展相應的教育指導,給予學生自主提問的信心,使得其能夠更為積極主動地向教師提出問題。此外,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平等的溝通交流機制,詳細了解學生的學習現狀,并為其制定科學合理的學習計劃,使得學生有計劃地開展數學知識學習。
四、 總結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教學過程中,若想不斷提高學科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就需要從有效預習、創新教學方式、變革作業形式、開展高效復習幾方面入手,加強對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培養,為學生的長足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常勝彪.淺議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7,(15):113-114.
[2]曹迎春.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主動提問的習慣[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03):74.
[3]趙娟.初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主動提問能力的實現途徑[J].亞太教育,2015,(12):76.
作者簡介:
王慧娟,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寧夏銀川英才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