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面對目前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比較突出的問題,筆者結合平時的作文教學實踐就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注重寫作素材的累積等作文教學策略談了幾點體會。如引導學生對平時的生活現象進行認真地觀察,切實感受身邊現實生活的一些趣事,從中積累一些生活素材;重視培養學生的情感思維,注重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運用激勵性評價語言激發寫作熱情,調動學生的作文積極主動性;有意識有目的地組織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實踐活動,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
關鍵詞:小學作文;指導策略;體會
當今,在小學作文教學中,我們發現不少小學生感覺寫作文難以下筆,常常是措辭簡單、結構混亂,也無從談及富有真摯情感。歸納起來,目前小學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少,比較突出的是:一是習作的立意雷同或者立意水平不高,甚至不會立意。二是學生缺乏習作的材料的積累,導致材料不足,以至于沒什么可寫,或者空話、套話連篇。三是學生語言積累單一貧乏,更談不上生動形象。四是語言無序堆砌,表達不準確,不生動。五是作文教學模式陳舊,訓練太機械,束縛了學生的想象空間,這樣學生在寫作時顧慮重重。六是作文批改流于形式,評語過于簡單雷同等等。鑒于此,筆者結合平時的作文教學實踐就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寫作興趣,引導學生注重寫作素材的累積等作文教學策略談了幾點體會。
一、 指導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
為了使學生在寫作的時候表達自如,首先需要引導學生對平時的生活現象進行認真地觀察,切實感受身邊現實生活的一些趣事,從中積累一些生活素材。例如,在練習寫“雨景”話題時,教師應當在日常引導學生認真觀察下雨的情景:如春雨是綿綿的、淅淅瀝瀝的;夏雨來得快、停得快,且伴隨巨大的雷聲;秋雨充滿香味、富有色彩,預示著家鄉瓜果喜獲豐收;冬雨是寒冷的、陰森的,它帶給人們一種凜冽與刺骨的感覺。因此,在平時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應當重視引導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將觀察的此情此景以及真實的情感都記錄在一個本子上或卡片上,再定期梳理累積。這樣一來,再寫起作文來就變得游刃有余了,學生的寫作語言也會更加生動、形象、流利了。所以,在平時的生活中,都應當讓學生在日常的生活中形成積累良好的學習習慣,再加上“寫一寫”“議一議”“說一說”等,不但累積了大量的寫作材料,而且提高了語言表達水平,從而使寫作充滿人性化、生活化、真實性、趣味性。
二、 激發學生內心世界的真實情感
作文寫作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注重真實情感的表達,只有在寫作中融入自身的真摯情感,才是一篇佳作。這就需要教師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重視培養學生的情感思維,注重引導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感情。例如,在一次寫作教學課堂上,筆者要求學生寫作文“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如此的作文題目非常寬泛,不少學生也感覺非常有話可寫,這不但調動了學生的寫作興趣,而且也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回憶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些難以忘懷的事情。與此同時,教師也能夠以此為契機勉勵學生:不少文學家的成功都是因為他們懂得思考過去、現在、以后,進而能夠寫出富有真實情感與深度的好文章,而立足于自身的回憶能夠發掘內心世界的真實情感。
三、 運用激勵性評價語言激發寫作熱情
高效的作文評價需要富有激情,可以調動學生的作文積極主動性,且可以不斷地啟發學生提高作文水平。可以說,作文評價不但在分數上有所體現,而且在教師的評價語言上也應當有所體現。筆者感覺,教師需要以學生的長期發展作為視角,在評價學生作文的過程中注重激勵性語言的靈活應用,并非強調學生間的對比,不再一味地劃分學生為作文好的優秀生與作文差的學困生,而是立足于所有學生自身的特點不斷地激勵學生發展和進步。例如,筆者在要求學生寫一篇關于秋游的作文,作文可以寫秋游過程中碰到的人或事以及描繪秋天的景色等。一部分學生的寫作比較單調,可是卻認真地描繪了秋天的景色,盡管未曾將自身的體會表達出來,可是筆者在評價時用了下面的評語:“你描繪的秋游景色非常好,你觀察得非常認真,你描繪的秋景就好比是一幅完美的畫卷,倘若你加入自己此時此刻的心情,那么會錦上添花!”在作文發下之后的第二天,當這一部分學生再次提交作文的時候,筆者又做出了下面的評語:“你的寫作讓人如癡如醉,太棒了,繼續加油吧!”結果,學生以后的寫作都非常努力和認真,從而實現了事半功倍的作文教學效果。
四、 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豐富寫作內容
在小學作文教學中,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豐富學生的寫作內容,教師要有意識有目的地組織并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實踐活動,在實踐活動中學生親身體驗,所見、所聞、所感成為寫作的第一手資料,無形中豐富了寫作內容,從而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例如,筆者在要求學生以“環保從我做起”作文題目進行寫作的時候,首先要求學生明確環保的概念及其意義。然后,安排學生建設環保小組,像是有的環保小組是為了美化環境、有的環保小組是為了節省水電、有的學習小組是為了減少空氣污染、有的學習小組是為了降低噪音污染、有的學習小組是為了回收利用舊物品等等。并且,教師能夠組織學生參與附近的工廠、河流、社區生活等等。在最后的時候,通過彼此的實際生活感悟,環保活動得以成功結束。之后,教師再要求學生寫作文“環保從我做起”,估計就變得十分簡單了,學生的寫作內容也會變得非常深刻化。總之,通過課外活動的組織,可以讓學生的寫作更上一層樓。
總而言之,在小學作文教學中,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來講,需要明確學生的特點與寫作模式,有目的性與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指導學生認真細致地觀察,切實感受身邊現實生活的一些趣事,從中積累一些生活素材;要激發學生內心世界的真實情感;要運用激勵性評價語言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在適當的時候點撥學生,不斷地指導學生寫作的方法與技巧。要開展課外實踐活動豐富寫作內容,從而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只有如此,才可以培養大批優秀的寫作能手。
參考文獻:
[1]韓青辰.說真話[J].故事作文(低年級版),2016,06.
[2]隆玉池.小學作文教學方法之我見[J].新課程學習(上),2016,05.
[3]杜振英.新課程理念下小學作文教學的新策略[J].學周刊,2016,30.
作者簡介:
宋興德,河北省黃驊市,黃驊市滕莊子鄉朱里口中心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