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香嬌
[摘 要] 生物在高中階段是重要學科之一,由于生物學科知識點較多且具有一定難度,故對學生而言解題并不簡單。學生解題能力的強弱一方面能反映出其基礎知識掌握的程度,另一方面也是其學習能力的真實體現。培養學生解題能力能在提高學生成績的同時,使其掌握一定學習方法與技巧,對其學習效率的提高有很大幫助。教師應注重學生基礎知識,培養學生問題意識,培養學生解題思路,定期開展模擬測試,培養學生多積累的良好學習習慣,有效設置練習題目并舉一反三。
[關鍵詞] 高中生物;解題能力;培養策略
高中階段學生大多面臨著沉重的升學壓力,其解題能力的強弱關乎其是否能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對學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當今許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然對如何培養學生解題能力感到茫然,缺乏有效措施。作為教學的組織者與主導者,教師應好好發揮自身作用,制定各項措施以幫助學生學會解題,使其成績得到顯著提高,各項能力得到迅速發展。
一、注重學生基礎知識
學生對基礎知識有較好掌握是其解題的前提。要培養學生解題能力,首先教師應提高對學生的要求,使學生對基礎知識有良好的理解與掌握,使其養成注重基礎的學習習慣。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在每節課上將基礎知識進行匯總,督促學生記筆記并在課下及時復習,同時定期抽查部分學生當堂回答問題或默寫知識點,對在課下復習狀況較差或態度不夠良好的學生進行批評以起到警示作用。例如在教學“細胞的基本結構”一章節時,教師應將本章中重要知識點如植物細胞特有的細胞器、各類細胞器存在于哪些細胞中、各類細胞器的功能分別是什么等寫在黑板上,也可以將其總結在課件中并為學生展示出來,讓學生將這些重要知識點記錄下來并在課下復習。在教學基礎知識時,教師應避免各個知識點獨立的情況出現,應加強各知識點間的聯系,以樹狀圖形式將各知識點間的關聯記錄下來,幫助學生構建一定知識體系。教師可以將“細胞的基本結構”七字作為樹狀圖的主干,將“細胞膜”“細胞器”“細胞核”作為主干的三大分支,再將其分別對應的知識點如細胞核在細胞中的作用、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等寫在分支下方,讓學生將樹狀圖記錄下來并在背誦過后嘗試進行默寫。眼高手低是學生應避免出現的問題,注重基礎知識教學能使學生更加重視基礎,使其擁有正確的學習態度,有利于其成績的提高。
二、培養學生問題意識
具有一定問題意識能讓學生具有對知識的好奇心與求知欲,使學生在解題過程中遇到問題時能更加主動地提問,通過自主探究鞏固自身知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首先應通過引導啟發學生思維,在課堂中多進行提問與追問。例如在教學與植物生長素作用有關的習題時,教師可以提問:“植物生長素有什么作用?”“植物生長素濃度過高會不會對植物生長起到抑制作用?”……激勵學生進行思考并總結,使學生在分析的過程中回顧已學知識。其次,教師應提倡學生發問,不管是在解題過程中還是知識理解方面,教師都應使學生意識到善于發問的重要性,對于經常發問的學生教師應予以表揚。第三,教師應及時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同時指引思路,使學生不僅知道問題的答案是什么,也知道應該如何思考及分析。培養學生問題意識能使學生具有對知識本質的探索心理,使學生在做錯題時具有探究的恒心與毅力,在每一次做錯題時都能從中吸取教訓并避免在今后犯同樣的錯誤。
三、培養學生解題思路
相較于對理論知識進行教學,培養學生解題思路能使學生將所學知識有效運用到解題中,使學生在遇到各類問題時都能運用一定方法技巧高效解題。高中生物有選擇題、填空題等各類題型,教師應結合具體題目帶領學生對各類題型進行逐一分析。以選擇題為例,如教學“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選材正確的一個選項是( )A.選用紫色洋蔥鱗片葉內表皮做質壁分離及復原實驗 B.利用洋蔥根尖伸長區細胞容易觀察到細胞有絲分裂的圖像 C.選用過氧化氫酶來判斷溫度對酶的活性的影響 D.選用黑藻的葉子更容易觀察到綠色橢球狀的葉綠體”一道題目,教師首先應告訴學生:這道題目考察的是實驗選材部分知識,隨后逐一對選項進行分析并逐項排除。A選項中的紫色洋蔥鱗片葉內表皮細胞不含色素,不容易觀察實驗現象,故A錯誤;B選項中的根尖伸長區細胞只會伸長而不會分裂,故B選項錯誤;C選項中的過氧化氫酶會隨著溫度的變化而分解,故C選項錯誤;D選項則正確。排除法是解答選擇題型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師應鼓勵學生在今后運用此類方法。除選擇題外,教師也應結合具體題目告訴學生解答其他題型的常用方法,提倡學生在解題的同時不斷總結,得出最適合自身的解題方法。
四、定期開展模擬測試
測試的方式相較于日常作業更加嚴謹,學生在測試中往往精力更加集中,測試的成績也更能反映出學生真實水平,不僅能使學生發現自身問題并及時改正,也有助于教師根據學生成績了解其實際學習狀況,有根據地開展下一階段教學。在模擬測試開展前,教師應結合近期教學內容出題,使題目既能考查察學生對近期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又具有一定篩選性。隨后在測試過程中,教師應盡可能還原考試場景,使學生擁有緊張感,而在測試結束后,教師應及時對試卷進行批改并及時統計分數,將試卷下發給學生。最后,教師應盡可能對每道題目學生解答正確率進行統計,在講解試卷時將這些信息告知學生,使學生知道哪里是易錯點,強調學生在今后測試中應注意的問題。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每次模擬測試的成績制定對應獎懲措施,每次測試結束后對成績進步較大的學生進行表揚,以起到激勵學生的作用。
五、培養學生多積累的良好學習習慣
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并不是短期就可以得到的,需要在長期解題過程中不斷總結,不斷反思。培養學生多積累的良好學習習慣,不僅能使學生積累更多數量、更多種類的習題,使學生眼界得到拓展,同時也能使學生從錯題中不斷總結,避免同樣的錯誤在今后再一次出現。首先,教師應鼓勵學生在課下自行購買優質的教輔資料并對其中練習題進行解答,也可以為學生介紹各類優質教學網站,讓其在課余時間自行瀏覽網站并尋找習題。其次,教師應讓學生準備一個錯題本,將日常練習或考試中的錯題記錄下來。例如在教學“果酒和果醋的制作”一節課時,選修題型主要考查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準確度,而此部分會有學生出現將果醋和果酒制作原理及過程搞混的狀況,教師應讓在此題犯錯的學生將錯題記錄下來,在課下翻閱課本并反復背誦知識點,時常翻閱錯題本以加深自身記憶。
六、有效設置練習題目并舉一反三
在課堂教學中布置練習題及課后作業,對學生解題能力的提高有很大幫助,且能使學生趁熱打鐵,更加高效地記憶課堂所學內容。首先,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在講解重要知識點后及時布置對應題目,例如在教學孟德爾遺傳定律中的顯性隱性性狀時,教師可以出題:“已知某種兔子的毛色是由基因A、a決定的,顯性性狀為灰色,隱性性狀為白色,已知兩灰色兔子的子一代性狀比為灰色白色=31,求兩灰色兔子的基因。”給學生一定思考時間后將解題思路及過程寫在黑板上,告訴學生只有兩雜合子交配的后代才會出現31的性狀比,即Aa和Aa的后代是AAAaaa=121。隨后教師可以進行舉一反三,給出子二代的性狀比讓學生探究子一代的性狀比。在課后,教師也應及時布置與孟德爾遺傳定律有關的習題,不僅應讓學生對一對性狀進行分析,也應舉一反三,嘗試讓學生對多對性狀進行分析,使學生對此部分知識對應習題的解題形成一定技巧,促進其解題能力的提高。
提高解題能力不但對學生成績有很大影響,同時能培養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自信心,使學生不再認為解題是一件難事,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心態。教師應著力于解決當今教學中存在的若干問題,不斷從中總結經驗以提高整體教學水平,幫助學生不斷拔高成績并獲取各項優秀能力。
責任編輯 李杰杰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