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志德
摘 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可以說,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就在這兩個方面。寫作是語文課程重要內容之一,閱讀是寫作重要積累過程,閱讀是寫作的基礎,通過閱讀語文素材,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廣泛閱讀,不斷積累,點燃小學生學習語文熱情,以便于通過有效閱讀,培養學生寫作意識,增強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學生寫作意識;培養
一、 培養學生寫作意識,激發學生的寫作欲望
培養學生寫作意識,首先要做到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溝通,積極引導,激發寫作欲望,給學生注入積極心理暗示,培養學生寫作意識,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寫作的重要意義。在小學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寫作意識,要注重加深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培養學生表達力、想象力基礎上,努力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使學生通過閱讀廣泛積累素材,增強自身的寫作能力。培養學生寫的意識是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基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只有學生保持積極的情緒,對閱讀內容產生興趣,以愉快的心情去進行閱讀,才能夠通過有效閱讀,提高學生的寫作意識。培養學生表達力、想象力,閱讀教學是基礎,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多引導學生進行閱讀,通過有效閱讀激發學生自身的表達欲望,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例如,學習兒童詩歌《影子》課文時,筆者首先通過生動、形象、簡潔的語言,給學生介紹了生活中比較常見的影子,介紹了“影子”與“人”的關系,使小學生通過閱讀學習對影子有了初步的了解,通過學完這篇課文,對影子有了一個深刻的認識。隨后,筆者讓小學生采用第一人稱介紹影子,以“影子”作為自述題目,訓練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由于影子是生活中常見的,因此,以“影子”作為自述題目,可以激發學生的敘述興趣。小學低年級學生想象力都比較豐富,在培養學生口頭敘述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充分打開學生的思維,幫助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進而培養學生寫作意識,激發繼續寫作欲望。在講授《小橋流水人家》一文時,筆者首先用優美的語言帶領學生閱讀課文,帶著感情色彩的描繪小橋流水人家的美好生活,使學生陶醉在美麗的鄉間景物中,仿佛眼前出現了漫山遍野的野花,采茶女翩翩采茶的情境……此時,筆者話鋒一轉,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運用文中場景描寫類似的語言,描繪一下自己美麗的家鄉,描繪一下自己所見到的,散發著鄉土氣息的自然景觀。采用此種形式進行教學,不僅鍛煉了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也為培養學生寫作意識、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奠定了基礎。
二、 掌握合理的閱讀方法,以讀促寫,積累寫作素材
要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必須引導學生掌握合理的閱讀方法,引導學生邊讀邊想,將閱讀與思考有機結合,以有效提高自身閱讀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之前,教師必須要讓學生了解自己怎樣思考,思考什么?要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章的內容,去充分思考不懂的字詞,難以理解的句子以及科學術語,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要學會多問幾個為什么?根據上下文琢磨理解不懂內容,思考難懂的詞語、句子。在日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采用批注式閱讀辦法,這樣的閱讀方法,不僅有助于學生理解課文的語言文字,進行圈畫批注,還有助于訓練學生的習作能力,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水平。使學生通過仿寫、擴寫、續寫等辦法,寫好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以讀促寫,積累寫作素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想實現閱讀與寫作兩者間的溝通與交流,教師需要結合教學內容,精心選擇讀寫結合點,幫助學生理解、積累詞語,為學生寫作實踐提供借鑒對象,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靈活地運用所學詞語句子,在滲透寫作的詞語基礎上達到作文指導的目的。如:筆者在講解《小小竹排畫中游》時,先引導學生反復朗讀課文,使學生在腦海中對課文內容有一定印象,加強學生對這些詞語的理解,隨后,筆者將課文中的一些詞語“白白的”“青青的”說出來,讓學生組詞,學生們順口說出“白白的云朵”“青青的綠草”,像這樣的詞語,都可以應用于寫作教學中,通過積累素材,培養學生寫作意識,增強學生寫作能力。
三、 閱讀中進行練說訓練,拓寬視野,培養想象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還要培養學生理解文章詞語的含義,從課文語境內體會詞語的用法,以便于學生能夠深入揣摩作者的寫作思路,領悟文中內容的遣詞造句,以及作者的語言表達方式,在閱讀中進行練習和訓練,通過實際練說增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
更好地為寫作服務。當然,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進行有目的的練說,不要單一練習文中某一詞語,這樣,不僅有利于訓練學生詞語表達能力,還有利于學生記住那些優美的詞語,為將來更好的寫作奠定基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合理引導學生掌握課文的主要內容,使學生通過多次閱讀,對課文有一個整體的感悟,領悟文章想要表達的感情,為更加流暢地表達練說內容,培養學生寫作能力奠定基礎。小學生的知識面還比較窄,培養學生寫作意識,增加學生寫作能力,還要進一步拓寬學生的視野,學生不僅具備較強的想象力,還要具備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閱讀過程中感悟真理。例如:筆者在講解《小松鼠找花生》一文時,由于文章結尾提出了疑問“花生是被誰摘走了呢?”這樣的結尾給學生留下了想象的空白,在課文學習的基礎之上,筆者引導學生續寫小松鼠找到花生后,會說出哪些話,做出那些動作。激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寫作想象能力。
四、 結語
閱讀與寫作兩者密不可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是語文課程重要組成部分,聽、說、讀、寫,閱讀理解為寫作的源泉。在閱讀過程中,不僅可以使學生將所學的知識內化于心,還可以為寫作積累素材,寫作是閱讀的升華形式,通過合理運用閱讀積累,促進學生文學素養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施佩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談小學語文“從閱讀導向寫作”的作文教學法[J].小學生作文輔導:教師適用,2012(4):9.
[2] 呂惠琴.追求高效綻放精彩——小學語文閱讀與寫作的有效結合[J].語文學刊,2013(10):113,125.
[3] 董金雯.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與寫作指導的有機結合[J].新課程(小學),2014(8):78-79.
[4] 李艷艷.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作文教學研究,2014(2):28-29.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