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提高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關鍵在于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求知成為一種內驅力。本文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具體闡述如何通過設疑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一、立足教材,挖掘疑點;二、巧設懸念,以疑激趣;三、合作探究,以趣促學。同時結合牛津初中英語7B Unit 4 Integrated skills進行具體說明。
關鍵詞:初中英語;高效課堂;設疑激趣
人若志趣不遠,心不在焉,雖學無成。英語教學不僅要教授學生英語語言知識,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轉變學習觀念,從“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做學習的主人,學會學習,從而提高英語課堂教學質量?!队⒄Z新課程標準》中也指出:英語教師應在教學中不斷激發并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引導他們逐漸將興趣轉化為穩定的學習動機,以使他們樹立學習英語的自信心。
“設疑激趣”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方法之一。它通過巧妙設疑,促發學生內在的好奇心理,讓他們帶著問題參與到課堂活動中,積極思考,主動探索問題答案,使學生對所學內容保持高度興趣,從而提高課堂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 立足教材,挖掘疑點
教材是教師教和學生學的主要憑借,是教師進行教學的具體依據。教師在“設疑”前首先要認真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目標、內容以及重難點,深度挖掘教材內涵,預測學生學習可能會碰到的問題,對此進行設疑,做到有的放矢。在英語教學中,教師通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挖掘疑點。
首先是標題。英語教材中的每個單元標題或課時標題都是該單元或課時的中心內容,始終貫穿著整個單元或課時。依據題目挖掘疑點能夠起到以疑促讀的目的。7B Unit 4 Integrated skills的標題是Finding treasure,其實這個標題本身就引申出一個疑問——Where is the treasure?帶著這樣的疑問,學生就會更加專注于聽力材料并仔細閱讀相關內容,以期能夠找到寶藏。
其次是重點內容。教材的重點內容主要在于解決教學中的主要矛盾,解決重點問題,掌握文章重點內容。Finding treasure這一課時的主要內容是從聽力材料中獲取信息,能聽懂指令并畫出路線圖。因此學生在畫出路線圖之前首先要學會如何描述路線。那么在聽完第一部分材料后,教師就可以說,“Can you describe the route?”,以此來引導學生學習描述路線的正確表達方式。
最后是重點詞句。重點詞句是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中心思想的窗口。教師若能抓住重點詞句,并以此設計問題必能引導學生透徹理解文章內容,體會文章表達的中心思想。在Speak up部分,教師可以通過問題Which way should Daniel go at the traffic lights?來引導學生學會用正確的詞句來描述路線,最終找到陽光公園。
二、 巧設懸念,以疑激趣
“設趣激疑”的關鍵在于問題設置要“精”和“巧”。問題的“精”首先要問在關鍵處、新舊知識的轉折處;其次要問在盲點(即思維忽略處),引起學生對該知識點的重視;最后,問題要有趣、新穎,使學生覺得有想頭。
問題的“巧”主要在問題設置的時間點上。一般分為三個點:第一是上課開始之初的導入設疑。好的問題導入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充分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是一堂課成功的一半。教師通過尋寶闖關視頻引入7B Unit 4 Integrated skills內容,并與實際聯系,告訴學生,他們的教室中也藏有一個寶藏,引起學生思考Where is the treasure?
二是課堂之中疑難處設疑。在實際教學中,教師不難發現,學生上課之初興趣盎然,但是隨著時間推移,學生已經無法維持他們對所學內容持續保持高度的注意力了,逐漸出現疲勞和倦態,這時,教師適時地在疑難處設疑,吸引學生注意力,重新調動學生積極思維,確保教學的有序進行。為了保持學生整堂課的積極性,教師可以將Finding treasure這一堂課設置成類似于冒險島的闖關游戲,將整堂課設置成幾個板塊,每個板塊相應地都設置了一些疑問,解決這些疑問后學生就能得到一片地圖,當所有板塊完成后,學生才能得到一張完整的地圖,找到藏在教室中的寶藏。
三是課堂尾聲處設疑。高效的英語課堂應做到上課伊始,興趣盎然;課堂之中,興趣愈濃;課至尾聲,興趣猶存。然而在實際英語教學中,教師不難發現,一節課前30分鐘活動精彩紛呈,學生激情澎湃,高潮迭起,后10分鐘反復操練,學生鴉雀無聲,興趣索然。因此,在課堂尾聲設疑同樣至關重要,能夠督促學生及時進行歸納總結,情感得到升華。在學生完成所有板塊得到地圖后,學生在這堂課的尾聲,通過地圖一同尋找藏在教室中的寶藏,從而讓學生對這堂課的內容始終保持濃厚的興趣,同時也呼應這一課時的主題Finding treasure。
三、 合作探究,以趣促學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不同學生的成績以及個性特點等將學生分成四到六人的學習小組,各小組之間做到同組異質,異組同質,共同合作完成教師分配的任務。它有助于寬松民主的學習氛圍的形成,讓學生在討論時感到自由,每個學生可以各抒己見,同時也能夠給他們提供更多用英語交流的機會,活躍課堂氛圍。在整個課堂活動中,學生相互之間進行合作交流,積極參與尋找問題答案。學生不僅要用大腦去積極思考,還要用自己的耳朵去仔細聆聽;不僅要用自己的嘴巴去表達,還要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從而使得整個課堂學習過程成為了一個富于個性的過程,成為了一個培養學生探知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過程,成為了學生體驗學習樂趣、充滿激情與熱情的過程。
教師將7B Unit 4 Integrated skills設置成闖關游戲后,學生需要通過共同合作完成各板塊任務,才能得到完整的地圖,最后得到教室中的寶藏,變枯燥的學習內容為生動有趣的游戲,讓學生在合作的氛圍中體驗到了英語學習的樂趣,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立足英語教材,挖掘教材疑點,巧設懸念,讓學生共同合作探究,將枯燥的課堂學習轉變為妙趣橫生的互動教學,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英語過程中的樂趣,實現“厭學”到“樂學”的質的飛躍,從而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
作者簡介:
張曉珍,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城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