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是思維的體操,在數學課堂中,要想激活學生的思維,必然離不開問題,唯有質疑,才能撥開數學課堂的迷霧,實現數學課堂的智慧轉身。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引導學生大膽質疑,營造質疑的氛圍,指導學生學會質疑,從而真正讓數學課堂煥發盎然生機。
關鍵詞:數學教學;質疑;方法和策略
北美著名的數學研究者哈爾莫斯將數學問題比喻為數學研究的心臟。這充分說明了想要學好數學,首先必須學會提出疑問。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只有通過提問才能不斷地活躍學生的思維,從而激發探究數學問題的興趣。我國現以實行素質教育為目的,如何將課堂上的學生從原本被動學習的狀態改為主動求學的姿態,來切實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中通過提問與引導學生自主質疑,從而讓數學課堂實現智慧的轉身。
一、 營造質疑氣氛,使學生敢于質疑
著名的教育家馬卡連柯說過,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能放松兒童的學習心情。數學教學是提出問題與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是數學課堂的心臟。因此,教師想要切實要讓學生們敢于質疑,首先需要改變以往傳統的教學理念。作為數學教師,最重要的是要打破以往死板僵硬的教學內容,不斷增添新的有活力的創新元素供學生去學習和了解。例如:在學習有關“圖形的旋轉”問題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們生活中隨處可見的風車或是時鐘拿到課堂上來進行圖形旋轉的展示,讓學生們了解旋轉在生活實際中的運用。對于教師的演示,由于學生間存在著個別差異,所提的問題千奇百怪,學生們自然而然會對旋轉產生疑問和好奇:“時針在旋轉,哪個是旋轉中心?”“風車的旋轉角度是多少”等。對于學生們所提出的問題,教師可以針對一些問題做具體的評價和鼓勵,讓學生們先自己花時間去思考一下,最后再由教師來總結歸納。假如學生們沒有提出問題,那么教師應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提出有關的問題,并讓學生自由討論,嘗試解答,幫助學生們建立有問題必答的好習慣。長此以往,學生們通過提問,能夠了解到很多書本上接觸不到的內容,大大豐富了學生們的數學知識儲備。
二、 引導學生質疑,尋找所要質的“疑”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說過,相比起解答問題,那么提出問題這個過程更加的重要。在初中數學學習中,教師要讓學生們明白光是會解答問題是遠遠不夠的,最重要的是要在學習中提出自己的疑惑和不解.在數學學習了多個單元章節之后,教師不妨留出時間,讓學生們去觀察和思考不同章節之間的聯系是什么,并提出自己的疑問和看法。這樣,才能使學生樂于質疑,從中能享受到質疑的樂趣。這樣的提問,可讓學生在知識的來龍去脈上質疑,在知識的作用上質疑,在知識結構上質疑,在知識的模糊處質疑,在概念內涵、外延的拓展上質疑等等。就以初一剛剛接觸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為例,很多學生都過多地遵循在解題的過程中書本的模式了,比如在對含百分號的一元一次方程要先去百分號,往往在一些特殊的題目中容易產生計算錯誤。相反,采取轉化為小數的方式會變得更加快捷。學生們提出了這樣的疑問之后,教師就需要告訴學生們學習數學不能死板僵硬,解題要靈活多變。久而久之,數學思維能力才能有質的飛躍。
三、 指導質疑方法,讓學生善于質疑
現代教學理論認為,教師的正確指導是課堂教學必備的技能,更是教師教學藝術水平的體現。質疑是教師教學的藝術,學生自主質疑是自主學習能力的體現。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們養成質疑、敢于質疑的好習慣,在授課過程中對于一些教師自己早已發現的問題可以采用“裝傻”或者“明知故問”的方式把問題拋給學生。這樣,就讓學生們來為教師答疑解惑。讓學生知道在哪里提問題,在哪里提有價值的問題來“會問”,培養學生在知識的獲取過程中進行有價值的質疑。例如:在教學“平行線的性質”時,教師不妨先留給學生一部分時間,讓學生們先自己去思考,去畫一畫“三線八角”,自主思考角與角、線與線之間的邏輯關系,盡可能地將自己的推理寫在紙上。之后再跟教師黑板上的推理分析進行對比,找出自己的不足并針對其中之前不明白的步驟加以提問,最終才能真正把這些新知識給理解認識透徹。當然,作為才接觸新知識的學生,往往提出的問題很少是真正有意義有價值的,對于這樣的情況,作為教師不能夠一味地打壓和挖苦,而是應該積極地鼓勵學生。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及時調控,從而幫助學生們逐漸學會質疑。
四、 關注質疑過程,鼓勵學生自主釋疑
眾所周知,課堂教學中的質疑是手段,釋疑才是目的。當然,僅僅只會提問不會解答是達不到質疑的目的的。不能對問題進行科學的解決,是不符合當前應試教育的需求的。對于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教師都需要認真嚴肅地對待。不然只會讓學生倍感失落,帶著問題學下去久而久之會影響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不利于未來學習更難的數學知識。同時,面對學生的提問,教師也不要直接就告訴學生答案,可以先讓學生們分組討論思考,再由老師起組織作用,得出正確結論,必然會產生更深刻的效果。例如,在學習求圖形面積公式的時候,有學生就會提出如下的疑問:“為什么求梯形的面積公式通用于求長方形、平行四邊形、三角形的面積?”這充分說明了學生們其實意識不到圖形之間是存在一定的聯系的,教師可以不急著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轉而來回顧一下所學的幾個圖形,幫助學生們找出這些圖形之間的聯系,引導學生通過觀察圖形的特征,并經過大量數據代入驗證進行實踐探索,結果發現了原因,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綜合上述,敢于質疑是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的不二法門。但是,想讓學生做出敢于提問的行為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夠實現的。作為數學教師,要不斷地更新教學觀念,鼓勵和指導學生自學,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的全過程,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感到有問題可想,有問題可提,在提問和質疑中加深數學學習的理解,對數學的學習產生熱情。
作者簡介:周文婷,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淮安市生態文旅區新城開明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