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向敏+胡素梅
摘 要:創客課程是創客教育生態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我國創客教育“落地”的重要抓手;同時,也是新課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和推進動力。當前,國內創客教育研究者和實踐者對創客課程缺乏清晰的認識,阻礙了我國創客教育的順利開展。創課,特指服務于創客教育的創客課程,是一種有別于傳統學科課程的新型課程,具有整合性、研創性、協同性等核心特征。而創客思維既是一種技能也是一種思維傾向,強調創新、創造,鼓勵冒險嘗試、勇于探究,注重知識的整合性運用,倡導問題意識和批判性反思。
關鍵詞:創客教育;創客思維;模式
1 創客教育“是什么”
創客教育的蓬勃發展與創客運動發展有關。創客一詞來自英文單詞Maker的翻譯。2013年,創客教育在國內外學術界的研究剛剛起步,因此對創客教育的概念并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不同研究者對創客教育提出了不同的解釋(見表2)。
由此,目前國內還未對創客教育的定義達成一致,但基本上認為“創客教育”是以做中學為主,強調動手能力的一種教育模式。綜合上述有關創客教育的定義與特點,研究者嘗試提出創客教育的定義:創客教育是在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時代發展起來的一種創新型教育模式,具有明顯的時代特征,是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一種教育變革范式,是一種秉承在創造中學習的教育理念,是以培養具有21世紀技能的創新型人才為目標的教育模式。從教育哲學觀點出發,我們歸納出創客教育的特征為以下三點:(1)創客教育是新技術新媒體發展的要求,為信息時代提出了新的教育模式,來解決信息時代需要創造性人才的課題;(2)創客教育的價值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符合信息社會需求的一種教育模式;(3)創客教育是隨著信息科技的發展并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產生的一種教育模式。“互聯網+”時代帶來了機遇與挑戰,MOOCs、創客教育、智慧教育、翻轉課堂等對我國教育教學模式都產生了深刻影響,關于創客教育的價值論問題,是創客教育發展中的一個重要問題。不同的研究者對創客教育的價值闡述了不同的觀點。創客教育的價值與意義可以從宏觀和微觀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從宏觀角度可以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1)開創教育新局面。吳俊杰認為創客教育是一條立足于培訓學生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新路。王芳認為,創客教育是一條貫穿終身的、面向全人發展、培養創造能力與分享精神的教育,能激活教育創新基因。(2)面向智慧教育的創客教育。陳琳認為,創客教育是智慧教育創新實踐領域的一種教育范式,它的價值在于將傳統知識、學習和教育實踐與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實踐能力相結合,不斷促進智慧教育引領我國教育的創新與變革。(3)創客教育的價值潛能。張現民認為,創客教育具有無限的價值潛能,并從四個方面研究了其價值體現:個體發展層面、課程改革層面、教育系統變革層面、國家人才戰略層面。(4)信息技術使能的創新教育實踐場。祝智庭研究認為,創客教育融合了信息技術的發展,將是未來信息技術教育發展的方向,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思想和互動、合作、DIY的教育理念。從微觀角度來看,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學生能接觸先進的技術。創客教育空間提供各種工具資源,能為學生帶來科技樂趣,在信息時代具有一顆對新技術敏感的心。(2)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DIY能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問題解決能力和團隊協作學習能力。(3)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創造能力,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2 推動我國高校創客教育發展的建議
1.打造優質創客空間,營造高校創客文化氛圍。高校創客空間是高校創客教育得以實施的依托。優質的創客空間不在于物理空間的大小,也不在于創客數量的多少,而是在于創客們的創新創意與創造的積極性。打造優質的創客空間,首先,高校自身要積極營造創新、實踐、分享的創客文化氛圍。通過舉辦創客沙龍、創客大賽、創客馬拉松等形式,跨學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新思維及創新能力,調動學生的潛力。充分利用學校的化學實驗室、物理實驗室、圖書館等具有較大空間、設備齊全、材料多樣、可供全校師生利用的共同空間。
2.開發專門的創客教育課程,完善創客課程體系。大課程觀強調,課程本質上是一種教育進程,課程作為教育進程包含了教學過程。課程不僅僅是存在于“觀念狀態”的可以分割開的“計劃”,課程根本上是生成于“實踐狀態”的無法分解的、整體的“教育活動”。因此,創客課程是高校創客教育的內容、方式、過程等的總稱。
3.重塑教師角色,打造專業的創客教育師資隊伍。教師是教育活動開展的基本要素,是指導和推進創客學習的主體,是推進高校創客教育前進的關鍵因素。從創客教師的類型上考慮,高校應培養專業型和兼職型的兩大類創客教育師資。首先,教師要擺正自己的角色定位,放開心態,變成課堂的設計者、組織者、引導者和學習者。教師在設計創客課題時,應充分考慮學生已有的知識結構和擅長的領域,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利用多個學科的知識來解決問題。其次,教師除了要具備專業的知識素養外,還要掌握新興信息技術,設計出合理的創客教學案例,合理規劃時間,鼓勵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團隊合作精神。當然,教師也會面臨新的問題和挑戰。
4.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其適應“基于創造的學習”。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推動高校創客教育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需要。創客教育強調的“基于創造的學習”與杜威提倡的“做中學”有異曲同工之妙。因此,高校創客教育的核心應立足于激發學生的創造熱情,發展學生的創造力,推動跨學科的互動與交流,促進知識創新,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根據學生的主動性、創新性表現程度,可以將學生的學習方式分為四種類型:機械接受學習、意義接受學習、發現學習及研究型學習。簡單來講,轉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也就是將傳統的學習方式轉變為新的學習方式———發現學習和研究型學習。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不能完全否定傳統教學方式的教學意義,而是正確處理好兩者之間的辯證關系。另外,教師的教學思想、課程類型、教學資源、學校的文化環境都有可能成為制約學生學習方式轉變的因素。因此,為了促進學生適應“基于創造的學習”,學習方式的轉變必須與高校創客空間、創客課程及創客教師等因素協調規劃、統一進行。
參考文獻
[1]張現平,李小紅.創客教育的價值潛能及其爭議.現代遠程教育研究,2015.
[2]周智庭,卿妍妍.創客教育:信息技術使能的創新教育實踐場.中國電化教育,2015.endprint