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師需要知道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是什么,正如李瘐南老師所說的,要掌握學生知識的生長點。從學生知識生長點出發去培養學生的學力,為學生今后的學習留下種子.案例教學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在高中生物教學里常常被教師采用進行生物教學。為了提高教師用案例教學的教學效果,本文將圍繞幾個案例的示例并具體分析來討論一下案例教學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關鍵詞:學習興趣;高中生物;自主學習;疑問引導
一、 強化學生學習興趣
高中生物教學模式是運用教師的語言與情感、教學內容以及課堂氣氛,營造一個廣闊的心理場,使學生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學習活動中去。教師若能根據教學目標,把握問題焦點,或依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創設一些情境,能極大地激發學生探究知識的欲望及主動學習的興趣。如,在生物課堂上,教師在講臺上神采飛揚的講課,而下面有的學生對生物課程缺少興趣,在座位上昏昏沉沉地打著瞌睡。這時,教師問道:“同學們,你們知道你們和我現在的狀態是什么樣嗎?”同學們一聽便來了興趣,問道:“什么狀態?”教師回答到:“你們就像是剛注射了過量的胰島素,而我卻像是剛注射過甲狀腺激素一樣,你們慵懶而缺少活力,而我剛好相反好像有用不完的力氣一樣。”同學們一聽就笑了,剛剛沉悶的氣氛也一掃而空。
在上述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學生對于刻板無味的生物知識缺少學習熱情,在課堂上提不起學習精神。此時教師靈活地應用生物教學的案例,給學生們講解了胰島素和甲狀腺激素的不同,還可以進一步講解人體各種激素所起到的作用,而學生更容易在教師幽默風趣的教學里學習知識。靈活地講解生物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在歡快的氣氛里讓學生對知識點的記憶更加牢固,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成果。
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該起到的是引導的作用,而不能將所有的課本知識統統主觀性地強加到學生的身上。一般在課堂教學中,有的生物教師只懂得照本宣科,墨守成規,這極大地降低了學生學習生物的效率和觀察世界的積極性,很多知識的獲得,是不能僅僅依靠課本的,知識是來源于實踐,也應當回歸到實踐中去的,教師只有讓學生回歸于生活、回歸于自然,到戶外去觀察、發現,才能使他們獲得更多更有益、更實際可靠的生物知識。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進行中學生物教學中,教師要喚醒學生對學習生物這門課程的欲望和激情。
二、 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一堂生物課上,教師作為引導者,讓學生們分為正反兩方辯論轉基因食品給人類帶來的好壞。由于教師提前布置了學習內容,學生在課前就自主的預習了轉基因的原理和應用,并查閱了相關的資料。在辯論中,學生踴躍發言,正反兩方擺事實講道理,討論得熱火朝天。正方同學從基因的異變入手,闡述了人體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基因的異變和突變,進而認為轉基因對人體沒有傷害,而且還能提高食品產量養活更多的人口。反方同學認為轉基因食品還未被證實對人體沒有傷害,其潛在的危險不容小覷。在臨下課時,教師對正反兩方同學的辯論做出總結并補充了知識點。一節課在同學們自主的發言中過去,同學們通過自主學習了解了基因的異變。
在上述的案例中,教師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引導學生們自主學習了基因的突變,并查閱資料,然后以辯論會的形式與其他同學交流學習成果。最后,教師再對學生們認識不足或不對的地方進行補充講解。這樣的學習模式符合教育改革中提出的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的學習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還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學習能力和鍛煉學生的口才提高學生的自信心,為培養素質全面的人才打下基礎。
三、 利用疑問引導學生學習
生物課堂努力呈現許多啟發性的、激勵性的、誘導性的、深思性的、多樣化的標注和問題。如“觀察”、“思考”、“你還能再舉幾個例子嗎?”、“你有什么體會?”、“你還能得到哪些結論?”、“你有什么新的想法?”、“你認為這里的依據是什么?”、“閱讀與思考”、“探究”、“實習報告”等等。這些問題的提出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學習思考的新平臺,改變了舊教材中就知識講知識的模式,有利于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了解知識的發生和發展過程,無疑對能力的培養和提高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在一節講解“遺傳”的課堂上,教師開場并沒有講解遺傳上的知識,而是講到了孟德爾的故事。同學們好奇一位修道院的神父是如何和生物有了聯系,因此聽得津津有味。教師在講孟德爾的故事時,將他如何種豌豆并如何發現了遺傳定律講給了學生聽。學生在聽豌豆的成長規律時,對遺傳的隔代遺傳等各種遺傳現象產生了好奇和興趣。然后在教師講解遺傳定律時,學生們聽得很認真,對不懂的地方進行了提問。一節課下來,學生們學到了很多知識,對知識點也有了深刻理解,教學活動的效果也非常不錯。
在以上的案例中,教師首先拋出了孟德爾的故事,讓學生在學習知識之前先對知識產生了好奇和疑問,然后再帶著疑問去學習知識。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提高學習效率并讓學生增加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在日常的生物教學中,教師可以靈活應用這樣的方法,通過給學生講一些生物知識上的相關故事或者是現代科學的發展歷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主觀能動力。
總之,案例教學是生物教學中的一種重要方法。由于高中生物教學知識點較為淺顯且貼近生活,教師有豐富案例資源進行教學活動。教師應靈活地采用多種案例對學生進行教學,使教學方法多樣化,在啟發和引導中讓學生提高對生物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只有這樣,學生的學習效果才能更好,才能培養出更加適應于時代發展的高素質人才。
參考文獻:
[1]黃雁.課堂觀察《ATP的主要來源——細胞呼吸》之教學目標設置與完成——廣西教科所十二五規劃課題《高中生物教學中的課堂觀察案例研究》[J].新課程(中學),2015(5).
[2]徐水華.生物“自主課堂”不同策略的有效性探究——記一次主題校本研修案例分析[J].中學生物學,2015(11).
[3]陳琦.輕松課堂寓教于樂——現代生物技術的應用教學案例[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6(1).
作者簡介:
蔣小芳,江西省崇義縣,江西省崇義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