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引入數字化學習的方式為數學教學構建了一個無限廣闊、信息豐富、交互靈活的學習平臺。數字化學習課堂如何使用才能實現個性化學習,提高課堂的效率?教師只有利用好數字化學習的平臺,在進一步研究、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合理引導學生以“自主、探索、合作”的學習方式進行自主學習、深入探究、精練習題,從而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關鍵詞:數字化學習;小學數學教學;探索與實踐
一、 創設情境,規范引導
在以往的課堂教學上,教師往往都是憑借主觀判斷和自身的經驗進行課程的設計,缺少對于學生認識起點的精確的掌握。如果班級人數較多,教師很難做到細致的學情分析,常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課堂效率大打折扣,教師可以借助平臺的指南功能,發布需要學生們完成的具體的學習活動要求等。通過數字化平臺教學模式的嘗試,可以讓學生在平臺操作的過程中,通過平臺許多實用的展示功能,教師可以較為準確的把握學生的真實的學習情況,開展有針對性的教學活動,實現“教與學的個性化”教學新理念。例如我在教學三年級上冊〈分數的初步認識〉時,為學生創設了分數的問題情境,學生在“指南”的指引下進行“分一分”的操作活動,有的“拖動”圖片,有的用畫筆圈畫,興趣盎然,操作熱情高漲。再結合“分一分”的操作活動,用筆填寫表格。在操作、填表的過程中發現分得結果不同,表示分得的結果的方式也不同。由此想到當不能用整數來表示分得的結果時就要創造一種新的數。我認為這樣的教學既能發展學生的創新思維,又大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二、 分類比較,相互探究
數字化教學平臺的引入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讓學生可以更加自由靈活的表達自身的想法,學生可以借助平臺的展示功能初步展示自己對于教師所提出的數學概念的初步理解和描述,學生之間通過數字化平臺也可以相互交流各自的想法,在這種交流學習中,初步建立起對于教師所提出的概念的初步表象的理解和認識;教師則可以通過數字化平臺將學生通過自身理解的展示作品進行必要的分類、比較,發現學生在自我認識方面的實際情況,針對個別學生的理解情況給予有針對性的指導,這樣學生有了一個可以自由發揮的平臺,教師也可以多一個了解學生思想的渠道,從而更好的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例如吳老師執教的蘇教版四上的《平行與垂直》一課,第一板塊:學生根據老師的問題“同一平面內,兩條直線有哪些位置關系?”利用畫筆功能在平臺上自由創作。吳老師借助聚焦功能捕捉、展示學生的作品,激發學生比較、分類的研究欲望,通過拖動功能,學生自主、獨立思考分類,利用互助功能,進行生生交流,無聲地探討,達成分類的共識。直觀地區分了平行與垂直,初步建立了平行與垂直的概念表象。
三、 激發興趣,自主學習
學生的學習離不開學習興趣的驅動,良好的學習環境可以達到讓學生自主學習的目的。數字化平臺有許多學生們更易操作,更加直觀的使用功能,能夠幫助學生在有趣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學生們學習的興趣,學習也不再是在課堂上接受教師的單向灌輸,可以更大限度地發揮學生自己參與,研討學習的過程,許多想法都可以借助數字化平臺,發揮自身的想象力,盡可能地滿足學生對于知識學習的嘗試和練習。平臺的錦囊功能,可以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答疑解惑,錦囊功能會提供針對教學知識點的設定題目的詳細的解答過程,以及在學習中需要學習者注意的地方,這些錦囊策略往往能夠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過程中遇到的絕大部分的疑惑。借助平臺的互助功能,學生可以將自己對于題目解答的思路過程展示在平臺上,通過平臺的共享功能展示給其他需要的同學,其他同學也同樣可以借助平臺的互助、共享功能向其他同學展示自己對于題目的解答,這樣同學們就可以實現在學習的過程中的互幫互助,而不受到時空和地域的限制等。學生在數字化平臺交互式學習的過程中,將會更好地理解和體會關于數學知識的概念,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在生活中實際應用。
四、 結語
總而言之,數字化教學平臺的引入,將會對原有教學方式帶來一定的影響,但是,新的數字化平臺所提供的許多非常實用的功能,將會有助于教師和學生之間的教與學活動的開展,借助數字化平臺可以更好的完成對于數學知識尤其是數學概念的情景建立和互動掌握,讓學生最大限度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熱情的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相信在不斷的探索和實踐過程中,將會更大地發揮數字化平臺學習的優勢。
參考文獻:
[1]馮毅.小學科學學科數字化學習研究:問題與思路[J].中小學電教,2015(11).
[2]鄭慧,丁珊瑚.感受任務單引領數字化學習的魅力[J].考試周刊,2015(88).
[3]徐航.“一對一數字化學習”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J].青海教,2015(Z2).
[4]葛德明.基于魔燈平臺的小學科學數字化學習設計[J].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1).
[5]朱燦明.小學階段的數字化學習探索——以數字與信息教學為例[J].新課程(上),2016(8).
作者簡介:曹春媛,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常州市覓渡教育集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