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淑媛
摘 要:自上個世紀60年代末起,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發展的如火如荼,從其誕生的時間和地點的角度來區分,主要可以分為英國和法國這兩個派別。這兩個派別對于當時男尊女卑的社會,尤其是弱小的女性群體喚起女性意識、平等觀念、維護女權等都發揮著促進作用;也使女權主義運動逐漸高漲,其二者都受到了特定社會背景的文化思潮的影響。但進一步比較可以發現,英國女性主義文學流派在突破傳統文學形式、推翻封建倫理上不如法國女性主義文學流派來得有力和徹底。
關鍵詞:西方文學;女性主義;文學流派;比較
[中圖分類號]:I1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8)-06--01
引言:
在經歷了幾次女性主義運動之后,女性意識在西方被喚醒,其在文學領域上開始有所體現。西方文學關于女性主義文學的派別劃分主要為英法兩個派別,兩個派別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和突出貢獻。通過比較,包括簡·奧斯汀、弗吉尼亞·伍爾芙、西蒙娜·波伏娃、埃萊娜·西蘇等在內的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的女性作家,她們的作品在當時紛紛進入大眾的視野,并且對社會產生巨大影響。本文將對兩個流派的代表人物和造成的影響進行分析,并且對兩個流派進行比較,尋找二者的共同點與差異點,以期為相關西方女性主義文學的學術研究提供參考價值。
一、英國女性主義文學
(一)關于簡·奧斯汀及其帶來的影響
簡·奧斯汀是著名長篇小說《傲慢與偏見》的作者,其以女性為中心的文學格局,展現了女性的精神世界和生活場景,改變了傳統以來女性受人審視、處于被動的文學創作方法,使女性意識得到體現,提高了女性角色在文學創作中的地位,女性主義文學的發展基礎就是有簡·奧斯汀奠定的[1]。
(二)關于弗吉尼亞·伍爾芙及其帶來的影響
另一位英國女性主義文學派別的重要貢獻人物弗吉尼亞·伍爾芙,在其創作的《一間自己的屋子》和《到燈塔去》兩個作品中,首創并明確提出了其女性主義文學理論的運用范疇,細細品味《到燈塔去》就可以發現主角夫婦所象征的傳統家庭婚姻,展現了男女之間因性別而形成的等級差異。作者還將男女性的性格結合在女主角身上,更好地詮釋了“雙性同體美學”,為女性主義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力量[2]。
二、法國女性主義文學
(一)關于西蒙娜·波伏娃及其帶來的影響
西蒙娜·波伏娃以哲學、生物學、神話等內容為背景,創作了轟動一時的《第二性》,對女性在歷史發展過程中的地位、權利與男性之間的差異進行了深度探討。同時作為法國女權運動的創始人,西蒙娜以文學形式,向傳統的以男性為中心的秩序和權制度發起挑戰,吸引了以女性為主的讀者群體加入女權運動,維護自己在社會上的平等地位。
(二)關于埃萊娜·西蘇及其帶來的影響
受到解構主義哲學思潮的影響,作為法國女性主義文學流派的另一突出人物,埃萊娜·西蘇在文學作品中經常以第一人稱的表達方式,故事或寓言的內容形式進行創作。其以女性為中心的作品包括《談談寫作》、《美杜莎的笑聲》等,都對女性解放、女性寫作、女性地位等做出了深入研究。一定程度上對男性主導話語權的傳統文學創作模式進行改變,提出和建立女性主義的閱讀和寫作體系做出巨大貢獻。也向男尊女卑的觀念做出反抗,提出性別平等的觀念。
三、英法兩個流派的比較
(一)共同點
第一,英法兩個流派都為世界范圍內的女性主義文學發展提供了理論基礎,使婦女解放思想向全世界傳播并得以實現。英法兩個派別的代表人物提出了“女性寫作”的概念,并加以完善成體系,都使得文學界對于女性作家的態度發生改變,女性作家的地位得到提高,女性在文學創作領域開始掌握一定的話語權,解放了女性的尊嚴[3]。
第二,兩者都在社會背景和文化思潮的影響下發展。英國是在萌芽狀態下的女權主義運動中喚醒了女性主義意識,并最終在文學領域發展。法國則是受到英國女性主義文學和本土社會解構主義哲學的影響,提出了較為不同的女性主義文學的觀點。
第三,兩者都對女權主義運動發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女性主義文學所提出的男女性別平等的觀點與女權主義運動的目的相一致,文學領域為女權運動帶來了更多以女性為主體的支持者,所以,兩個派別的文學發展也可以當作女權主義運動的一部分。
(二)差異點
第一,英國女性主義文學家在創作形式的態度和作品上,比起法國就明顯保守許多。英國女性主義文學家延續了男性為中心的傳統秩序,這點在弗吉尼亞·伍爾芙的《到燈塔去》中,蘭姆塞夫人為小兒子講述故事的這一片段中就能感受到。而法國則大膽質疑傳統,建立自己的女性主義閱讀和寫作體系[4]。
第二,英國女性主義文學家對于文學倫理的顛覆也不如法國女性主義文學家來的徹底。法國女性主義文學家十分重視傳統父權制度的改變,并且還在作品中明確提出。而英國女性主義文學家則沒有明確對這個角度過多關注,只是在作品中以寫作技巧表現女性寫作的靈動感。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英國流派作為女性主義文學的濫觴,為以后法國流派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借鑒意義。經過筆者的比較可以發現,兩個流派的產生和發展都受到當時女權運動盛行的背景,和文化思潮的影響。兩個流派都為世界女性主義文學乃至女性解放運動起到了促成和推動作用。但是英國女性主義文學流派由于產生的時期較早,受到的社會限制比較大,其在創作形式的改變和文學倫理的顛覆上,不如法國女性主義文學流派來得有力。
參考文獻:
[1]趙翊岑. 女性主義流派精神文學理論批評研究[J]. 文藝生活·文海藝苑, 2015(8):14-14.
[2]郝嵐. 女性主義視角下中國的外國文學研究[J]. 青海社會科學, 2014(2):136-142.
[3]余丹. 英美文學中的女性主義及其影響[J]. 藝術科技, 2017, 30(1).
[4]吳晶. 男性主義與女性主義視角下的英國文學作品對比解析[J]. 華章, 20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