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的推動下,小學數學課堂要立足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采用優化的教學手段和措施,巧用“一題多變”的導學訓練策略,挖掘小學數學文本中的例題和習題內容,吸引學生的數學學習注意力和興趣,對小學數學習題進行演變、引申和拓展,以充分調動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欲望,訓練和培養學生的數學發散思維能力和創造性思維,更好地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一題多變;導學;訓練
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適用于小學數學教學課堂之中,在素質教育的大力倡導和推行之下,教師要注意培養小學生的數學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發散性思維,要引入靈活的“一題多變”導學訓練策略和方法,吸引學生對于數學習題的解題興趣,教師要適時地給予點撥和指導,啟迪學生在“一題多變”的解題過程中形成發散性思維,較好地探尋不同的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從而較好地增強學生的問題解決能力。
一、 “一題多變”的意義分析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一題多變”,可以極大地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使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形象化、豐富化,更好地引領學生實現對數學知識的融會貫通的理解和體悟,開闊小學生的數學學習思路,促進學生在小學數學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發散性思維和創造性思維。教師要重視小學數學習題和例題的教學,通過“一題多變”式的導學訓練策略,引導學生進入到數學習題解題的全新空間。為了達到“一題多變”教學的良好效果,教師要做到“精選”“會用”“善變”,充分發揮小學數學課堂例題和習題的價值,使之具有示范性、典型性和探索性,全面激發小學生的數學解題興趣,增強小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一題多變”的借題發揮、適時變換和引申,可以全面提升小學生的數學思維變通能力。
二、 小學數學課堂中“一題多變”的導學訓練策略運用分析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之中,“一題多變”的應用還較為淺顯,教師應當將“一題多變”應用于日常教學之中,在學生牢固掌握基礎題的基礎和前提之下,以“一題多變”的導學訓練策略,較好地幫助學生“以少勝多”、開闊思路,實現對小學數學知識的觸類旁通的理解和體悟。
1. 變換題目的假設或結論的導學訓練
當學生了解和掌握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公式之后,教師可以進行題目的變換:(1)景觀小苑新建露天游泳池,假設它的長度為110米、寬度為90米,試問,這個游泳池的占地面積應當為多少平方米?(2)景觀小苑新建露天游泳池,假設它的長度為110米,相對于寬度來說要多出20米,試問,這個游泳池的占地面積為多少平方米?(3)景觀小苑新建一個露天游泳池,假設它的寬度為90米,相對于長度來說要少20米,試問,這個游泳池的占地面積為多少平方米?由此可見,在教師不斷變換題目的假設的條件下,學生輕松地理解長方形面積與長度、寬度之間的關系,根據題目已知的長度、寬度假設,進行長方形面積的計算,從而在變換題目的假設的過程中,實現對長方形面積計算公式的透徹理解。
2. 變換題型的導學訓練
在學生學習和初步認識圓的周長及面積之后,為了讓學生更好地鞏固所學的數學知識,教師可以對數學題型進行靈活的變換,以較好地訓練學生的數學解題思維,開闊學生的思路,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
如:假設圓的半徑為2cm,則可以通過圓的周長公式得悉其周長為( )厘米,通過圓的面積公式可以得悉其面積為( )厘米。根據這個題型,教師可以進行變換導學訓練:
(1)填空題型變換為選擇題型:
已知一個圓的半徑為2厘米,則可以得知該圓的周長為( )厘米,面積為( )平方厘米。
A. 3.14 B. 6.28
C. 9.42 D. 12.56
(2)填空題型變換為計算題:
給出一個圓的周長為12.56厘米,請同學們運用圓的周長公式,計算這個圓的半徑為多少厘米。
給出一個圓的面積為12.56平方厘米,請同學們運用圓的面積公式,計算這個圓的半徑為多少厘米。
(3)填空題型變換為判斷題型:
已知一個圓的半徑為2厘米,那么該圓的周長為6.28厘米,面積為12.56平方厘米。( )
一個半徑為2厘米的圓,該圓的周長和面積是相等的。( )
(4)填空題型變換為操作題:
教師可以進行如下變換:請同學們運用數學工具,畫出一個面積為12.56平方厘米的圓,在圖中標注圓心的準確位置,并畫出圓的半徑。
在這個實踐操作題之中,學生形成了自己的感性理解和認知,通過自己動手操作和實踐,使抽象的數學問題具體化,較好地促進了數學知識的內化。
由此可見,在小學數學課堂的“一題多變”的導學訓練策略運用之下,通過教師適當的點撥和啟迪,學生可以較好地突破固態思維的限制,進入到多角度、多層面的數學習題思考和分析之中,實現對數學問題的多角度分析和思考,從而較好地培養學生的數學發散性思維,增強了學生的數學創造能力,能夠較好地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在“變中有不變”的導學訓練策略之下,實現對小學數學知識的融會貫通的理解和體悟,更好地拓展了學生的小學數學知識,使學生真正能夠“學會學習”,全面激活和調動學生在小學數學學習中的積極性和興趣,誘發學生的解題欲望,從而較好地提升小學數學“一題多變”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小燕.數學課堂中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J].新課程(下),2014,(08).
[2]李寧.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思維能力培養路徑[J].知識文庫,2017,(15).
[3]戴中華.在小學數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與習慣的策略[J].科普童話,2015,(42).
作者簡介:張志剛,江蘇省溧陽市,溧陽市昆侖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